养猪场内预防母猪难产的“非常6+1”方案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是给养猪户介绍怎么预防母猪难产的“非常6+1”方案。
初产母猪难产、高龄母猪滞产在规模化猪场很常见。在炎热的夏季,有些猪场因难产的淘汰率高达50%!导致“母猪有仔,而生不出来”的难题。于是,有些猪场管理者,完全把难产归因于胎儿过大,采取攻胎期不攻胎的办法,通过减小初生重来降低难产率。的确,这种办法实施后,难产率是减少了一些,但仔猪初生重降低导致活力降低了,进而哺乳期成活率降低了,因为,初产母猪初乳母源抗体种类和抗体水平本来就低,仔猪抵抗力比较差,如果初生重再低的话,抵抗力就更差了,这样,又出现了“生得出,但养不活”的两难境地。
网友认为,通过减小初生重来降低难产率的方法,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技术,尽管可能暂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由此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这样的技术是愚蠢的、弱智的技术。
我们必须找到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首先,不要过分担心攻胎导致母猪过肥。试验表明,到妊娠100天后,母猪即使摄入双倍的能量,其净增重也没有变化。
其次,要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技术--为避免难产而牺牲仔猪活力?
再次,瓜熟蒂落。攻胎可能有利于发动分娩。攻胎利于激活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胎儿生长迅速,对胎盘的代谢需求增强,从而刺激胎盘合成PGE2。PGE2对胎儿-垂体-肾上腺轴有激活作用;攻胎利于胎儿发育成熟:胎儿发育成熟—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PGF2α)--溶解黄体并刺激子宫收缩。营养不良及某些疾病因素导致胎儿不能正常发育成熟,会出现分娩延迟现象;攻胎利于物理刺激:胎膜的增长、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体积扩大,重量增加,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的迅速发育、成熟,对子宫的压力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发动分娩。攻胎不足不利于启动分娩,延迟分娩又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难产风险。
最后,找到难产的根源,才能预防难产的发生!
分娩顺利与否,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产道、产力、产道与胎儿的关系。
产道方面,有硬产道(骨盆口)和软产道(子宫颈,阴道,阴门)之分。从母猪的解剖特点来看是不太容易导致难产的,因为猪的骨盆入口为椭圆形,倾斜度很大,骨盆底部宽而平坦,骨盆轴向下倾斜,且近乎直线,胎儿通过比较容易。不过,如果初配时间太早,可能会导致骨盆口发育不良而狭窄;此外,初产母猪也容易出现黄体溶解不彻底而致子宫颈开张不全。
产力方面,有两种排出胎儿的力量。一种是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叫阵缩,一种是腹肌和膈肌的反射性收缩,叫怒责。阵缩由激素主要是催产素主导的,催产素主要由胎儿对产道的刺激后传递到大脑由丘脑下部分泌的,影响催产素分泌和传递的因素都可能影响阵缩的力度和节律。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催产素分泌需要传递刺激信号,任何影响信号传递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催产素分泌不足,比如,绝大多数动物选择在晚上分娩,就是因为晚上安静,有利于分娩信息的传递。此外,便秘,高温都可能影响催产素的分泌;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子宫的收缩是阵缩而不是持续性收缩(或者说痉挛性收缩),因为子宫收缩时,胎儿血流供应受阻,是缺氧的,阵缩的好处是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使胎儿能够“缓缓气”。如果我们不恰当地注射催产素,可能会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而使胎儿缺氧死亡,所以,临床上发现,不恰当使用催产素助产的往往死胎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胎儿方面,主要是胎势、胎位、胎向、前置异常及胎儿过大和畸形。据统计,胎儿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而胎儿方面导致难产的原因又主要是胎势,胎位、胎向、前置异常导致的。此外,羊水不足,破水过早也是胎儿方面导致产程过长继而引起难产的重要因素。
相关动物:猪,母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