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及对策

浏览:64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当前的养殖场中,由于管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往往是养殖场最为头痛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这些年的走访和治疗经验,对于这个问题做些粗浅的分析以及控制思路。

众所周知在我们养猪中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其实与我们的平时管理以及基础的条件有很大关系,而哺乳仔猪的问题往往体现的尤其明显。养好哺乳母猪不但涉及到母猪的饲养另外温度,环境,饲料,基础的设施,以及管理的思路对于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影响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养好哺乳仔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效益。

一针对目前哺乳仔猪的高死亡原因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种因素:

1 母猪的原因 2基础设施的原因 3管理的原因 4营养的原因

5疾病的原因 6其他因素等

二控制思路

在哺乳仔猪的饲养中,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母猪的奶水质量对于仔猪的成活和健康影响尤为重要,而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母猪的饲养特别是妊娠母猪和后备母猪的饲养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从根本的原因上来说哺乳母猪高死亡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往往与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必要的因果关系,所以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1妊娠母猪的管理

在妊娠母猪阶段,很多人没有一个系统的乃至整体的观念,其实在整个妊娠阶段最重要的是调节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与妊娠母猪一个合理的膘情,使母猪健康,营养均衡保持一个不肥不瘦的合理膘情是重中之重,而往往在我们的饲养管理中会有大多数的母猪出现过肥或者过瘦的情况,对于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母猪的生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妊娠阶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防母猪产后无力,流产乃至产后诸多问题的重要一环。

防治措施主要是

妊娠母猪从配种当日开始到配种后15天这段时间供应的饲料能量一定不要高,如需调圈最好3天内进行,防止母猪应激造成受精卵或者胚胎的死亡。

配种15天到30天主要做好母猪的配种复查工作,一般在配种后18天通过B超能看出母猪的怀孕与否,做好母猪的二次返情排查工作

配种30天到50天主要观察母猪的膘情做一个细微的调整同时在36天用B超复查一下母猪的胚胎健康,防止空怀的发生,以便采取综合措施。

配种50天到90天主要是总体任务是在整个空怀阶段根据母猪的营养需要和膘情做些适当的调整以及防止母猪在空怀阶段受到强的应激,给与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流产的发生。

配种90天到产前1天,这段时间是母猪肚子里的小猪生长最快的阶段,出生小猪60%的体重都是这个阶段生长的,我们的一般做法是这个阶段饲喂哺乳母猪料,母猪视肚子大小和以前的经验来确定饲喂量,后备母猪一般不超过3.5公斤,因为小猪的初生重太大的话,初产母猪难产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片面追求初生重在初产母猪这块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经产母猪一般的饲喂量在3.5到5公斤,因为其产道之前上胎或者更上一胎已经通过过小猪,有了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不是初生重大于2.5公斤的小猪一般都能产出来,初生重大了,小猪出生后几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随着提高了,断奶数和断奶体重也会随之提高,很多人产前7天都开始限料,逐步给母猪减料,造成母猪产仔时储备的体能不足,子宫收缩力无力,产仔过程延长,造成小猪憋死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是产前1天减料的,但是通过饮水给与一些酸奶或者血浆于多维的的组合水溶性营养,以尽可能的补充母猪的体能,使她更快更顺利的产仔,正常的产仔应该在2个小时左右产完,我们的经验是在产后一周乃至更短的时间内,尽快恢复母猪的体能消耗,让母猪尽快大量采食,把饲料转化成更多的奶水,供给小猪,以便我们得到更肥更健康的小猪。做到这些与妊娠母猪的饲养乃至母猪的生理和动物行为都要细心地观察,做适当的调整,根据母猪的体况以及各个阶段的需求注意调整饲喂量以及饲料的配方,提供舒适的环境及合理的营养。

2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仔当天和产后一个星期,产仔当天不供给饲料,我想这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我们经过试验,供给1.5公斤以内的饲料给母猪,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这可能和我们在它后备阶段的饲喂有关系,我们的后备母猪饲喂的原则是调整玉米,豆粕,麸皮之间的用量,而不是限制它的采食量,一般一头后备母猪一天3公斤饲料,以锻炼其胃容积,有人或许说用青饲料可以代替,但我们这里青饲料很少,所以一般采取调配方不减料这种方法。一般我们指导猪场的母猪产后3天就能达到4公斤甚至以上的采食量,5天能达到5公斤以上的采食量。

针对过肥哺乳母猪给它减肥的方法,那就是及早锻炼小猪采食饲料,然后在断奶前10天给母猪减料,逼迫她动用脂肪储备,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小猪的肠道对饲料已经适应,既然小猪能适应固体饲料,那么他就能消化得了母猪分泌的那些含脂肪量很大的奶水,为了保证小猪对于脂肪消化的能力我们建议小猪出生后3天要学会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酸化剂,糖,益生菌或者山楂等。

