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冬季囤养技术

浏览:72

黄鳝在全年的销售中有较大的季节差价,很多养殖户喜欢囤养黄鳝到春节前后出售。但由于天气逐渐转冷,在10℃以下时黄鳝一般会停止摄食,反应迟钝,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因此,为了让黄鳝能安全顺利的越冬,要掌握好黄鳝的囤养技术,否则会出现黄鳝大批死亡。

1、黄鳝囤养前的饲养管理

(1)强化驯食是对黄鳝在停食前的强化管理,这时要多投黄鳝喜爱吃的、适口性好的、蛋白含量高的动物饵料,如蝇蛆、蚯蚓等。

(2)在黄鳝囤养越冬前应对肠炎、寄生虫、水霉病等疾病进行防治。①水霉病:是水温在20℃以下时容易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对水霉病的防治采用“鳝宝水霉灵”5毫克/升水进行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天,然后再使用一次“鳝宝银碘”2毫升/立方米水全池泼洒。②防治肠炎采用“鳝宝病毒清”3克/千克料、“鳝宝烂皮出血散”5克/千克料、“金维他”10克/千克料,并加入适量的粘合剂和诱食剂混匀后投喂黄鳝,连续投喂3~5天。③黄鳝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对体外寄生虫(蚂蝗)的防治用“鳝宝水虫清”1.2~1.5毫升/立方米全池泼洒,注意有才杀,无不杀。对体内寄生虫的驱杀用“鳝宝肠虫清”2~3克/千克料,加入适量粘合剂和诱食剂拌匀投喂,连续用药3~5天。在疾病预防过程中拌药要均匀、多点投喂,让全部黄鳝都能得到疾病的防治,以确保黄鳝安全越冬。

2、囤养条件冬季囤养一般在水泥池和土池进行。囤养池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家庭小规模囤养,宜选在住宅附近,便于管理。池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囤养池面积以10~15平方米,池深1~1.2米为宜。

(1)土地:从地面下挖40~50厘米,挖出的土在周围筑堤,埂高50~70厘米,埂宽60~80厘米,并修建进排水口,安装好防逃网。

(2)水泥池:从地面下挖30~40厘米,建成土池。然后,池壁、池底用砖砌并水泥勾缝。内壁要光滑,池壁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壁顶用砖块砌成倒檐,进出水口都要用细密网布罩住,排水口平时用木塞塞住,放水时拔出。池底铺一层有机质较多的土壤,可从土质较肥沃的稻田内挖土,一般以灰褐色土壤为好,软硬要适中,稍带粘性,可用木棍在泥中戳洞试验,洞孔不塌陷即可,再在池中放些石块、瓦片、树根等,做成人工洞穴,以供黄鳝穴居,也便于捕捉。

3、囤养方法囤养黄鳝,不论是市上收购的、野外捕捉的,还是当年自行养殖的,都要选择无伤无病、体质健壮,一般规格为每千克8~10尾以上的个体。用钩诱捕的,不宜囤养。黄鳝入池前先进行鱼体消毒,一般囤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25千克。如果是初次养鳝或经验不足时,囤放密度应适当降低,相反,还可适当提高。囤养数量较多时,可采取“隔日分级多次投放法”,即先放较大个体,待大个体全部进入泥土中,再放入一般个体,后放稍小个体。囤放时,尽量使黄鳝全池分布均匀。

4、囤养管理囤养前期阶段,黄鳝仍摄食,此时要做好投饲、水质、防病等方面管理。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黄鳝就进入冬眠。黄鳝喜食鲜活的动物性饲料。最喜食蚯蚓、蝇蛆和河蚌肉,囤养时,最好投喂这些鲜活食料。投饲一般在囤放2~3天后进行。第一次投饲量为囤鳝总重量的1%~2%,次日检查,如果饲料基本吃尽,投饲量可增加到总重量的2%~4%,如有较多剩余,则适当降低投饲量。投饲量常根据水温的变化进行调节。水温高可多投,水温低应少投或不投。黄鳝在长期饥饿时,有自相残食的习性,所以投饲一定要充足。囤养阶段,对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量足,并及时清除残饵,加注清水,预防感染疾病,防止水质败坏。投饲原则是晴天多投饲,阴天少投,雨天不投。投饲应坚持到黄鳝完全拒食为止,这样可有效防止囤养期间黄鳝掉膘。水温降到10℃以下,黄鳝停止摄食,开始钻入泥下20~40厘米处进行冬眠,此时,要做好越冬防护工作。其主要方法是排干池水,并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及表面清洁。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不可使池中有积水等。在冬眠期间,鳝池内不可随意走动或堆积重物,以免压实地下孔道,造成通气堵塞,影响黄鳝的呼吸。一般为了易管理、易捕,不采用深水越冬。

5、囤养鳝的起捕囤养鳝的起捕一般在春节前后。起捕前,要清除池中杂物和烂泥。如果池泥较硬,可注水将其浸透变软,再进行捕捉。起捕时,可先将一个池角的泥土清出池外,然后用双手逐块翻泥进行捕捉,而不宜用锋利的铁器挖掘,避免碰伤鳝体。最后将剩下的泥土全部清出作肥料用,来年饲养或囤养时再换新土。捕得的黄鳝都要用水冲洗干净,再暂养在水缸等容器内,一天换水2~3次,待黄鳝体内食物排出,即可起运销售。暂养开始时和24小时后各投放青霉素30万单位,同时,每隔3~4小时需用手或小抄网伸入容器底部朝上搅动,以免体弱的黄鳝长时间压在底部而死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