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
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绍兴鸭的环境与设施、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及种鸭饲养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绍兴鸭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2年5月发布
3 环境与设施
3.1 环境
3.1.1 选址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好,无工业“三废”污染,离公路、村镇(居民点)、工厂、学校和其他养殖场1000m以上,避开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
3.1.2 布局
场区要求地势高燥,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
3.1.3 空气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3.1.4 饮用水
饮用水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3.2 设施
养殖场应设置防止渗漏、泾流、飞扬且有一定容量的专用储存设施和场所,设有粪尿污水处理设施,家禽粪便处理应符合GB7959和GB14554的规定。
饲养和加工场地应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消毒设施、更衣室、兽医室等,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4 育雏期饲养管理
4.1 育雏室
4.1.1 育雏室条件
保温性能良好,光照充足。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例为1:(3~10)。保持舍内干燥、清洁。舍内地面比舍外地面应高出25cm~30cm。
4.1.2 育雏室消毒
在进雏鸭前1周,对墙壁、地面及空间进行清洗、涂刷、喷洒消毒,消毒完毕24h后打开门窗换气2d~3d;饲料盆(槽)、饮水器(槽)等用具用消毒液洗涤消毒,棉絮、毛毯、垫草等用前在阳光下曝晒1d~2d。
4.2 种雏
种雏来源清楚,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种鸭场。种雏应健康、活泼,符合绍兴鸭品种特征。
4.3 饲养
4.3.1 开水、开食
在出壳后24h左右开水开食。在开食前1h~2h左右先行开水,水质应符合NY/T388的规定。开水时可添加0.01%的多维素或5%葡萄糖水或抗菌药物以增强鸭体的抗病能力。开食料用破碎配合饲料为宜,撒在料盘、尼龙编织布或塑料膜上,自由采食。
4.3.2 饲喂
育雏期内饲喂雏鸭专用饲料,营养需要量见附录A。
1周龄内每天饲喂6次,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少饲喂次数或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量随日龄变化而变化,饲喂量一般第1天按2.5g/只,以后每天递增2.5g/只。绍兴鸭育雏期中某一日龄内累计的采食量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g=2.5×n×(n+1)/2
式中:g-累计采食克数;
n-日龄。
4.4 管理
4.4.1 温度
第1周内育雏室室温28℃~30℃,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20℃时开始逐步脱温。将温度计挂在离地面15cm~20cm高处墙壁测室温。
4.4.2 湿度
育雏室相对湿度60%~70%。
降湿方法:垫草潮湿及时更换;喂水切勿外溢;通风换气良好。
4.4.3 密度
1日龄~14日龄每平方米(35~25)只;15日龄~28日龄每平方米(25~15)只。
4.4.4 光照
3日龄内23h~22h,以后每d降0.5h~1h,直至10h后保持恒定。光照强度10Lx~20Lx。育雏室内应保持通宵弱光光照,光照强度5Lx~10Lx。
应备有应激灯。
4.4.5 通风
舍内适当通风,无刺鼻眼的气味,但要防止贼风。
4.4.6 分群
根据出壳时间及鸭体质强弱进行分群,每群以200只左右为宜,防止打堆。
4.4.7 放水
从3日龄起可用浅水训练鸭子下水,随着日龄增加,可逐渐增加水的深度。一般2次/d~3次/d,每次5min左右,以“点水”为主,水温不低于15℃。5d~15d开始自由下水活动。
5 育成期饲养管理
5.1 选择
60日龄时进行初选,剔除生长发育不良、毛色杂乱等残次鸭。100日龄时再进行复选,淘汰颈粗、身短及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鸭。
5.2 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10h~15h光照强度10Lx~20Lx。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光照强度5Lx~10Lx。
5.3 控制体重
加强运动,晴天尽量放鸭到运动场活动,阴雨天可定时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每次5min~10 min,每天活动2次~4次。6周龄后要限制喂料量,多喂些青、粗饲料,以控制体重。要求120日龄入舍的平均体重控制在1.4kg左右,要求均匀度75%以上。
