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目前如何减少猪病误诊和药物滥用

浏览:170

今年生猪的价格、行情虽然很好,可是养猪人却不敢扩群、也不高兴起来。因为随着近几年猪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新病种的不断出现、混合感染病例的大量上升,猪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难,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猪病误诊和药物滥用,引起的猪死亡率大幅上升。尤其是在猪病炒过“一片红”又开始了“一片蓝”,养猪人不知道猪以后应该怎么去养?猪病该如何去治?笔者近两年在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上了解到了一些造成猪病误诊、药物滥用的情况,并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就个人的一些看法汇总如下:

1 造成猪病误诊的原因

1.1 跟风炒作、人云亦云

只要有资料报道某种疾病在某地发生,就断定本地就有此病存在。如近年来只要猪发病就是蓝耳病、无名高热、附红细胞体病、霉玉米中毒、弓形体病、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疾病。而最普通的猪感冒、副伤寒等疾病,好象都在兽医面前都消失了。

1.2 看重病毒性疾病,忽视细菌性疾病

一般往往误认为病毒性疾病发病厉害、传染性强容易造成大群发病和猪的死亡;细菌性疾病症状较轻,不会大群发病和造成大批猪死亡。注重对病毒性疾病免疫,不免疫细菌性疾病。只要猪发病就是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而忽视如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伤寒、胸膜肺炎等细菌性疾病。混合细菌感染后,极易形成败血症,引起猪的大量死亡。恰恰目前的猪病主要就是混合细菌性感染居多。

1.3 只要发现一种症状,就诊断为某种疾病

总认为疾病都有独特的典型的特征病变。如看到猪耳朵发紫或发蓝,不论是母猪、育肥猪、仔猪就说是得了蓝耳病、猪瘟;可是肺炎、链球菌病、伤寒等疾病也同样有可能出现耳朵发红、发紫。育肥猪或成年母猪即使感染了猪蓝耳病,基本也很少出现耳朵发紫或发蓝症状,只有仔猪可能出现耳朵发紫或发蓝。又如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弱胎等情况时,好多人就简单认为木乃伊就是猪细小病毒病引起,流产、早产就是蓝耳病引起,弱胎就是猪伪狂犬病引起。再如剖检时,看到肾脏有出血点就断定是感染了猪瘟;肾脏有出血点也不一定是猪瘟,因为链球菌病或其他疾病造成猪的败血症时,肾脏也同样会出现出血点。

1.4 只看见外表症状就下诊断结论

如一些兽医只要看到猪发热、不吃、背部有出血点,在前一段时间就诊断为“无名高热”、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现在就说是猪蓝耳病、猪瘟感染,采用血虫净、血虫灭、长效土霉素、磺胺类、干扰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其实猪的上背、腹下皮肤的出血点是由发烧、发热引起的,且大部分传染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猪的发热、不食。如: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可能会引起出猪体表有出血点现象,但不能看到出血点马上就确定猪得了附红细胞体病了,出血点只能说明猪有过发热经历而已。

又如断奶不久的小母猪阴门红肿,就说是霉玉米中毒。这两年北方玉米被有些人认为全部发霉了,甚至被解释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就已经感染镰刀菌、同样外观鲜亮的玉米粒被赤霉菌感染”,造成到处都是猪的霉玉米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进行治疗,效果也不明显;如不添加脱霉剂,除此以外仔猪的生长、发育、外观和正常猪没有两样。假如猪此症状是霉玉米中毒引起,同猪场饲喂此玉米母猪应该出现屡配不孕、流产、死胎、弱胎、仔猪发生死亡等其他症状,而猪场并不存在这些症状。所以,确诊猪是不是霉玉米中毒一定要有确凿的依据。

1.5 只知道猪病了,但不测量病猪的体温

测量病猪的体温应该说是临床诊断猪病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关键。而在临床诊断了解病情时,许多来就诊病例中,往往已经历了几个兽医的治疗,经过好多天药物注射治疗,却一次体温也没有给猪测量过。有时猪的已经出现体温下降,还在使用解热药,这样反而加快猪的死亡。

1.6 兽医技术、知识的贫乏

目前基层人员知识、技术参差不齐,年龄两极分化,技术断层,老兽医随然有临床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知识、技术落后,还停留在70、80年代的水平,不能掌握现在的新病;年轻的兽医有一部分新的知识,但知识范围窄,临床经验严重不足,不能综合考虑病情、综合诊断。诊断时不结合流行病学,不考虑发病时间、传染速度、传染情况以及流行情况,已成为一种通病,现在只要找到兽医看病,猪多数都被诊断得了圆环病2型、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难以治疗的疾病,极为普通的猪感冒、猪流感等常见病却很少见了。

因此,要做到及早诊断、准确诊断,就应在诊断猪病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必要时结合实验室进行诊断。必须了解猪体温是高是低、呼吸是否急促、粪便的形状、颜色,尿液的颜色、排量、次数,精神、食欲情况,体表的特征有无发红、发紫、出血、斑块等情况以及发病时间、发病程度、病情发展速度、治疗用药情况,只有你了解的情况更多,你作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才更准确。

切忌凭自己的想象胡乱诊断、片面诊断延误病情。如去年冬天我这一地区的许多猪病,依照农业部颁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中临床症状除体温升高、眼结膜炎、咳嗽、气喘等疾病的共有症状符合外,与规范中主要的症状母猪流产率可达30%,却完全不符合,因本地发病母猪基本不流产。有许多基层人员把它判定为“猪蓝耳病”,笔者认为就不妥。以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实际上好多病例多是由猪链球菌病、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流感、猪肺疫等一些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的。因此在诊断时要综合判断,不能简单地把猪病判定为从遍地“附红体”又推到“无名高热”,然后又变成遍地“蓝耳病”。

2 猪场药物滥用情况

2.1 重复用药

现在许多兽药标注明显位置的都是商品名,同一种药有许多个商品名。在临床上治疗猪病使用这种药效果不好时,就随便换另一个商品名的药,到最后用了五、六种药其实主要成分都一样,还是等于没换。如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都有不下20~30个以上的商品名。所以在用药时,要看清主要成分,不要盲目使用。

2.2 万药齐上

多用药才能治好病,不管猪得的是什么病,抗菌药、抗病毒药、解热药、抗寄生虫药都用上,解释说是“联合用药”。最后该用的药没用、不该用的反而用的不少,到最后猪病没治好,冤枉钱花了不少,猪也死了,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2.3 药不对症

不细看兽药的说明书,不管什么病,只要看到药品包装说明上写有治疗这一症状、这一种病,就用只这药。如某解热药说明书写着用于治疗由链球菌、流感、附红细胞体等引起的高烧、高热。他就误认为这种药不用添加抗菌成分药物就可以完全治疗链球菌、流感等各种疾病。如主要成分标注有安乃近,可治疗肠炎、肺炎引起的发热,而单用这个药物不加消炎药去治疗疾病,不仅不可能治好病,反而只能耽误病情。

2.4 长期使用预防药物

某些猪场怕猪发病,就是采用药物长期添加预防。预防猪的疾病如有疫苗时,应以疫苗预防为主,而不应依靠药物长起添加预防,造成药费直接增加不说,还容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用药带来麻烦。

治疗猪病时,应以增强猪自身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促进猪的自体恢复为主。药物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猪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免疫预防,再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用药,切忌长期用药预防,必要时可实行轮换用药。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