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怎么养鸭

浏览:94

稻田养鸭是把雏鸭适时放入稻田里,四周用篾栅围起来,使鸭子昼夜在稻田中饲养,实行稻鸭共栖双丰收的一项种养配套新技术。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饲养前的准备

用竹片、树枝和其它秸秆编成高50~60厘米、密度以刚放养的雏鸭不能通过为度的围栏,将稻田四周围起来,并用竹或木条固定,防止鸭外逃。计划实行稻田养鸭的田块,插秧时在田中间留出一块长150厘米、宽100厘米的小空地,放进一块竹板作为鸭床,高度以露出水面20厘米为宜,供鸭群休息。

二、培育健壮鸭苗

因地制宜选用早熟、适应当地饲养、生活力和抗逆性较强的优良鸭种,采取防寒保温为主的鸭苗小群摊养管理技术:(1)防寒保温。刚出壳的鸭苗幼嫩体弱,易受冻害导致死亡,应采用防寒保温措施,可用箩筐垫好干燥的短稻草,每筐放鸭苗15只左右,放在背风保暖的室内饲养,随时更换稻草,保持干燥清洁。(2)放水。鸭苗出壳10~15天后,可短时放水,适当加喂动物饲料;20~25天后,可延长放水时间,直至全天放水。(3)加强管理。在饲养期间出现个别鸭苗死亡,往往是卫生管理不良,引起消化道疾病或受冻感冒所致,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饮水、饲料、环境卫生。早春寒潮来临时,不要放水,以免鸭苗受冻。

三、适龄放鸭进田

20~25日龄、重约150~200克的雏鸭,即可放进田中,进田前应进行鸭瘟免疫接种。放养密度应视稻田肥力、田里的饵料丰缺情况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田亩放25只左右,上等肥力田亩放30只左右。放鸭入田时间应在早、晚两造秧苗返青后,过早放鸭易造成秧苗脱泥漂浮,不利发挥稻鸭互促互利的生态效益。

四、培育水体饲料

养鸭稻田应搞好以养萍为主的水体饲料生产,为鸭群提供优质青料。在秧苗返青后,每亩投放萍种150公斤,隔5~6天施过磷酸钙4~6公斤,连续施2~3次。

五、搞好饲养管理

初入田的雏鸭,应在早、晚适量补料1次,按"早喂半饱,晚喂足"的原则投料。开始时可在傍晚用食饵引鸭上床,日后便成习惯,会自行上床栖息。平时注意观察鸭群的生长变化情况,如发现天然饵料不足,应适当补喂饵料。早晚加强田边巡视,检查围栏是否完好,发现漏洞,及时处理。

六、及时回收成鸭

稻鸭共栖的配套方式有"双季稻养双季鸭"、"中稻、再生稻养双季鸭"、"一季稻养一季鸭"、"再生稻单养一季鸭"等。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均应安排在水稻成熟前及时收回田中成鸭。因为,此时的鸭子体重一般已长到2公斤左右,采食能力极强,如不及时回收处理,便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此时若有个别不能上市的,也要"转田"饲养,防止鸭吃谷穗。


相关动物:鸭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