5.4 放牧
5.4.1 放牧场地
应选择有落谷、野草、昆虫、螺蛳等食物的场所放牧,放牧场所应无疫情、无污染。
5.4.2 放牧时间
冬季、早春宜在无风、晴朗的中午,夏季宜在早晨、傍晚。
5.4.3 防止应激
放牧时应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高温烈日、雨天或剧变的天气放牧。同时应避免噪音、惊吓等应激。
5.4.4 信号调教
定时放牧和及时回舍,用固定的口令、牧杆、动作信号训练,培养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
5.4.5 补饲
放牧前不喂料,放牧归来后,视鸭群的进食程度、食欲状况补喂饲料。
5.5 圈养
5.5.1 圈养场所
圈养场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周围环境应符合NY/T388中的要求。鸭舍、运动场、水面面积之比至少1:2:3,尽量增加运动场和水面面积。
5.5.2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在每平方米14只~每平方米8只之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5.5.3 限制饲养
通过饲料质量和数量进行限制饲养,宜多喂青、粗饲料,以控制体重。营养需要量见附录A。
5.5.4 训练调教
有意识地对鸭子进行调教,培养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
6 产蛋期饲养管理
6.1 场地
产蛋期实行全程圈养,圈养场地同本标准5.5.1的要求。鸭滩坡度以15°左右为宜。地面应保持干燥。
6.2 密度
圈养密度每平方米7只~每平方米8只。
6.3 温度
舍内维持在5℃~30℃之间,温度过高过低时应采取人工调控。
6.4 光照
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光照强度5Lx~10Lx,其中16h~17h光照强度应在15Lx左右,灯泡高度离地2m左右。应备有应激灯。
6.5 喂料
6.5.1 饲喂方式
可采用自由采食或定餐饲喂,定餐饲喂时1昼夜饲喂3次~4次。
6.5.2 饲料
供给产蛋鸭专用饲料,不得使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在调整饲料配方时,应有10d左右的过渡期。产蛋鸭营养需要量见附录A。
6.6 饮水
饮用水应符合NY/T388中的要求。供水充足。
6.7 日常管理程序
日常管理要形成规律,而且不得随意改变。产蛋鸭日常管理见表1:
表1 产蛋鸭日常管理程序
6:00~8:00 放鸭出舍,撒草到水面,让鸭群在水中嬉水、交配、食草,让鸭在运动场中理毛休息;进鸭舍捡蛋,记录产蛋情况;清洗饲料盆、水盆;舍内清理,铺上干净垫草,加足饮水和饲料。
8:00~11:00 赶鸭入舍,第1次吃食后让鸭子自由活动,可下水或在运动场或鸭舍内休息、嬉戏。
11:00~12:00 赶鸭入舍,第2次喂料。
12:00~14:00 鸭子自由活动,可下水或在运动场或鸭舍内休息、嬉戏。
14:00~17:00 放鸭出舍入水,让鸭在水中吃草运动,清洗水盆、料盆, 加足饲料和饮水,16:00~17:00时第3次喂料。
17:00~22:00 21:00第4次加水加料。天黑时开灯补光,弱光通霄照明。
6.8 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避免强光、惊群等应激,保持蛋鸭稳定的生活规律。营养供应充足,加强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补充,维持适宜的体重,及时淘汰不良个体,不得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和禁止使用的药物。
6.9 异常情况下的管理措施
6.9.1 产蛋重量、产蛋率下降
蛋重及产蛋率下降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6.9.2 蛋壳质量异常
出现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畸形蛋等蛋壳质量问题时,需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6.9.3 产蛋时间异常
正常产蛋集中在2:00~5:00。如出现产蛋时间推迟或白天产蛋等情况时,则需增加饲料营养和适当调整饲养管理程序。
6.9.4 体重异常
蛋鸭体重应保持相对稳定,如出现过轻过重等异常时,则需调整饲料和活动量。
7 种鸭饲养管理
7.1 公鸭
要求公鸭比母鸭大1个月~2个月,在育成鸭时期公、母鸭应分群饲养。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少下水活动,以减少公鸭互相嬉戏。留种蛋前20d,放入母鸭群中,此时要多放水,少关饲。
7.2 公母配比
公母比例以1∶(15~20)鸭为宜,冬季1∶20,夏季1∶15。
7.3 母鸭
饲养管理要求与商品蛋鸭基本相同。除按饲养标准配制日粮外,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E和青饲料喂量。多放水,少关饲,以增加公鸭配种次数,提高种蛋受精率。
7.4 种蛋管理
种蛋要及时收集,收集后要用0.1%新洁尔灭喷雾种蛋表面消毒,贮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昆虫叮咬。种蛋保存温度10℃~15℃,相对湿度70%~80%。每隔3d~7d入孵1批。
相关动物:鸭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