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

浏览:27

开放分类: 鸟、动物、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

外形特征

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

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叫声:似红胸秋沙鸭。

分布范围

栖息地: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

繁殖地: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带岭永翠河,汤旺河,南岔河,长白山,泰来,红花尔基

越冬地:中国的江苏沿海,洞庭湖,贵州平塘,都匀,掌布,台湾屏东。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在中国数量稀少且仍在下降。繁殖在中国东北;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生活习性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据在吉林省长白山的观察,它们于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山区海拔1 000m的针、阔混交林带。常成35只小群活动,有时和鸳鸯混在一起。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捕到鱼后先衔出水面而行吞食。主食鱼类,此外还食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

生长繁殖

2005年45月,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鸭巢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有较大差异。鸭巢距溪流的距离小于10m,距公路也很近。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d的2h之内。孵化期为23d左右。

《野生动物》1995年1期(赵正阶、朴正吉)的记载,中华秋沙鸭的繁殖进行为,发现它们营巢在河流两岸的天然树洞中。繁殖季节成对,偶尔见有一雄二雌结合,求偶期间亦常出现争雌现象,交配在水中进行,窝孵数8-14枚。卵平均大小为63.25×45.91mm,平均重量61.9g。雌鸟孵卵。孵化期35天。每年开始产卵时间的早期同当年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

种群现状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数量也是极其稀少,全球目前仅存不足一千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英国人于一八六四年在中国采到一只雄性幼鸭标本,并将其命名为“中华秋沙鸭”。由于这种鸭子以天然树洞为巢,又有人将它称作“会上树的鸭子”。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19891990年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28只,其中江苏盐城6只、高宝湖17只、洞庭湖4只、丹东1只;19901991年共记录20只,其中兰州4只、江苏滩涂12只、洞庭湖4只,可见在越冬地数量十分稀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安徽、山东辽宁、吉林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安徽主要见于肥东,山东主要见于荣城、长岛及沿海一带。吉林和辽宁见于鸭绿江。

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

2004年3月,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鸭绿江上发现8只中华秋沙鸭。黑龙江省共有170只左右.其种群数量保持较稳定。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人工繁殖秋沙鸭!填补了世界的空白!

宣传资料,要保护重视起来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境内,地处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永翠河流域的中段,距带岭镇9公里。总面积为2535公顷。

据统计保护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II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内森林茂密,植被类型齐全,风景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使之成为理想的保护、科研和宣教基地。保护区内的主要河流---永翠河不仅是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所需水份的主要供应地,也是带岭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汤旺河、松花江的水源涵养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保护意义和保护价值。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贵稀有的中华秋沙鸭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促进带岭区经济的良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于1997年5月经伊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保护区在资源保护和建设乃至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初具规模。

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多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形目中唯一一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并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动物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联合会濒危鸟类名录。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极其稀少。

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破碎化严重。国内能够确认的中华秋沙鸭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的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通过10年来的保护于管理,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繁殖的有近10对,由建区前的不足10只的偶见种成为目前种群数量达70余只的常见种,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中华秋沙鸭在国内最大的集中繁殖栖息地。

1997年保护区成立以来先后与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合作,开展了《黑龙江中华秋沙鸭的现状及其保护》;《带岭林区中华秋沙鸭数量的与栖息地调查》等课题的研究。重点开展了中华秋沙鸭野外繁殖生态学的科学观测工作,2005年保护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历时1个月的时间找到了4处中华秋沙鸭巢,其中最多的一个巢内有14枚卵,最少的有9枚,工作人员有选择的在其中两处鸭巢内安装了两套监控设备,密切跟踪观测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用6个监控摄像头多角度监测记录中华秋沙鸭孵化全过程,研究结果总结发表了学术论文《中华秋沙鸭巢址选择及孵化期活动节律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四期)。

此项研究是在我国首次利用现代化电视监控系统记录了中华秋沙鸭孵化的全过程,研究中获取的关于亲鸟孵化行为、孵化周期、鸭雏的出巢过程及在水中生活习性等数据与资料添补了我国中华秋沙鸭孵化研究过程中无资料、无定论的空白,为研究中华秋沙鸭的繁殖生物学和繁殖生态学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保护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了有效及时的科学依据。

在监测后期,科研人员意外发现被亲鸟丢于巢内最后孵出的4只雏鸟,于是对它们开展了救护,将其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在取鸭雏是发现该巢的位置较深(树洞深为70厘米),刚出壳的这4只鸭雏活动能力较弱,没能及时跳出这个树洞。这4只鸭雏与后期被救护的一只鸭雏和一只亚成体中华秋沙鸭一起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饲养下生长发育良好。

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已探索出一套中华秋沙鸭人工驯养和越冬的成功经验。目前,保护区在保护的基础上,正策划通过人工驯养繁殖并野化放飞这一手段来增加中华秋沙鸭的野外种群数量,以此来拯救中华秋沙鸭这一全球性濒危物种。保护区的森林溪流生态系统保存完整,中华秋沙鸭营巢的巢树充足,河水无污染,冷水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丰富,为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能较大幅度的增加提供了保障。


相关动物:鸭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