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群,为什么是猪场伪狂犬病的“命门”?

浏览:416

王科文博士把猪场伪狂犬病防控简单归纳为四个特点、两个原因、三种猪场。  四个特点:  常规免疫阴性猪群快速转阳。许多常规免疫的PRV 阴性猪群在短时间内快速转阳,有的在1 月个之内,种猪群转阳率达80%以上。有的养猪地区,半年之内,无论大小猪场,95%以上猪场转阳。快速转阳的猪场以前使用的PRV 疫苗几乎涉及所有在售商品化疫苗。高水平的PRV-gB 抗体往往也不能阻止其猪群转阳。通过我们对发病场的调查,商品猪只注射一次PR 疫苗的猪场转阳率要明显高于免疫两次以上的。  转阳最初多发生在育肥猪群。猪群转阳多数首先发生在育肥猪阶段,之后才扩散至母猪群和年龄更小的猪群,很多客户往往是看到产房的典型症状后,才意识到伪狂犬感染。  转阳猪群临床表现和损失差异明显。同样都是短时间内发生血清转阳,但是在临床表现和生产损失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猪场尽管血清转阳,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问题;有的猪场则就不一样,临床上会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有的母猪群流产率高达20%以上,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有的育肥猪群在血清转阳时发生明显发热,甚至死亡,多与细菌混合感染,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巴氏杆菌等,使得中大猪因呼吸道问题而急性死亡,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一般来说,原来阳性的猪群,损失总体上要小很多。  流行面广。自从2011年我们发现华北地区有阴性猪群出现快速转阳后,在河南、山东、安徽、上海、浙江以及江西等多地陆续发生,一路向南,广东和福建部分地区在2013 年以后阳性猪群和阳性率大幅度上升,部分免疫猪场仍会出现典型的伪狂犬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主要养猪区域都发生这种现象。  两个原因:  新流行毒株的出现。多个研究机构表明,目前各地分离到的PRV 流行毒基因组同源性株非常接近,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流行毒株和以前的经典野毒株有一些差异。有专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流行毒株对小鼠的毒力较经典毒株要强,也发现目前商品化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对目前流行毒的中和能力较经典野毒要差(童光志等,2013)。有意思的是,有专家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Bartha K61 株疫苗分别免疫猪只,然后测定产生的抗体对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能力,发现尽管“清伪灵”的抗原含量不是最高的,但是产生的对于目前流行株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却是最高的(个人通讯,2014)。到目前为止,已有专家完成流行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但流行毒和经典野毒的基因差异对毒力和疫苗保护力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群体免疫的保护水平。群体免疫的保护程度对于现代养猪生产的意义重大,它决定了传染病在猪群中传播的难易程度。群体免疫的保护水平常用R 值来评估,R 值越大,说明PRV 在免疫猪群传播能力越大;R 值越小,说明PRV 在免疫猪群传播能力越小;如果R>1,则说明猪群PRV 阳性率会越来越大;如果R


相关动物:猪,犬
相关疫病:狂犬病,伪狂犬病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