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羊肉生产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二)

浏览:205

2.2.4 管理

羊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者不应从事饲养工作。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诊疗羊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羊场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羊的配种工作。要防止周围其他动物进入场区。

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羊只进行驱虫、药浴,应对成年种公羊、母羊定期浴蹄和修蹄。应经常观察羊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不喂发霉和变质的饲料、饲草。育肥羊按照饲养工艺转群时,按性别、体重大小分群,分别进行饲养。群体大小、饲养密度要适宜。每天打扫羊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使用垫草时,应定期更换保持卫生清洁。 定期定点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应做深埋处理。 消除水坑等蚊蝇孳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

2.2.5 运输

商品羊运输前,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GB 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上市或屠宰。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应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运输途中,不应在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2.2.6 病、死羊处理

对可疑病羊应隔离观察、确诊。有使用价值的病羊应隔离饲养、治疗,彻底治愈后,才能归群。 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死的病羊,应在指定地点进行扑杀,尸体应按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处理。 羊场不应出售病羊、死羊。

2.2.7 废弃物处理

羊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原则。

2.2.8 资料记录

对羊场所有羊只应准确、可靠、完整进行记录,要求有引进、购入、配种、产羔、哺乳、断奶、转群、增重、饲料消耗记录,羊群来源,种羊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饲料、饲草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出场销售记录,并且最少保留3年。

2.3 用药

优先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的疫苗预防羊只疾病。允许使用消毒预防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并应符合相关规定。允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二部)收载的用于羊的兽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允许使用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微生态制剂。 允许使用国家规定的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并应注意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严格遵守规定的休药期。

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所用兽药的标签必须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记录:建立并保存全部用药的记录,治疗用药记录包括羊只个体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药物名称(商品名、有效成分、生产单位)、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等;预防或促生长混饲用药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商品名、有效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给药剂量、疗程等。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兽药和已经淘汰的兽药。

禁止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的药物。

2.4 免疫

羊场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要求,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防止污染环境。羊场的选址、建筑布局和设施设备应符合要求。

定期对羊舍、器具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NY/T515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的规定执行。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有痒病或牛海绵状脑病及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羊只、胚胎/卵。必须引进羊只时,应从非疫区引进,并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羊只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不能接触过其它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应做过彻底清洗消毒。羊只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30天,在此期间进行观察、检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合群饲养。

免疫接种时,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的免疫规划。羊场根据免疫规划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并认真实施,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和免疫方法。

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羊场应积极予以配合。羊场应坚持常规疾病监测,同时需注意监测外来病的传入,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分页符]

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羊场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要时还应反馈给羊场。

每群羊都应有相关的生产记录,其内容包括:羊只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消毒情况,羊只发运目的地等。所有记录应妥善保存。

羊场发生以下疫病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封锁现场,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

确认发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时,羊场应配合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羊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

发生痒病时,除了对羊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外,还需追踪调查病羊的亲代。

发生蓝舌病时,应扑杀病羊,如只是血清学反应呈现抗体阳性,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时,需采取清群和净化措施。

发生炭疽时,应焚毁病羊,并对可能的污染点彻底消毒。

发生羊痘、布鲁氏菌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等疫病时,应对羊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

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羊的尸体按GB 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处理。


相关动物:羊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