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种禽场整体防疫状况的几个要点

浏览:205

种鸡生产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防疫工作的成与败。因为种鸡群常常会受到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等急性呼吸道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等肠道杆菌病,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等原虫病,马立克氏病、白血病等肿瘤性疾病,及~系列普通病,如中暑、脱肛和啄癖等等名目繁多的疾病威胁、侵袭和困扰,以致打乱生产计划,造成生产损失。如何理清思路,抓住关键,以一当十,做好种鸡场防疫中最重要的工作,改善鸡场整体防疫状况,是种鸡场经营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作者多年生产与防疫工作经验,讨论改善种鸡场整体防疫状况的几个要点,企望对种鸡场相关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1 优化管理减少应激。改善几个生产环节

大量的生产经验与事实表明,要提高种鸡场的整体防疫水平,首要的任务是千方百计搞好饲养管理,改善关键的措施,尽一切力量防止出现各种应激因素,其中要特别注意如下几个生产环节。

其一,做好产前选齐,防止脱肛啄肛。脱肛是种鸡群较常发生的问题,众多种鸡发生脱肛病症后,会连带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鸡群下痢增加,诱导啄癖,死淘率上升,产蛋率、受精率下降,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鸡舍异味增加,空气污浊,蝇虫滋生,促进其他疫病的传播等等,对鸡群整体防疫状况影响较大。种鸡脱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开产期鸡群个体发育不一。防控种鸡脱肛根本的措施就是在育成期正确做好种鸡发育管理工作,以鸡冠、体重、耻骨宽度和腹部发育情况等为主要指标,通过光照、日料和营养成分调节等措施,经过2~3次调整,使种鸡群各个个体在开产前同步进入性成熟与体成熟。此外,脂肪肝综合征、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大肠杆菌病或鸡白痢沙门菌性卵巢炎等导致腹压增大,多种传染性疾病导致严重下痢,传染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导致输卵管病变,也可以致使种鸡脱肛。可以根据相应的病因作处理。一些仅就病状作表面处理的方法往往难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其二,落实防暑措施,保证适舍温。对于华南地区种鸡场,暑热气温也是影响鸡群防疫整体状况的重要因素。通常舍温在22~28℃较适宜于种鸡群的生产繁殖。舍温一旦超过30℃,种鸡就开始出现应激反应,张口喘气,呼吸频率增加,饮水容量增加,水泻量增大,舍内粪便发酵加剧,空气中废气浓度上升。舍温一旦超过32℃时,部分残弱个体开始出现中暑症状,随着舍温的进一步上升,鸡群食料减少、生产成绩下降,鸡群抗御应激能力减弱,死淘率上升,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疾病和一些季节性原虫病的发生风险大幅提高。目前多数种鸡场在酷暑季节来临之前都尽其所能落实各种防暑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纰漏,诸如采用水帘加纵向通风降温的鸡舍,出现漏风、水墙堵塞;采用舍内喷雾的鸡舍,雾粒过大、湿度上升,采用屋顶喷淋的鸡舍,水压下降,喷淋覆盖面缩小,突然断水,突然停电,等等。问题更大的是,一线员工防暑意识薄弱,对出现的防暑纰漏敏感性低下,以致延误了纠正事故的上佳时机,值得种鸡经营业主高度关注。

其三,引入垫料发酵,提高空气质量。种鸡场粪便对其防疫状况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粪便存留在舍内,无论时间长短都对鸡舍空气质素影响较大,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粪便迅速发酵、发霉、生虫和滋生鼠害,给防疫带来更多的困扰;二是粪便清除过程,如果由本舍饲养员完成,无疑加重了饲养员的工作压力,削弱其在饲养与疫病防控方面的注意力;如果是外请专业清粪劳力,则粪源性疫病和粪便携带其他病原传播有了更多的机会,鸡舍内外及鸡场内外病原互相交换可能性大幅增加,则鸡场要承担更沉重的防疫风险与成本。该问题一直是种鸡养殖业主企望解决的生产环节问题。近年来一种粪便发酵床技术被用于鸡舍粪便的处理,该技术的基本做法是在鸡笼下的地面上铺上一层普通垫料,在垫料中均匀混入适量的发酵菌种。平时保持适当的温度与湿度,由鸡粪自然落到垫料上,每3天混合1次鸡粪与垫料,约10~15天添加1次发酵菌种。如此,鸡粪绝大部分被发酵菌随时消化成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蒸发,余下分量甚少的残渣。该技术给高效无害化处理粪便提供了参考的途径,同时大为改善了种鸡场防疫条件。