在母猪产后母猪的采食量以及恢复问题上充分尊重和了解母猪的生理构造以及需求对于养好母猪至关重要。在母猪的饲养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是返情,流产,干粪球,产前产后三联综合症等等,而这些问题是导致哺乳仔猪出生体重小,抵抗力弱,产后生病几率加大,母猪护仔或者母性变差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做好母猪的一系列工程,同时从小猪的生活习性着手,通过系统的思维,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本地问题出现的规律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饲养管理流程模式,认真的验证,执行和改进,方为解决仔猪死亡过高的上策。

基础设施条件对于满足主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合理的舒适的环境乃至设备是保证猪再生产中获得最佳生产效益的基础,温度,通风,圈舍,乃至供给饲料的方式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

管理是控制一切问题的主导,一个好的思路和方案对于一个猪场的效益提升,稳定的生产环境很重要,我们的思路是:“以养为主,以防为辅,以治为补”

的十二字管理方针及思路,猪场的管理者在于猪场的管理中应该紧紧的抓住一个字来做文章,那就是“衡”对于出现的问题,善于用哲学的思维,来辩证合理解问题,在正面于反面的因素中找一个平衡点,来维持养猪产业活动的延续,获得稳定的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要善于在生长速度,健康,投入以及效益的复杂环境中找到支撑利润和生产成本的平衡点,认真执行,不断改进和总结,取得适合自己的饲养模式。

对于营养的原因我的经验是猪场必须掌握和了解每天给予我们猪吃的是什么,喝的什么,尽量的把掌握饲料原料的掌握权利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验和总结,建立自己的原料标准以及一整套的思维模式,病从口入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很多日常中的细节问题是我们养猪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麸皮的质量,豆粕的质量,鱼粉,棉粕等等,作为我们养猪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我们能掌握和了解的有多少,是值得我们猪场管理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更准确的说我们的猪场更需要一个品管型的人才。

对于疾病的理解我们认为更多的时候,疾病的爆发乃至困扰是我们的管理环节乃至饲养等环节出现了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是导致猪场不稳定和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比如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副猪,圆环等等疾病与饲养中的营养,温度,管理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按我的理解这些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导致疾病泛滥的主要诱因,只有这些环节做好了,发病率乃至控制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乃至提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的疾病控制思路我们应该从源头做起,以兽医的角度作为补充的控制方案,对因施治,对症配合,营养支持,管理垫后,形成一个总体的,合理的总体控制方案来面对问题,而不是局限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中沉沦。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从发病的规律和症状去寻找源头以及诱因,然后做出整体的思路,逐步完善,认真验证,做出属于和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来为我们的养猪事业护航。针对以上观点我对于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原因做些简单的剖析和控制方案,希望大家举一反三,获得一点启迪。

在我们养猪的整个流程中,哺乳仔猪的高死亡率是我们养猪人最为头痛的问题,更多的时候缺乏一种综合的思维,以及合理有效的整体控制方案,在下面我针对哺乳期间的腹泻问题做下阐述

产后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从病原学上来说主要有 1 细菌性腹泻 2病毒性腹泻 3营养腹泻 4原虫性等其他因素

但是从更深层次的原因上剖析的话与哺乳母猪,环境,温度,营养乃至饲喂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正常的小猪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外界的应激环境的变化,病原的入侵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抵抗能力,当致病因素的作用大过仔猪自我调节的适应能力的时候,猪的自身平衡就会被打破,猪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发病症状,而这种症状得不到有效地控制的时间,它们的机体由于极度的虚弱,对于外界的刺激和应激调节能力变弱,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猪会出现多种病原或者致病因素的作用,就是我们呢看到的混感,使我们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很被动,往往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济损失惨重的尴尬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出路在何方,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去解决问题,是摆在我们兽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1小猪的细菌性原因引起的拉稀一般常见的有链球菌,副猪,大肠杆菌等病原引起。

2病毒性的腹泻一般有猪瘟,圆环,轮状病毒等原因。

3营养性腹泻一般有饲料的原因 水质的原因以及母猪等的原因

4原虫性的拉稀有球虫蛔虫等原因 以及一些打雷等外界的一些应激因素引起。

而这些原因一般是我们常规能见到了想到的,也是能做到的,很多人做过了相关的工作和研究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在这里我重点的对于一些其他的诱因做下细致的剖析和控制策略:

