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鸡的生产管理细节

浏览:7

对于肉种鸡培育的目标,我们一般都认为:种公鸡达到性成熟时要腿长、腿强壮、体型直立、胸肌发育良好、脚趾正常不弯曲、结构匀称、羽毛有光泽、鸡冠肉垂大而鲜红(第二性征明显)、目光明亮有神、睾丸发育良好。

一 育雏育成阶段

(1)要保证雏公鸡1~7日龄迅速增长,并在14日龄达到或超过体重标准,通常让公鸡在前2周进行自由采食。使公鸡4周龄体重达到660g,以保证其骨架发育,以便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的受精率。

(2)为了减少饲料浪费和公鸡打斗,以及更好地保证公母鸡的交配,减少公鸡在交配时对母鸡的损伤,需要精确地对公鸡进行断喙。通常在5~7天,挑选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员工断喙。

(3)公鸡要有很好的早期增重以确保良好的体型发育,4、5、6周龄的标准体重应作为最低的目标。但公鸡体重超标过多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种蛋受精率。到8周龄时,鸡只85%的骨架发育基本结束。因而此阶段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早期的体重标准。否则,种公鸡已成熟的体型要比最佳理想的体型小些。没有一个良好的骨架,种公鸡就会趋于肥胖,脂肪堆积,产蛋后期形体就会很差,这样会限制其交配的成功率。

(4)5~10周是公鸡肌肉、肌腱组织和韧带发育的关键时期,建议不要使用棚架,棚架会对鸡只腿关节造成重大应激。

(5)15~20周龄期间的增重,对公鸡睾丸发育和第一次光照刺激的反应有重要的作用。这期间过度限饲会对精子量和受精率造成永久性的影响。同时在这期间,公鸡不能受热应激,否则将严重影响受精率。

(6)在此阶段不允许有任何结块的垫料,垫料不能有任何杂物,照顾好公鸡的脚和保持体重一样重要。

(7)大多数公鸡在20周龄的体重应为2.65~2.9kg。

(8)好的均匀度

种公鸡的均匀度十分关键,公鸡的均匀度控制措施如下:

①在整个育成期间,饲养密度维持在每平方米4只公鸡以内。

②每栋鸡舍要有用于放置体重较小公鸡的围栏(小公鸡在任何阶段都需要补喂)。

③提供充裕的采食空间,将饲料快速(<3分钟)均匀地分散开来将会使鸡群获得很高的均匀度。

④从3~4周龄开始将体重最轻的和最重的公鸡分开饲喂(较小的公鸡必需要饲喂更多的饲料以便于它们能在10~12周龄前达到标准的体格大小)。

⑤4周龄时进行全群称重分栏,此时要淘汰特别小的鸡只。

⑥8~20周龄根据表型筛选有缺陷的公鸡(弯曲的脚趾、畸形腿,拱形的背、断喙不良、交叉喙、颈部弯曲、胸骨发育不良,胸肌和同群鸡相比明显发育不良者以及太小的公鸡均应淘汰)。

二 公母混群到30周龄

种鸡在20周龄左右开始混群,如鸡群在不同的鸡舍育雏育成,然后转群至产蛋鸡舍,公鸡要早于母鸡7天左右转入产蛋舍,让公鸡更早熟悉鸡舍环境,建立公鸡优势。

1公鸡选种

公母混群可以为触摸和挑选每只种公鸡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所选择的种公鸡不但要有与周龄相

符的体重和胸部肌肉结构(肉充实度),而且还要拥有适合的生理外观。所选中的种公鸡应眼睛明亮、脚趾笔直、胫骨长度良好、体型直立、胸肌发育良好、鸡冠颜色正常以及背部直挺、脚垫无异常状况、断喙无任何损伤。

2公母比例

为避免种母鸡惧怕种公鸡,应将种公鸡逐渐混入种母鸡中。20~22周龄时应先混入7%的种公鸡,25周龄公母比例:5%~7%的公鸡,以后逐渐增加公鸡,到产蛋高峰时公母比例调整为8.0%~8.5%的公鸡(相当于1:11.5~12.5)。在封闭式鸡舍,种公母鸡在同一时间达到性成熟,20~22周龄时应先混入10%的种公鸡,25周龄公母比例:6%~8%,以后逐渐增加公鸡,到产蛋高峰时公母比例调整为8%~8.5%的公鸡。混群后的公母鸡分布要求均匀。