2 精心免疫主要疫病,确保ND/AI抗体水平

要求科学安排主要传染病免疫接种,包括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传染性鼻炎和禽霍乱等的免疫接种。接种过程要特别注意各种传染病免疫的特殊要求。对于马立克氏病,目前通常要求使用CVI 988疫苗株或与其联合的多价疫苗,应保证有足够的剂量,必要时在母子代穿插安排血清型不同的疫苗株,同时还要保证在0日龄接种,防止育雏期接触MDV。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其病毒血清型众多,病型也较复杂,在诸多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品系中准确选择针对性疫苗株相当关键。一般认为,传统的H20和H52及其优选品系迄今依然是保护覆盖地域最广的疫苗株,应当坚持作为基础免疫的疫苗。此外,MA5、4/91等疫苗株及相关类型产品近年在国内相当大区域使用,被认为对各地流行的肾型和输卵管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IB的免疫程序上一定要尽可能在l~3日龄内安排首免,避免小母鸡输卵管在发育初期受侵害,此外还要注意活苗与灭活苗兼顾的原则,保证整个饲养期有足够的免疫接种次数。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减蛋综合征、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一是要保证在后备期适当的日龄有1~2次的免疫接种,二是在发病高峰季节与日常检疫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及时给以补免。新城疫、禽流感的免疫预防是种鸡场免疫预防工作重中之重。对于ND、AI的免疫接种,一要保证疫苗毒株的针对性,目前使用的禽流感H5 Re一6在珠三角地区免疫保护情况反映良好;二要保证免疫的次数和遵守ND活苗与灭活苗穿插接种原则;三要保证疫苗的HA抗原效价。近期一种用于油乳灭活疫苗HA效价检测的快速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的HA效价。事实表明,部分市售的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HA效价高低相差较大,使用这些效价低的疫苗接种鸡群,难以诱导合格免疫水平。对于ND与AI,尚应认真做好其免疫监测,每个鸡群应坚持1~2月监测1次。每次监测都应当认真将鸡群当前的日龄、健康状况、生产成绩、免疫接种次数、距离最后1次免疫的时间、本次检测抗体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等参数综合分析,作出进一步防疫的精确判断。

3 关注鸡群死淘变化,及时洞察潜在病患

种鸡场应当时刻监视本场的疫病动态,及时发现疫病发生的苗头,以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实施针对性措施。要做到早发现疫病,其一要高度注意种鸡群每日的死淘率。种鸡群的死淘率是反映种鸡群健康状况和环境优劣的一个非常盲观的指标。通常种鸡群日死淘率在0.01%以下,且死淘鸡无表现重要疫病的症状与病变,则可认为该种鸡群处于相对健康与安全的状况。其二,种鸡场务必配备专职兽医,坚持每天认真解剖分析死淘鸡只。驻场兽医,要求具备娴熟的鸡病剖检技术,掌握鸡场重要疾病的典型与非典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掌握本场及本地区的流行病史、季节病流行规律,对其他地区的鸡病动态了解渠道通畅,思维触觉灵敏,具有较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一旦种鸡群日死淘率超过0.02%,并有上升趋势,尤其是病鸡具有某些重要传染病感染的迹象,提示相关的疫病已经在鸡群潜伏,或者鸡群生产环境出现恶化倾向,应当引起警觉,并启动相应的防范措施。否则,鸡群健康与生产将面临严重威胁与损失。

4 发现疫情果断处理,清除病群彻底灭源

长期的生产经验表明,种鸡群由于总处于沉重的繁殖生产状态下,其个体和群体的抗病能力总是较为低下的,因此,即使种鸡场防疫措施不断加码,种鸡群的防疫屏障仍然是十分脆弱、不堪折腾的。鉴此,鸡群一旦发现危害严重的疫病,例如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等,就应当尽快准确判断疫情走向,并果断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否则,病原会不断扩散,损失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全场流行,局面狼藉不可收拾。在疫病发生之初判断疫情走向及采取措施要掌握二个关键点:一是每天零星死亡的数量停留在较低水平,如0.01%以下,且症状与病理变化并非典型;二是整个鸡群精神、食欲和产蛋率良好,且本鸡群与周边鸡群特异免疫状况优良。如此,则可以保留该鸡群,落实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加强本群及全场鸡群的消毒频率和进一步强化免疫接种,特别要注意病群与周边鸡群的隔离,包括人员、车辆和用具隔离,按照疫点处理的措施严格销毁病鸡及生产粪便、垃圾。按此坚持2周以上,直至病例完全消失。如果发生零星病例的鸡群每天死亡的数量在持续增加,症状与病理变化逐步典型化,尤其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无遏制效果,整个鸡群精神、食欲、产蛋率出现不良变化,就要马上清除该鸡群,对鸡舍实施彻底的大清洁、大消毒和足够时间的空置,同时使整个鸡场进入严格的防疫隔离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鸡场避免灾难性的损失。

总而言之,种鸡场疫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注意其整体性,重视综合防控,突出关键,不失细节,坚持防疫原则。此外尚需不断提高鸡场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与防疫意识境界,构建一个缜密有机的网络,才能够将科学的防疫理念与措施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取得越来越好的生产成绩。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