从本质上说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主要诱因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温度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就会造成猪对于外界调节能力的不断变化,当养猪所处的温差超过猪的自我调节范围的时候猪就会应激发病造成腹泻感冒等疾病的蔓延和爆发。我们的策略就是,母猪在各个阶段的严格管理,以便提高小猪合理的初生体重,来增加仔猪对于外界刺激的抵抗和调节能力,同时想尽一切办法给予猪舍合理的温度,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产房内的温度以18到22℃为好。仔猪的保温以1日龄~7日龄28℃~34℃,8日龄~30日龄25℃~28℃,31日龄~60日龄23℃~25℃为好,湿度50%-70%,做好温度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2管理

猪在产前几天给与合理的易消化的营养是保持母猪生产顺利的基础条件,正常的母猪生产一窝小猪应该在2小时左右,产后的打牙断尾消毒 固定奶头 吃初乳很关键,包括补铁等等,同时在3天之内要让小猪学会喝水,给予干净的饮水,可以稀释奶水更有利于小猪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能刺激小猪胃肠道的发育和生长,水流速度要保持一分钟200ml到400ml,饮水器选用小号的为佳。调节小猪的胃肠功能,满足小猪的生活习性,以及对于营养的要求尽量做的好一些。

3母猪的原因

母猪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产前的原因以及产后的原因,而产前的原因尤为重要,如

1产前的干粪球

母猪在产前的干粪球问题主要表现在饲喂不当以及饲料搭配不理以及管理的原因等,干粪球的形成过程以及危害主要是由于母猪饲喂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少或者搭配不合理,造成母猪长期肠道蠕动过慢,食糜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大量的水份被肠道吸收,形成干粪球,而在食糜滞留的过程中,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气体会造成肠道充气,在怀孕后期会压迫子宫颈,造成子宫长期充血和麻痹,直接的导致的后果是子宫炎,以及子宫收缩障碍,内分泌紊乱,造成产后无力,以及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产后子宫炎,产后无乳,产后不食等疾病,而肠道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害物质长期被肠道吸收会造成母猪发热,食欲下降等等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从营养以及饲料的搭配和饲喂上入手解决干粪球的问题,从而解决产前产后问题。

2母猪产后问题

1母猪产后的不适感,无力感,产后疼痛,2产仔时间过长 产后子宫淤血 产后病原感染 3 分娩过后能量消耗严重体内酮体蓄积 4 无乳以及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有一个中嘎哟的诱因就是产前产后饲喂乃至配方不合理,产后母猪虚弱急需补充能量来补充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但是因为无力以及不适的诸多问题,母猪食欲极差乃至不食,由于母猪在产后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能通过有效的采食获取,而自身调节乃至产奶需要大量的能量以及营养物质,在外界不能获取的情况下就会动用和分解自身的脂肪储备来维持产奶和自身的营养需要,而在大量动用脂肪的过程中,脂肪被分解产生所需的能量和奶水,在分解和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以及酮体和脂肪,这些奶水存在质量问题,小猪对于脂肪的分解能力有限,而大量的有害物质被分解后被小猪吸收对于小猪的自身本身就是一种损害,那么小猪就会出现营养性腹泻,在小猪的腹泻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小猪抵抗能力下降,混感几率增加,伤亡惨重,而母猪对于母猪的产后发情乃至自身也是一种损害。

我们的方案和措施主要是

1充分的考虑母猪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以补充和提高母猪的营养学要以及母猪的病理学入手,从营养以及猪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产前产后给与母猪一个合理的体况,在产前3天以调节猪的食欲为切入,利用高能高营养高效化的思路来满足母猪的需求,在产后以缓解猪的不适症状和提高采食量着手,采用调节胃肠功能,给与合理营养,保健为辅的办法来使母猪在产后一周尽量的提高采食并给与合理的温度以及必要的管理方案,从源头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仔猪出生后在原有常规的基础上尽早的诱导小猪饮水和教槽,并在饮水中给与能量,微生态以及酸化剂,胆汁酸等调节小猪的胃肠功能,提高食欲和消化率并给与适当的菌体调节,和适合的温度,从而提高小猪在诸多问题中的自身恢复能力。

针对细菌性的病毒性的或者其他原因的拉稀我们的原则是1 营养,温度,管理支持 2合理的对症治疗 3 从消化和采食以及菌体平衡上做切入使小猪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抵御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从而或者优秀的生产性能和搞笑的成活率。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的原则就是在猪的生产活动中,根据猪的生理特性,以及猪的行为学,病理学,营养学和管理学,统筹思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养猪生产中哺乳仔猪高死亡高发病的尴尬现状。(漯河市芮权动物保健研究所 董广林 )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