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阶段容易发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浏览:59

仔猪保育阶段是指仔猪断奶至10周龄阶段的仔猪,不同猪场仔猪断奶日龄不尽相同,断奶日龄最早有14天的,也有35天的,猪场一般采用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的生活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由依附母猪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二是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到吃固体的生干饲料;三是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仔猪哺乳期由于受母源抗体的保护,在规模猪场中技术管理也很过关,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保育阶段的仔猪仍处在强烈生长发育时期,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死亡。近两年来调查很多猪场仔猪保育阶段最容易出现问题,仔猪断奶转群时也很正常,但饲养1~2周后就会出现不食、发烧、毛乱、喘气等现象,死亡率达10%~30%,严重的高达50%以上,死亡仔猪大多是复合性感染,很难判断是哪种疾病,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成为制约规模猪场正常生产的“瓶颈”。

1造成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

1.1仔猪的免疫效果较差

当仔猪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不一致的时候,仔猪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初乳免疫对新生仔猪的保护力可持续4~6周,适应性免疫系统就在这一阶段逐渐成熟。仔猪在这个阶段要想抵抗疫病的侵袭,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然而并非所有的疫苗都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有些疫苗尽管能产生好的免疫力,但注射后产生的副反应往往与疾病一样有害;另外有些疫苗尽管副反应并不明显,但它们的免疫水平却很低。然而,疫苗的副反应程度一般与疫苗的免疫力并不相关,理想的疫苗是不产生副反应,但具有较高的免疫力。疫苗无论如何先进仍具有缺点,如弱毒疫苗一般都只能抗一种病原,几乎无法达到100%完全的保护。疫苗贮存及免疫不当引起的危害,疫苗使用过度造成应激等都可能对仔猪群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影响仔猪的整齐度。因此,尽管疫苗一直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它不是最佳的方案。

造成仔猪免疫效果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疫苗质量存在问题;二是仔猪群本身存在免疫抑制问题。目前疫苗市场混乱,部分是政府免费的;新疫苗保护率不高;防疫过的仔猪仍发病,不防也未发病。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也是一种“感染”,仔猪免疫前检测1次抗体,15天以后再检测1次抗体,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是对疫苗的质量检测。仔猪的抗体水平都比较低又表现一致的话是接种的问题,抗体水平有高有低的话应该是仔猪机体本身的差别,是免疫抑制的问题。

1.2免疫程序不合理

每个猪场都有自己的免疫程序,这是主动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利用免疫来保护猪群免受可能接触到的许多疾病的侵扰,这种接触可能来自猪场内部,也可能由于引种、员工、饲料或其他原因带进猪场。通过定期接种疫苗、有计划地主动攻毒,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保护猪群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特定的传染病所传染。但是仔猪在保育阶段要接种多种疫苗(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每种疫苗接种时又要间隔5~7天,这样仔猪保育阶段实际上是一直处在不断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如果免疫程序不合理,这种不断的免疫刺激也是引起仔猪发病的重要原因。要做到免疫程序合理,必须从哺乳期开始进行仔猪抗体消长规律的调查研究,根据自己的发病经历和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才能真正有效,不能复制别人的免疫计划。

1.3管理因素

疫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环境、营养与病原相互作用造成的。有些经济损失很大的猪病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是多个复合因素包括环境和饲养方式带来的,病原在疫病的发生原因中只扮演了一个极小的角色,因此,在许多的这类猪群中,一个目的明确的较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和疫苗的作用比较,作用相等甚至更大,一定会给猪场带来显著的经济回报。在仔猪的保育阶段时常会出现某一阶段猪群突然发病死亡,损失数头或数十头,还没有找到原因,通过采取措施就停止了,这实际上都是管理性疾病,因管理不善而发病,又因改善管理得到控制。除此之外,在保育阶段的管理中以下两个方面是必须做到的。

1.3.1保育舍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才能有效防止疾病 分娩舍工作人员不愿意抛弃健康不良或性能低下的仔猪,相反倒更愿意将它们转入保育舍。猪场要制定有利于生物安全的仔猪转入制度和标准,不要以仔猪头数打折或降低产量工资来诱惑保育舍员工接收不合格的仔猪,这会给保育阶段的健康控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针对这些不合格的仔猪每个猪场要另外采取措施或直接转入隔离舍饲养。

1.3.2选择训练有素、忠于职守的员工是保育阶段饲养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很多猪场在仔猪哺乳阶段都选择工作时间长、有经验的员工上岗,而在保育阶段选择一般员工,这是错误的做法。让没有饲喂经验的员工去拿猪场保育猪获得实践经验是得不偿失得的做法,一定选择操作熟练的工人。养猪行业是一个以人为主的行业,在保育阶段这一关键区域必须安排经验丰富的、非常有工作效率的员工,一个猪场拥有一批技术娴熟、爱岗敬业的员工将是一笔巨大财富。

2针对以上发病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对仔猪群实施健康管理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来保证仔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持猪群健康,是现代养猪生产所提倡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它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综合性的防疫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许多猪场都有自己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且能够严格地贯彻实施。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增强猪群的体质和抗病力,使猪群保持较高的健康水平,猪场生产者必须连续地执行正确的饲养管理制度,才能达到这种目的。

2.1切实做好仔猪的保健工作

仔猪的保健最初是从使用抗生素开始的,由于它的杀菌和抑菌作用,阻止胃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毒性形成,防止疾病的发生,并降低肠壁厚度,有利于营养吸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抗生素饲料宜连续使用,如仔猪断奶前期使用后期停喂,反而易招致疾病的发生,对仔猪不利。抗菌素在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阻碍了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并导致某些微生物出现耐药性。目前抗生素只在猪群发病时使用,保健用药转向增强机体免疫抵抗力的药物较多。

