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在实际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往往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是很充分,有很多老板,把猪场里年纪最大的,最傻的,最调皮捣蛋的,整体素质最差的,让他们去干育肥方面的工作,因为育肥没什么技术含量。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对于育肥猪的管理,目前不少猪场都存在很多误区和偏见。认为育肥猪的饲养很简单,育肥猪的饲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育肥阶段,只要不死猪,对整体效益就没有多大影响。所以育肥猪饲养员理所当然应该是年龄偏大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员工,当然,他们的待遇也是最低的。
很多猪场,目前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共同的困惑,就是――招工难。要招到一个责任心比较强的饲养员难,要招到一个合格的场长,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现在很多大场的饲养员都跑到小场去当场长了。这说明还是人才的缺乏。那么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现在成了什么样的状况?育肥车间现在是成了很多猪场的“人才选拔基地”、“人才的试用基地”。不管是大学生也好,农民工也好,招聘的新饲养员,首先把他放在育肥车间,让他们“磨炼”。有的猪场育肥车间的饲养员象“走马灯”一样,年更新率可达300%~400%;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好的人才都被挑选走了,到产房、保育、配种车间去了,剩下的,要么不干,要么又是重新应聘进来的。育肥车间人员的不稳定给育肥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人员不经过严格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招工难,不可能把每个工人招进来后,都通过严格的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很多人都是“抓壮丁”来顶班的,也就是凑人数维持现状。
另外,有些老板认为育肥比较简单,所以他的设备设施就不怎么讲究。这样就导致了我们通常讲的育肥阶段出现“双高”的的现状。所谓“双高”就是料肉比高和死淘率高。现在很多猪场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呢?产房没什么问题,保育的死亡率也控制得比较好,但是到了育肥的前期,为什么有的死淘率达到8%,甚至超过10%,为什么?这里面有人为的因素,疾病的因素,也有设备的因素;有的猪场设备简陋,冬天不能保温,夏天不能降温,环境条陈不能满足各阶段猪只的要求,导致猪的应激大,死亡率也很高。
现在很多养猪企业,虽然都是私营制的,对员工却不实行绩效考核,也找不致考核的有效办法,导致饲养员干好干坏一样,奖惩不分明,严重影响了好饲养员的积极性,影响了猪场的整体效益。
那么,育肥猪在我们生产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呢?其实很多养猪人都知道,一个猪场育肥猪的数量约占整个猪群数量的60%。例如一个万头猪场,600头母猪,总体存栏量是多少?肯定有的人一时说不出来。
正常的存栏量应该是多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的方法,正常的存栏量也是母猪数乘以9,再加上你的母猪数量。比方说你的猪场有600头能繁母猪,且自繁自养,那么总存栏目数等于母猪数乘以9,等于仔猪和肥猪的数量5400头,再加上600头母猪,即为正常的总存栏量6000头左右,正常情况下猪场子总存栏一般在5500~6000头,不可能超过7000头。那么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共计5400头,那么各阶段猪各占多大比例呢?育肥猪又占多少呢?一般在产房哺乳仔猪占的比例约为15%左右,保育猪约占25%,育肥猪约占到60%。行情越好,育肥猪出栏体重越大,压栏现象越明显,所占比例也越大。所以从这个数量来看,育肥猪占总存栏的比重是相当大的。
养猪的成本,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饲料成本占的比重比较大,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甚至70%以上。一般育肥猪又占整个猪场用料量的70%~75%。
衡量一个猪场生产效益的好坏,一般有两个重要的指标。第一个就是它的“全群料肉比”,也叫做综合料肉比。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的数量。那么真正的效益指标,还是全群料肉比。可以算一下,一个万头猪场如果全群的综合料肉比每降低0.1,每年可节约饲料费30万元。比如,全群料肉比从3.3降至3.2,那么仅仅下调0.1,一年就要节约30万元。如果由3.6降到3.3,那么一年纯利大约会增加一百万左右。一个育肥猪的饲料员在正常情况下,一年提供出栏猪的数量大概是1500~2000头,当然各个场的情况不一样,按出栏1600头来算,一个好的饲料员和一个差的饲养员,育肥阶段的料肉比可以相差0.5以上。比方说一个好的饲养员他的料肉比可以达到2.6,一个差的饲养员他的料肉可以达到3.1,那么仅仅这0.5,全年就可相差22.4万元的的效益。(按出栏1600头肥猪算,出栏体重100千克,相差的料肉比也是0.5,按肥猪现在的料价大约2.8元/千克,即:1600头×100公斤×0.5料肉比×2.8元/公斤=22.4万元)。
