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饲养管理“三三二”

浏览:112

犊牛是指3~6月龄之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由于其消化特点和成牛有显著不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突出“三早”,把好“三关”,防好“两病”。

一、突出“三早”

(一)早吃初乳母牛分娩后一周内所产的乳叫初乳。初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养分、各种抗体和溶菌酶,对小牛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小牛出生后,要在30分钟内让其吃到初乳,以确保小牛的健康生长。

(二)早期断奶自然哺乳一般让犊牛吃六个月的初乳,人工哺乳也要吃三个月的母乳。早期断奶一般指1~2月龄断奶。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犊牛的哺乳量,节约大量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二是犊牛的哺乳期缩短,可以节约一部分劳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三是可以提早补料,促进犊牛瘤胃的早期发育,从而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减少死亡损失。

(三)及早开食就是让犊牛尽量早一点吃上草料。犊牛一般在10日龄时出现反刍,15日龄就可以采食一点柔软的干草,30日龄时其胃肠机能已基本发育健全。生产中为促进犊牛的胃肠发育和机能健全,一般于10日龄前,就开始喂给易消化的麦麸、玉米粉、

豆粉等,15日龄让其自由采食晒制的青绿干草。待犊牛每天可以吃进1千克干食料时,就可以断奶了。

在认真做好“三早”的基础上,为节省鲜奶,提高效益,还应采用人工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常用的人工乳配方为:脱脂奶粉69%,动物脂肪24%,乳糖 5.3%,二价磷酸三钙1.2%。此外,每千克人工乳粉加35毫克四环素和适量的维生素A、D、E等。按1千克乳粉加净水7.5千克稀释即可。具体喂法:犊牛出生后前3天喂初乳;第4天用2千克母乳加0.5千克人工乳;第5天加1千克人工乳;第6天加1.5千克人工乳;第7天1千克母乳加3千克人工乳;第 8天即可完全喂人工乳;到12日龄时人工乳的喂量可增至12千克,每天喂给两次。

二、把好“三关”

(一)喂奶关。牛犊出生后1~2小时,要使其吃到初乳,并每天保持喂奶4~6次。如果母牛无乳,可配制人工初乳喂出生牛犊。配方是:长乳750毫升,食盐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加入鸡蛋2~3个,经过充分震荡后加热至38℃喂给。

(二)饲养关。役用和肉用牛犊大多采用自然喂奶法。奶牛犊则最好采用人工喂奶法,方法是: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乳牛犊不吸奶汁,可将手指浸入奶汁中,然后塞入牛犊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2~3次,牛犊便可自行吸奶。每次喂奶后30分钟,要饮35~38℃的温水,待20天后始饮生水。舍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卫生,牛舍要勤换垫草。牛犊出生后5~6天,开始刷试牛体,并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

(三)断奶关。牛犊哺乳期一般为5~6个月,也可缩短至3个月。刚断奶的牛犊,要喂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注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1周岁以内的牛犊,喂料应以优质的干、青草为主,并每天补饲配合饲料1~2公斤,食盐、磷酸氢钙各20~30克。牛犊满周岁后,要更换饲料。其饲料标准是:精料1~1.5公斤,青贮饲料或块根料8~12公斤,干草 6~8公斤,并要补饲适量的矿物质。

三、防好“两病”

生产中,对犊牛危害最大的两种病是脐带炎和白痢病,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两种病的防治工作。

(一)脐带炎

脐带炎是犊牛出生后,由于脐带断端遭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为犊牛常多发疾病。正常情况下,犊牛脐带在产后7~14天干枯、坏死、脱落,脐孔由结缔组织行成瘢痕和上皮而封闭。由于牛的脐血管与脐孔周围组织联系不紧密,当脐带断后,血管极易回缩而被羊膜包住,然而脐带断端常因消毒不好而导致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使脐带发炎、化脓与坏疽。

1.病因。(1)助产时脐带不消毒或消毒不严,或因犊牛互相吸吮,致使脐带感染细菌而发炎。(2)饲养管理不当,外界环境不良,如运动场潮湿、泥泞,褥草更换不及时,卫生条件较差,导致脐带受感染。

2.症状。脐带炎症初期常不被注意,仅见犊牛消化不良、下痢,随病程的延长,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41℃,常不愿行走。脐带与组织肿胀,触诊质地坚硬,患畜有疼痛反应。脐带断端湿润,用手压可挤出污秽脓汁,具有恶臭味,也有的则因断端封闭而挤不出脓汁,但见脐孔周围形成脓肿。患犊常消化不良,拉稀或膨胀,弓腰,瘦弱,发育受阻。如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犊牛患脐疝时,脐部也增大,故临床上应予以鉴别。脐疝质地柔软,触摸无痛感,可触摸到网胃或真胃,将内容物慢慢送回腹腔内,可摸到疝孔。

3.预防。做好脐带的处理和严格消毒工作,剪脐带时应在离腹部约5厘米处剪断,再用10%碘酊将断端浸泡1分钟;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运动场应消毒,褥草应及时更换,定期用1%~2%火碱消毒。新生犊牛应单圈饲养,避免犊牛相互吮吸,防止疾病发生。

4.治疗。消除炎症,防止炎症的蔓延和肌体中毒。

(1)局部治疗。病初期可用1%~2%高猛酸钾清洗局部,并用10%碘酊涂擦。患部周围肿胀,可用青霉素60万~80万国际单位分点注射。

(2)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排脓,再用3%过氧化氢冲洗,内撒布碘胺粉。严重时可用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涂以碘仿醚(碘仿1份,乙醚10份),也可用硝酸银、硫酸铜、高锰酸钾粉腐蚀。

(3)全身治疗。可用磺胺、抗生素治疗,一般常用青霉素60万~80万国际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次。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可内服磺胺咪、苏打粉各6克,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天2次,连服3天。

(二)犊牛白痢

犊牛白痢,又叫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以7日龄内的犊牛多发,死亡率较高。

1、症状。该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临床可分为肠毒血型、败血型和肠炎型多种。肠毒血型病牛病程短促,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在3~6小时死亡;败血型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心跳加快,粘膜出血,关节肿痛,

体温升高到40℃,粪便由淡黄色粥样变为淡白色水样,其中常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气味恶臭。初期排粪用力,后期呈水样自由流出,病牛高度衰弱,卧地不起,急性在1~3天内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肠炎型病牛粪便先白色后变黄带血,后躯污染严重,粪便恶臭,一般身体消瘦、虚弱,如不及时治疗,在 3~5天内会因脱水死亡。

2、预防。搞好预防是防治犊牛患病的有效措施。生产中,一是要加强对妊娠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注意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母牛临产时应洗去乳房污物,再用淡盐水洗净擦干;二是坚持对牛舍、牛栏、运动场等周围环境用2%来苏儿或5%福尔马林彻底消毒,尽量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三是防止犊牛受潮、热、寒等因素的刺激,严禁犊牛乱饮脏水,以减少病原菌的入侵机会;四是犊牛出生后应尽早饮上初乳,提高犊牛抗病能力;五是犊牛一旦患病,应立即隔离治疗。

3、治疗。犊牛患病后,可按体重3毫克/千克口服痢特灵,每日3次,连用3天;也可肌肉注射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用量一般按体重10~30毫克/千克,每日两次,连用3天;还可以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并加入碳酸钠或乳酸钠,同时给母牛静注200毫升,效果更好。


相关动物:犊牛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