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的设计及蛋壳温度
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的所有种蛋都需要最适合胚胎发育的蛋壳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蛋壳温度,都会对雏鸡质量及均匀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获得最合适、最均匀的蛋壳温度,孵化器的设计极为重要。由于孵化器内空气流动速度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的传热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蛋壳温度发生变化,不利于胚胎发育,所以,在整个孵化器内部所有区域,空气的流动速度需要保持一致。这就对孵化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对空气的传热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潮湿的空气比干燥的空气传热能力强。理想条件下,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的稳定。在孵化的前9天,胚胎产热量较低,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种蛋周围空气的热量更容易传递给胚胎。孵化9天以后,胚胎产热量快速增加,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胚胎产生的热量更容易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但由于在孵化18天时,种蛋至少需要达到10%的失重率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孵化性能,所以不需要在孵化9天以后保持高的相对湿度。因此,需要在控制传热的相对湿度及控制失重率的相对湿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许多研究表明,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保持在37.8℃(100.0℉)时,能获得最佳的雏鸡产品质量。在孵化第一周及第三周,蛋壳温度高于或低于37.8℃(100.0℉)时,会导致次雏比例增加(大于5%)以及雏鸡体长偏小(比正常雏鸡小5mm)。孵化7天以后蛋壳温度在38.9℃时,会导致卵黄体重比偏高,且饲养过程中腹水病的发病几率增加。
在出雏器过程中的最佳蛋壳温度很难去研究。现有资料表明,在孵化15天后,蛋壳温度达到38.9℃时,次雏比例增加约2%。这表明出雏过程中,偏高的蛋壳温度也会影响雏鸡质量。且由于出雏过程中,不同的胚胎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有啄内膜的,有啄壳的,有已经完成啄壳的,所以很难在出雏过程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环境参数。
所以,保持胚胎发育的一致性,将使整个出雏过程的控制更加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在孵化过程中保持均匀的蛋壳温度,使胚胎的发育接近同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