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开产母鸭的饲养管理

浏览:82

秋季正是后备母鸭的初产时期,这一阶段鸭群饲养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养鸭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时期要做好产蛋前及开产的饲养管理工作,使种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提高繁殖性能打下良好的生产基础。为确保产出又多又好的雏鸭,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优化鸭群

对于育成鸭(后备种鸭),要选留那些体重、膘情适中,体形、外貌、毛色符合该品种要求,适时开产的母鸭;对于经产种鸭,要参考以往的产蛋记录,选留产蛋多,蛋重适中,蛋形、壳色正常且无(或弱)抱性的母鸭。公鸭则要选留阴茎发育正常、雄性强的鸭。

秋后除留作产蛋用的母鸭和留作种用的公鸭外,其他淘汰的母鸭和公鸭要及时上市。

将留作产蛋的母鸭和留作种用的公鸭全部转入产蛋鸭棚舍,棚舍前面要有活动场地。早晨太阳出来后再将鸭放到运动场内。

公母配比要合理 蛋用型麻鸭,公鸭的配种性能都很好,公母的配比较大,受精率很高。如绍鸭,夏秋季节气温高,100只母鸭群只放3只~4只公鸭,公母配比为1∶25~1∶33,这样的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如发现某一群鸭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鸭,如个体不合格,应立即更换。而樱桃谷鸭的公母比例则应在1∶4.5~1∶5之间。

配种管理 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除考虑种鸭的营养需要外,还必须注意公鸭的健康状况和公母比例。一般种鸭早上和傍晚放水时交配次数较多,所以早晚要有充足的时间放水,要选择清洁的游泳池供鸭洗浴、饮水和交配。为有利于种鸭进行交配,池塘水深应在0.8米左右。平时应掌握鸭的下水规律,使鸭能有交配的机会,这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主要抓好早晚两次配种,第1次下水交配在早上,从栏舍内放出后即将鸭赶入水中,早上公母鸭的性欲旺盛,要求交配者较多,应注意观察鸭群的交配情况,防止公鸭因争配影响受精率。第2次在傍晚,方法如第1次。配种环境的好坏,对受精率有一定影响,在设计游泳池面积时不宜过大,过大因鸭群分散,配种机会少;过小鸭群又过于集中,致使公鸭相互争配而影响受精率。

要对鸭群合理组群每群应在60只~100只,并保持适当的公母比例,留3%左右的公鸭做后备公鸭。

设置槽位

产蛋期的鸭群采食量很大,每只鸭应占有2厘米~3厘米的饲槽位置和2.0厘米~2.5厘米的水槽位置,水应清洁而且是长流水,早晨先饮水后喂料,秋末、冬季给饮温水;料应少添勤添,确保料的新鲜,晚上11点左右喂1次料效果更好;每4只~6只鸭设置一个产蛋窝。

产前补料

种鸭产蛋前1个月开始补料。种鸭在产蛋前一个月要换成预产期的料,然后逐步换成产蛋期的料,产蛋鸭以舍饲为主,日粮营养要满足产蛋种鸭的营养需要,除了按母鸭的产蛋率高低,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多喂维生素、青绿饲料,特别要适当增加维生素E。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每千克25毫克,不低于20毫克,可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也要比平常略高些。色氨酸在饼粕类饲料中含量较高,配制蛋白质饲料时,饼粕和鱼粉都不可缺少,并添加干净的贝壳粒让鸭自由采食,以满足种鸭对矿物质的需要。禁止喂发霉变质饲料。

合理补充光照

种鸭饲养如果仅利用自然光照,不采用人工补充光照,会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

种鸭开产前要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光照,使其保持17个小时光照,并将这一光照时数保持到产蛋期结束。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弥补了自然光照不足,可促使母鸭在冬季增加产蛋量。光照强度以每12平方米~15平方米面积开一盏40瓦的普通灯泡为宜,灯泡吊高2米。光照强度切忌忽强忽弱,光照时间切忌忽长忽短。

要有适宜的环境

给蛋鸭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5℃,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温度过高或过低,用于维持需要的营养就要增多。相对湿度为60%~65%。秋季温差较大,白天要注意降温,夜晚要防寒保暖,随时注意调节温湿度。舍内外每天打扫,清除粪便,降低氨气浓度,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清新,并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注意种蛋收集

母鸭产蛋多集中在下半夜至第2天上午8点之间,也有部分鸭在下午产蛋。所以,在上午10点前后、下午4点~5点各捡1次蛋。及时收集种蛋,以免其受潮、暴晒、被粪便污染。不同日期收集的种蛋,要分别储存在阴凉处,每隔5天入孵一批,不宜储太久(天热时应每隔2天~3天入孵一批)。

种蛋应存放在温度为5℃~18℃、湿度65%~75%、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地方。对于表面脏污的蛋只能用干布擦拭,禁止用水洗刷,因为水洗后蛋壳胶膜层被破坏,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损坏种蛋品质。

捡回的蛋要及时用软铅笔在其顶端记上产蛋日期,以便掌握种蛋适宜的入孵日期,也有助于检查不同时期种蛋的质量,及时调整种鸭的饲养管理。  预防疾病

产蛋鸭进入预产期后,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都处于一种生理应激状态,再加上转群、免疫、驱虫等影响,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经产蛋鸭要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以增强鸭体的特异性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各种疫(菌)苗的保存及免疫接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鸭在开产前30天左右对鸭群逐只进行禽流感、传染性浆膜炎等疫苗的注射,同时用广谱抗菌药对大肠杆菌进行1次~2次预防。

饲养人员、用具、车辆等媒介物实行日常性的消毒。对鸭舍、饲养用具、孵化室、孵化器具都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要密切注意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对鸭群的任何微小影响。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鸭舍周围的垃圾和杂物堆,将其在鸭舍较远的地方集中堆放、发酵,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一般经25天~30天才能作为肥料使用。

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鸭群要分开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以免疫病交叉感染。


相关动物:鸭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