3公母鸡性成熟度要求一致

公鸡在母鸡开产之前需要再次选种,重点考虑性成熟情况,淘汰性成熟不好和雄性特征不强的公鸡。如果母鸡24~25周龄时发育正常,而此时部分公鸡发育却不充分,这部分发育不充分的公鸡一方面“无能为力”,另一方面通常也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鸡群具备交配能力的公鸡缺乏,造成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较低的种蛋受精率。而如果公鸡24~25周龄时发育正常,而此时部分母鸡发育却不充分,这种性成熟度不够的母鸡由于害怕成熟公鸡的追逐,通常躲到鸡舍的一角或地板上,其它发育正常的母鸡也由于过度的交配,也会导致母鸡逃避公鸡。

4控制体增重

任何体重减轻或停止增重将会影响性成熟和睾丸大小,这将不利于精子的生成和受精。加光后2-3周是公鸡睾丸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试图将体重超标的公鸡带回标准体重,会造成睾丸功能的完全停止。我们要求公鸡体重高来高走。同时,过度饲喂会造成受精率下降并低于标准值,这通常发生在50周龄以后。

5公母鸡的相互关系

想要让公母鸡形成良好的关系,必须保证公母鸡性成熟度一致。合适的加光,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种鸡群没有发育完全就贸然加光,不仅会导致没有发育好的这些种母鸡对光刺激反应不大,鸡群产蛋高峰不会高,还会造成公母鸡性成熟不一致而导致没有足够的公鸡能用或公鸡过多交配。在种鸡

群满158~165天后胸肉发育由钟型到u型、耻骨开始打开,其间距达到2~3指宽,耻骨处已有脂肪沉积、且主翼羽已换7~8根,只剩下2~3根,此时鸡群抽样3%~5%,其中应有90%以上符合以上要求时才可以加光。

三 30周龄到淘汰

此阶段是前30周的努力出成果的阶段。如果之前按要求完成,此阶段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受精率。管理好此阶段使每周的受精率达到标准或更好。通常,生产管理者通过记录每周公鸡体重的绝对值和每周体重涨幅来分析公鸡生产潜力及给出公。鸡料量。事实上,公鸡体重不是检查和分析公鸡生产潜力的最好方法。通常我们看到因为公鸡不活跃而超重,又因为超重而不活跃。公鸡的喂料量应该基于公鸡的体型(体重与体型相关)而不仅仅是体重大小,体重应该为体型服务。

(1)在种公鸡30周龄后,应检查胸肉形状,用肉充实指数衡量。大多数公鸡的肉充实指数应在3到3+之间,如果此趋势有所变化,则应予以重视。种公鸡体型过小,通常预示前期发育不好,容易出现早衰。而体型过大的公鸡,其体重往往超标,体型更加水平,不容易完成交配动作。测量公鸡的肉充实指数应为每周的任务之一。

(2)公鸡和母鸡的比例保持在8.O%左右。

(3)产蛋期没有特殊情况,公鸡料量不允许减少。试图将体重超标的公鸡带回标准体重,会造成睾丸功能的完全停止。要求公鸡体重高来高走。

(4)在整个产蛋期要及时淘汰病弱鸡(极度瘦小、腿病)和体重过大的鸡,因为它们仍然占有一定数量的母鸡而不进行有效的交配。判断公鸡是否进行交配的依据是观察鸡的泄殖腔。不进行交配的公鸡泄殖腔显得苍白、干燥,而活力旺盛的公鸡泄殖腔颜色鲜艳、湿润。让公鸡的管理细化到个体,保证每栏的每一只公鸡都是合格的公鸡。

(5)要保持健康的有繁殖力的公鸡,必须关注好鸡脚状况和体格大小。

(6)公鸡不仅会因为过重而不活跃,停止交配。也会由于停止交配而过重。

(7)利用孵化场信息来检测受精率。一旦发现有鸡群低于标准,应该检查是在什么时候哪个方面没有控制好,并作出必要的改正。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