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合理保健呢?仔猪保健的关键是怎样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选择合理的投药时机。很多专家讲对仔猪保健时一定要在猪群处于亚临床状态或处于发病的临界点时用药,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在生产中这种时机是自己猪场兽医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而确定,当仔猪群出现以下情况时:①仔猪群的采食量有所下降;②保育仔猪日发病率4%以上或日死亡率1.2 %以上时;③发病仔猪临床诊断或剖解发现较典型的传染性症状;④发现过去未出现之新症状时,必须上报单位主管领导,进行药物保健或是采取其他措施。在保健用药的选择上要根据以前发病的种类进行药敏试验,有目的的选择兽药。这种药敏试验不只是在猪群发病时才应用,由于保育阶段是流水线生产,针对该保育仔猪要根据以往发病的日龄提前3~7天按5%的比例进行抽血化验,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抗体检测,选择敏感兽药进行保健,同时针对这次保健效果,要由化验室进行跟踪评价。

2.2确保疫苗的质量

要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其首要条件是保证疫苗的质量。目前猪场使用的疫苗部分是政府免费供应的,我们不能说疫苗的质量不过关,但是其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去做,猪场使用者不得而知,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当你使用后出现问题时,就已经给猪场造成损失了。疫苗的质量一般由化验室去评价,规模猪场一次采购疫苗量要保证使用3个月(或更长时间),这样可以对该批疫苗进行接种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确定免疫效果后,再进行大群推广使用,确保万无一失。

2.3做好仔猪的健康监测工作

防疫的目的是保护整个猪群免受疫病的侵害,采取积极主动的防疫措施,把疫病防范于未然。为此必须做好日常的疫病检查和监测工作,掌握猪群健康动态:①临床检查,兽医要坚持日常巡视,观察仔猪采食饮水情况,精神,毛色,是否腹泻、咳嗽、打喷嚏等;②病理解剖学检查,这是兽医诊断猪病防治方法之一,它可以验证临床检查的结论,又能补充临床检查的不足;③实验室检查,大型猪场都有自己的化验室,通过采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清学检测、抗体监测等手段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测,为有效地防止和监测疫病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室除了发生疫病时检测外,日常生产中,还应当根据当地疫情报告和调查结果以及认为可能存在的疫病,制定具体检测计划,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跟踪;④检测处理,临床检出的病猪,要作进一步的诊断处理或进行实验室病理学分析,对治疗价值不高或病情严重的猪只一定要舍得及时扑杀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4做好疫病监测工作

尽管猪场有好的管理,传染病的发生也有可能。通过饲料和饮水喂药保健是必需的。常规的尸体解剖检查也是一个分析对各种各样的疫病所使用的控制措施有效性的最好办法。尸体解剖一般选择尽可能新鲜的、没有治疗过的死猪,尸体解剖将帮助发现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生产的疫病类型,然后按照你面临的形势完善控制计划。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进行血清学监测,这种方法主要是对种猪进行疫病监测,对保育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的采用。另外猪场也可以对达到上市标准的生猪进要屠宰检查,跟踪观察猪只健康状况,可以了解猪栏里每头猪只体内健康状况如何,同时也是对猪场兽医工作进行评价的机会。

2.5治疗

当保育仔猪发生疫病时,首先要调查发病的具体情况,依据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结合临床发病症状,通过化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检测,对感染和发病猪群进行准确诊断,从而摸清猪群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搞清楚猪群存在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这是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一般猪场都依托于条件好和技术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的诊断实验室进行化验,但是如果不到猪场现场实际观察和分析,其结果会存在片面性,每种疫病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不同的看法,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要认真分析了,特别是混合感染的疾病更是如此。对于低烧的仔猪,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低烧有助于调动动物体内的激活细胞,清除病毒病原,有助于提高抗病力。猪只只要发烧就用退烧药、拉稀就止泻,是不适宜的,其实动物发烧和拉稀均是排泻有毒物质、保护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

目前很多猪场在仔猪发病后,根据自己的病料做成组织苗进行预防接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做自家苗一定要慎之又慎,做不好反而会散毒。组织苗接种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检测,如细菌培养、灭菌检测、接种试验等,确定安全后再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在规模化猪场中使用,主要是用于紧急预防和对下一批仔猪实施保护,对于规模较小的猪场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当把这些组织苗接种后,等仔猪抗体产生时发病猪群可能不存在了。 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康复猪的血清给发病猪注射,也有效果。或者用发病猪的血清注射淘汰的健康母猪,30天后采血做自家高免血清,然后浓缩,在保育阶段预防和治疗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结论

以上只是从疾病的角度分析了仔猪阶段容易发病的原因,防控措施也是针对疫病方面的,没有具体分析环境和营养因素,在规模化猪场管理中这两个方面都能做的很好。要保证保育仔猪的健康,一定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同时树立养重于防的观念。养不是单纯的饲养,养不仅包势环境的有效控制、营养的合理搭配,还包括了综合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如坚持做到“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原窝保育”、“分段隔离”等。即使没有强调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有时它也会成为发病重要原因。如蓝耳病为什么打过疫苗后会引起发病呢?并不是蓝耳病本身的问题引起的,应是继发感染造成的疾病,主要是免疫抑制,这跟仔猪群的身体状况有关,所以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另外,仔猪体内的淋巴细胞,它本身也处于生命状态,不是一次产生很多抗体贮存在体内,通过循环保护,实际上每天都有抗体产生,当仔猪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发现,为什么在同一猪场这一单元出现问题,另一单元没有出现问题,也与仔猪的健康状况有关,这就是加强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是猪场永远的主题。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