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

浏览:94

生猪高热病是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生的以持续高温、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猪病的统称,也称“红皮病”。这种病主要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链球菌等以及其混合感染。该病由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病程长、疗效差,常给一些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养猪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肉安全,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五项措施加以防控。

一、认真搞好免疫。各猪场可参照农业部颁布的《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结合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免疫方案。在免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关键要做到疫苗合格、剂量充足、消毒过关、档案完善。对易发生猪高热病的蓝耳病、猪瘟、链球菌等病种必须纳入免疫程序,不应随意删减。免疫疫苗应选择单联苗,尽量不要选用二联苗或多联苗,确保免疫效果。

二、切实消毒灭源。认真开展夏秋高温预防性消毒灭源工作是防范“高热病”的重要措施。此项工作做扎实,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消毒工作要做到制度化、常态化,一周至少要进行3~4次消毒,并要避免在高湿天气进行。消毒工作的关键技术要点是:畜舍清扫干净、禁止与酸碱性药物混合使用、尽量做到随配随用,以彻底杀灭病菌,切断毒源,消除残毒。

三、提高饲管水平。一是规模猪场要实行封闭饲养,新引进猪必须先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疫情后方可入场合群饲养。二是改善饲养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通风防暑降温及环境卫生措施。注意圈舍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改善生猪的饲养环境,降低生猪的热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防暑降温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电风扇或用井水泼洒圈舍地面,让猪伏在上面休息。经常用井水冲洗圈舍,泼浇畜舍屋顶、墙壁,屋檐前后用遮阳网等等。三是消灭蚊蝇。通过畜舍安装纱窗纱门,将蚊蝇挡在圈舍之外。使用蚊香和灭蚊剂、灭蚊灯、粘蝇纸等灭杀。粪坑密闭发酵,或放入苦楝树的枝叶或倒入消毒药剂灭杀。兽医站供应的灭虫精是一种很好的驱蚊药剂,只要每隔3~5天在生猪的体表上喷洒一次,蚊蝇再多也不会在猪的皮肤上叮咬。四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猪体抵抗力。

四、及时药物治疗。对发病生猪要及时与当地兽医部门联系会诊,一旦发生“高热病”可疑病例,要详细记录发病时间、症状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所用治疗药物等。对病死猪请兽医专业人员采集病料送省市兽医部门实验室检测,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早作诊断,科学治疗。在用药时尽量使用单制剂药物,少用复方制剂药物,避免药物中毒引起死亡。兽医人员或饲养管理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作必要的卫生防护,如换鞋、换衣。治疗时要做到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病原传播几率。为了防止猪感染发病,可以到兽医站购买供猪口服的药物,在未发病前,药物预防是有效的。

五、严格报告处理。病死猪是疫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当疫情发生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给当地兽医部门,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兽医部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另一方面可争取时间及时确诊病因,对症治疗,减少损失。养殖户千万不能通过贱卖的方式处理病死猪而导致疫情扩散,危害消费者健康,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而受到处罚。要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通常采用深埋、焚烧等方法。深埋地点要选择在远离居民区、水源和交通要道的地方,坑的深度要达到掩埋后其覆盖土层厚度至少1.5米,坑底要垫生石灰。对病死猪所在圈舍及周围环境坚持每天消毒一次,连续消毒2周。如果采取深挖焚烧,则挖坑深度至少2米。病猪生前排泄物及接触过的栏舍、墙壁、饲养工具、垫草、污水等也要进行消毒。对运输病死猪的车辆、工具等也要紧急彻底消毒。以上措施也是防止病原扩散的重要措施。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