同时把产房里的一个好饲养员和一个差饲养员作对比。通常情况下,好的饲养员的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差一点的可以达到90%。那么一年提供断奶仔猪大约相差150头左右。一头新生仔猪的直接成本按150元算,那么一个好的饲养员和一个差的饲养员效益相差2.25万元。由此说明一个好的育肥场的饲养员,对猪场效益的贡献远远大于好的产房饲养员所作的贡献艺。所以,各猪场不要忽略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怎么来管理?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只有实行”全进全出”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等的发生。
在生产实际中如何加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首先要做好入栏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有的饲养员可能经验不足,猪一卖完以后,马上进行冲栏、消毒,这当然不错,但是方法不对。猪群走完以后,首先我们要把猪栏进行浸泡,用水将猪栏地板、围栏打潮,每次间隔1-2个小时,把粪便软化,再进行冲洗,这样冲洗就快了,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有的饲养员冲完栏以后,立即就进行消毒,这个方法不对。按正常的程序,是浸泡--冲洗干净--干燥—消毒—再干燥-再消毒,这样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育肥猪入栏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对猪栏进行修补、计划,和人员安排等。比方说,育肥猪每栋计划进多少,哪个饲养员来饲养,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安排,包括明天要转猪,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有所了解。对设备、水电路进行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有没有堵塞?冬天入栏前猪舍内保暖怎样?都要考虑。
猪群入栏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合理的分群,要把公母猪进行分群,大小强弱要进行分群,为什么要进行分群?目的就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实际上,公母分群时间不应是在育肥阶段,在保育阶段已经完成。
二、密度的控制。我们尽可能保证密度不要过大,也不能过小,保证每一栏10~16头,这样比较合理。超过了18头以上,猪群大小很容易分离。密度过小,不但栏舍的利用率下降,而且会影响采食量。为什么现在这个独生子女没有我们以前的多子女吃饭香、身体好?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每栋猪舍要留有空栏,这起什么作用呢?主要为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分群做好准备,要把病、残、弱的隔离开。比方说进300头猪,不要所有的栏都装满猪,每栋最起码要留5到6个空栏。如果计划一栏猪正常情况下养13头,那么入栏时可以多放两三头,装上16头。过一两个星期后,就把大小差异明显的猪挑出来,重新分栏。这样保证出栏整齐度高,栏舍利用率也高。
猪群入栏,最重要的一点就要进行调教,即通常讲的“三点定位”。“采食区”、“休息区”、“排泄区”,要定位,保证猪群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把猪群调教好了,饲养员的劳动量就减轻了,猪舍的环境卫生也好了。三点定位的关健是“排泄区”定位,猪群入栏后将猪赶到外面活动栏里去,让猪排粪排尿,经一天定位基本能成功;如果栏舍没有活动栏,我们就把猪压在靠近窗户的那一边,粪便不要及时清除。
有的栏舍有门开向走道,往往猪一下地,如果不调教,猪很容易在门这个地方排泄,为什么?因保育猪在保育床上时,习惯在金属围栏边排泄,所以我们调教时要把这个肥猪舍的栏门这个地方“守住”,不能让它在这个地方排泄。转群第一天,我们要求饲养员对栏舍要不停地清扫粪便,并将粪便扫到靠近窗边的墙角,这样可以引导猪群固定在靠窗墙角排泄。
三、用料管理。育肥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不一样。某些猪场的育肥猪饲料始终只有一种料。我们“长风华多”的猪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是如果配方不科学,也不可能140天,平均体重达到114千克。
另外,要减少换料应激。转群以后要进行换料,所以我们就要实行“三天换料”的方法,第一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2:1配比饲喂;第二天,保育猪和育肥料按1:1;第三天保育猪料和育肥料按1:2。这样三天就过渡了。
四、要强调的是饲喂的方式。通常育肥的饲养方式,有“自由采食”和“定餐喂料”两种方式。这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自由采食大家知道,省时省工,给料充足,猪的发育也比较整齐。但是缺点是容易导致猪的“厌食”;该方法还很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因为料充足,猪有事儿没事儿到处拱,造成浪费比较大;也容易造成霉变,因为,以前添加的饲料如果没有清理干净,很容易在料槽底存积发生霉变。自由采食再一个缺点是:猪只不是同时采食,也不是同时睡觉,所以很难观察猪群的异常变化;也容易使部分饲养员养成懒惰的作风,因为把料槽以后就没事儿,根本不进猪栏,不去观察猪群。
