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3大因素。
1 遗传因素
1.1 品种
奶牛不同品种,其产奶量及奶成分均有较大差异(表1)。
表 1 主要乳用品种的产奶量和奶成分
品 种产奶量(千克) 乳脂肪(%) 非脂固形物(%) 乳蛋白质(%) 乳糖(%) 灰分(%)
荷斯坦牛 6906 3.7 8.5 3.1 4.6 0.73
娟姗牛 4489 4.9 9.2 3.8 4.7 0.77
爱尔夏牛 5256 3.9 8.5 3.3 4.6 0.72
瑞士褐牛 5814 4.0 9.0 3.5 4.8 0.72
更赛牛 4720 4.6 9.0 3.6 4.8 0.75
(引自D.L.Bath,F.N.Dickinson,H.A.Tucker et al.,1978)
1.2 个体
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泌乳性能乳脂率)存在明显差异。如荷斯坦牛,低产者仅3000千克左右,最高者可达30833千克,乳脂率也可为2.6%至6%不等。
2 生理因素
2.1 年龄与胎次
年龄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甚大。奶牛产奶量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青年的母牛,由于自身还在生长发育,尤其乳腺发育还不充分。因此,头胎青年母牛产奶量较低,仅相当于成年母牛的70~80%;而老年母牛,7~8胎以后的母牛,随着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也逐渐下降。中国荷斯坦牛5~6胎产奶量最高(表2)。
2.2 初次产犊年龄与产犊间隔
第一次产犊年龄不仅影响当次产奶量,而且影响终生奶量。第一次产犊年龄过早,除影响乳腺组织发育及产奶量外,也不利于牛体健康;相反,第一次产犊年龄过晚,则缩短了饲养期间的经济利用期,减少了产犊次数和推
表 2 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年龄)泌乳量变化情况
胎次 产奶量(千克) 最高胎次为100%
1 3710 66.6
2 4410 79.2
3 4928 88.5
4 5360 96.3
5 5568 100.0
6 5458 98.0
7 5390 96.8
8 5284 94.9
9 5022 90.2
迟了经济回收时间,并影响终生产奶量。初次产犊适宜的年龄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饲料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的70%时,即可配种。中国荷斯坦牛在合理的饲养条件下,13~16月龄体重达360千克(北方为380千克)以上进行配种,第一次产犊年龄为22~25月龄。
产犊间隔指连续2次产犊之间的间隔天数。最理想的产犊间隔是365天,即每年产奶305天,干奶60天,1年1胎。
2.3 泌乳期
奶牛在泌乳期中产奶量多呈规律性变化。一般母牛分娩后产奶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天,高产牛在产后40~50天产奶量达高峰。高峰期有长有短,一般高峰期约维持20~60天后便开始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依母牛的体况、饲养水平、妊娠期、品种及生产性能而异。高产牛一般每月下降幅度为4~6%,低产牛达9~10%。刚开始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但到了妊娠5个月后,由于胎儿的迅速发育,胎盘激素和黄体激素分泌加强,抑制了脑垂体分泌催乳激素,因此产奶量迅速下降。
总之,在泌乳期中产奶量呈现先低、后高、再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同时,奶的质量也呈现相应的变化。在泌乳的高峰期,奶中的干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但随着奶量的下降,其奶中营养成分又逐渐回升,即奶量与奶质有呈相反的趋势。
2.4 体格
同一品种、年龄的奶牛,一般而言,体格大的牛,消化器官容积相对也较大,采食量多,因而,产奶量相对比较高,即体格与产奶量有呈正相关的趋势。但过大的体重,并不一定产奶就多;而且奶牛体重大,维持代谢需要也多,经济不一定合算。根据国内外经验,荷斯坦牛体重以650~700千克较为适宜。
2.5 疾病
奶牛患病后,生理状况异常,首先产奶量下降,奶的成分变化无规律。如:患乳腺炎时,乳糖、酪蛋白、钾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降低,而钠、氯、乳清蛋白含量增加(表3)。乳成分的变化幅度与患病轻重和患病时间长短以及奶牛的体质、泌乳期的不同阶段有关。
表3 乳腺炎对乳成分的影响力 单位:%
加州乳腺炎试验 乳脂 非脂乳固体 乳糖 乳蛋白 氯浓度 乳清蛋白
± -2.1 -0.2 -1.3 -0.30 -4.0 +0.84
+ -2.6 -1.3 -3.2 -0.30 +12.0 +2.76
+ + -5.4 -3.7 -8.4 +1.44 -32.0 +5.29
+ + + -10.8 -6.5 -16.3 +6.19 +61.5 +10.83
(引自Ashworth et al. ,1967)
3 环境因素
3.1 饲养与管理
根据遗传学家研究,产奶量的遗传力为0.25~0.30。即产奶量仅25%~30%受遗传影响,而有70%~75%是受环境影响,特别是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实践证明,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的全年的产奶量可提高20%~60%,甚至更多。在饲养管理中,影响最大的是日粮的营养价值、饲料的种类与品质、贮藏加工以及饲喂技术等。营养水平不足,将严重影响产奶量,并缩短泌乳期。管理条件也十分重要,在炎热、潮湿条件下,会破坏奶牛机体的代谢过程,产奶量也随之大幅度下降。此外,加强奶牛运动、充足饮水,均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产奶量。
同时,牛奶中的成分含量也与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如日粮中精料多,粗料不足,瘤胃发酵丙酸增加,乙酸减少,导致乳脂率下降;反之,提高粗料比例,降低日粮能量水平,将影响乳蛋白含量(表 4)。此外,日粮能量较低时,非脂固形物也下降。
表4 饲料因素对乳脂和乳蛋白率的影响
因 素 乳脂率 乳蛋白率
最大进食量 增加 增加0.2~0.3%
增加精料饲喂次数 增加0.2%~0.3% 可能会轻微增加
日粮能量不足 很少影响 降低0.1%~0.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45%) 降低1%或更多 增加0.1~0.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正常(25%~45%) 增加 维持正常水平
高纤维日粮 明显增加 降低0.1%~0.4%
低纤维日粮(中性洗涤纤维<26%) 降低1%或更多 增加0.2~0.3%
粗饲料切短 降低1%或更多 增加0.2~0.3%
日粮粗蛋白含量高 无影响 若原日粮蛋白不足,可增加
日粮粗蛋白含量低 无影响 若原日粮蛋白不足,会降低
过瘤胃蛋白占日粮粗蛋白的33%~40% 无影响 若原日粮蛋白不足,可增加
添加脂肪 不一定 降低0.1%~0.2%
3.2 挤奶技术
挤奶是饲养奶牛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工作。正确熟练掌握挤奶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3.3 产犊季节和外界气温
奶牛比较适宜的气温为10~16℃,当气温达26.7℃,奶牛呼吸、脉搏次数增加,采食量减少,进而产奶量下降,特别是高产牛和泌乳盛期牛,尤为敏感。
为了保持牛体健康,提高产奶量,夏季对奶牛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并调整产犊季节,尽量使奶牛产犊避开6~8月份酷暑季节。
相关动物:奶牛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