定餐喂料也有它的优点:可以提高猪的采食量,促进生长,缩短出栏时间。我做过详细的试验,同批次进行自由采食的猪和定餐喂料的猪相比,如果定餐喂料做得好,可以提前七到十天上市。定餐喂料的过程中,更易于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定餐喂料的缺点是:每天要分三-四餐喂料,这样饲养员工作量加大了。另外,对饲养员的素质要求高了,每餐喂料要做到准确,难以控制;如果饲养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很容易造成饲料浪费或者喂料不足的情况。喂料的原则就要:保证猪只充分喂养。充分喂养,就是让猪每餐吃饱、睡好,猪能吃多少就给它吃多少。
曾经有一位个体户老板说,猪长到150斤以后就不怎么给猪喂料了。他认为这猪一天要吃五六斤,得要很多料钱。
但是他没想到,到了育肥后期猪一天要增重一千多克,能赚很多钱。
那么到底一头育肥猪一天要喂多少?很多人心里没数。现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一般每天喂料量是猪体重的3%~5%。比如,20千克的猪,按5%计算,那么一天大概要喂1公斤料。以后每一个星期,在此基础上增加150克,这样慢慢添加,那么到了大猪80公斤后,每天饲料的用量,就按其体重的3%计算。当然这个估计方法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天气、猪群的健康状况来定。
三餐喂料量是不一样的,提倡“早晚多,中午少”。一般晚餐占全天耗料量的40%,早餐占35%,中餐占25%,为什么?因为晚上的时间比较长,采食的时间也长;早晨,因为猪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后,肠胃已经排空,采食量也增加了;中午因为时间比较短,且此时的饲喂以调节为主,如早上喂料多了,中午就少喂一点。相反,早上喂少了,中午就喂多一点。
喂料要注意“先远后近”的原则,以提高猪的整齐度。有这样一个现象——靠近猪栏进门的和靠近饲料间的这些猪栏里,猪都长得很快,越到后面猪栏猪越小,这是为什么?肯定是喂料不充足。所以要求饲养员喂料,并不是从前往后喂,而是反过来,要从后面往前面喂,为什么?因为,有些饲养员推一车料,从前往后喂,看到料快完了,就慢慢减少喂料量,最后就没有了,他也懒得再加料了。如果我从远往近喂的话,最后离饲料间近,饲养员补料也方便了,所以整齐度也提高了。
五、保证猪抢食。养肥猪就要让它多吃,吃得越多长得越快。怎么让猪多吃?得让它去抢。如果喂料都是均衡的话,它就没有“抢”的意识了。如果每餐料供应都很充裕的话,猪就不会去抢了。所以,平时要求饲养员,每个星期,尽量让猪把槽里的料吃尽吃空两次。比如,星期一本来这一栋栏这餐应该喂四包饲料的,就只给喂三包,让猪只有一种饥饿感,到下一餐时,因为有些猪没吃饱,要抢料,采食量提高了;抢了几天以后,因喂料正常,“抢”的意识又淡化了,。那么,到了星期四的中午,又进行控料一次,这样一来,这些猪又抢料。这样始终猪处于一种“抢料”的状况,提高了猪的采食量,提高了猪生长速度,猪可提前出栏。
要减少饲料的无形浪费。有的人讲:饲料多喂是浪费,那就少给。其实,少给料同样也是一种浪费;因为,少给料以后,猪饥饿不安,到处游荡,消耗体能。猪不安以后,到处游荡,就消耗体能,这个“体能”从哪儿来?从饲料中来,要通过饲料的转化。这样,饲料的利用率就无形中降低了,料肉比就高了。另外猪饥饿嚎叫,也是消耗能量,也要通过饲料来转化,所以我们喂料要做到投料均匀,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是喂料的要求。
控制好育肥猪养殖环境,最关键的是做好“三度一通一照”。即:温度、密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温度可能会引起了很多管理者的关注。育肥阶段的最适温度在20~25℃,那么每低于最适温度1℃,100千克体重的猪每天要多消耗30克饲料。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冬季,料肉比高的原因。如果温度高于25℃,那么它散热困难,“体增热”增加。体增热一增加,就会耗能,因呼吸、循环、排泄这些相应地都要增加,料肉比就要降升高。为什么经过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育肥猪的出栏时间往往会推迟,就是这个道理。平时还要做好高-低温之间的平稳过渡,舍内温度不要忽高忽低。温度骤变,很容易造成猪的应激。所以,一个合格的场长,每天应关注天气的变化。
另外,就是湿度和通风。猪舍要保持干燥,就需要进行强制通风。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猪场没有强制通风,靠自然通风,但自然通风往往不能达到通风换气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据观察,90%以上的猪场,通风换气工作没做好。到底通风起什么作用?通风,不仅可以降低舍内的湿度、降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舍内空气的含氧量,促进生猪生长。为什么到了秋天、冬天,猪场呼吸道病就来了?主要是通风换气没做好,这是猪场发生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一个是光照。很多人认为,育肥猪还需要什么光照?到了冬天,有的猪场为了省钱,舍不得用透明薄膜钉窗户,窗户用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封着,这样很容易造成猪舍阴暗,舍内阴暗,会致猪乱拉粪使,阴暗与潮湿是往往是联在一起的。
所以要想养好猪,必须要做好“二十八字”经,要保持栏舍:“干净干燥、气温适宜、空气新鲜、合理密度、全进全出,按时防疫,适时保健”。
猪场管理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员工的“绩效考核”,也可以说这是猪场管理的核心。很多场没有实行绩效考核,饲养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一个育肥饲养员怎么去考核他?考核重点是“死亡率”、“料肉比”、和“单位成本”。各个猪场有不同考核方法。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