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大会听课笔记】卡梅隆·施密特:在中国控制猪蓝耳病
关于蓝耳病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 因为目前中国疾病防控情况比较复杂,有很多方面限制性因素,造成当前蓝耳病控制情况特别严峻,卡梅伦·施密特博士简单的归结为以下10个要点。列举如下: 1、实验室挑战,这个列表中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美国相比,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没有完善的实验室诊断体系; 2、了解诊断结果的局限性-过度解读,在美国有很多较好的大型实验室,在进行实验室诊断时,采用相同的检测项目,使用相同的几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在中国,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造成检测结果千差万别。另外关于诊断结果解读,有时可能对诊断结果过于自信,并且有时可能由于实验的灵敏度不高,造成假阳性增多,一句话概括我们会过度解读诊断结果。 3、在目前情况下小散户,特别是猪场分布的到处都是,很少考虑疾病的影响。 4、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有限。 5、猪场设计不合理,根本无法做到好的生物安全。 6、在断奶到育肥阶段,刚刚开始意识到全进全出的重要性。 7、对于分群及净化某种疾病的认知也是非常有限 8、对疫苗功效被高估 9、养殖者之间,整个行业,猪场到机构之间缺乏知识共享 10、行业领先者刚开始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面临的这些挑战都可以解决,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眼前的路还很长。下面逐一解读了这些方面。 实验室挑战 缺乏质量保证/质量监控 不同实验室之间缺乏测试的标准:相同地区的PCR,不同引物,病毒不同的ORF测序等等, 报告格式很难读,检测结果生成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形式,格式如何,无统一格式,有的话,检测结果生成的实验报告很难解读。 有的实验室还使用过时的技术,如:凝胶电泳法和弱阳性,一些先进的实验室已经开始用荧光定量PCR 同一个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不一样,差异较大 由于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准确,诊断疾病只能靠临床症状判断,但有时诊断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有时候有些盲目。实际上,养猪兽医由于差的实验室数据以及无法按时得到结果等问题蒙蔽双眼。 实验室数据解读 蓝耳病PCR 实验室是否在使用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法有一个灰色区,弱阳性,二价,三价,究竟你是把他确定为阴性,阳性,往往靠检测人员的主管臆断。 实验室技术员是否合格或只是一名学生? 有实时PCR么? 蓝耳病毒测序 实验室究竟对哪一段基因组进行测序? 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各实验室没有规定标准,如实验室检测那一段区域,这样至少对疾病的流行病学也有一定的把控。 对不同ORF的测序进行比较?如在过去三个月里,在三个不同实验室送检,检测结果完全不一致,主要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不同开放阅读框(ORF)进行测序,这样的结果根本没有可比性。 蓝耳病ELISA解读-(过度解读) 美国兽医花了10-15年的时间去理解S/P值背后的含义。 一旦实验诊断数据出来,需要分析实验结果,根据结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时检测结果确实有一定局限性,通常这种实验被用作检测两种结果:阳性或阴性;我发现这些结果经常被过度分析,有时检测结果与猪群实际情况不同,它的表现与分析结果差别较大。我们要清楚实验结果能分析到什么,不能分析的我们不要强加上去。 农场选址 对于农场和市场有着广泛的定义 农场到处都有:小村庄-或者也可以说是城里;母猪场被放在一些不太合适的环境,兽药厂,屠宰场及猪场离得特别近,这样需要特别注意生物安全。 随着行业整合以及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消费社会,农场将会在乡下,散户逐渐退出,规模上逐渐扩大但数量会越来越少。 现在逐渐意识到隔离母猪场的重要性-母猪场要远离其他的猪才刚被认识到。 生物安全 主要关注点在人:过多的停工时间;猪场里隔离;接触有毒/致癌化学物。 不关注运输车辆,曾经亲眼看到拉猪的卡车能够一直进到猪场,但不知道卡车到底经过多少地方。 不关注新猪引入,不注重隔离,未检测,直接进群,及不注重场外病原的引入。 种猪供应商选择少:缺乏诊断背景资料,无完善的检测制度,未配套卡车检测,如在美国的猪场引种猪时需要提供猪群一段时间的检测结果报告,提供卡车运输途中的记录。 猪场设计-3点式生产,全在相同地点。 生物安全-运输 运输生物安全:一个最大的差距和对猪场最高的风险;大多数我接触的公司不控制(拥有)运输车辆;合同搬运工在生物安全方面没有接受训练;至少,母猪养殖场需要专用(拥有和运营)运输车辆来运所有猪,仔猪和淘汰母猪。 生物安全-引进 种猪选择局限:很多小型和当地的种猪群;多个国际种猪企业现在在中国设立了种猪基础设施-PIC,Gengesis,Choice,Topigs,丹育等等;在诊断结果上与前面讨论的商品猪生产极为相似。 将疾病引入一个猪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活体动物-他们传播病原体。 生物安全-猪场设计 猪场正在改善 西方三点式生产模式开始在中国出现-那些选择转换模式的猪场将从中受益;超大型猪场为控制/预防/根除蓝耳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连续生产是传播大多数病毒性疾病最好的模式-蓝耳病,流行性腹泻,流感,口蹄疫和猪瘟等等。 全进/全出生产 依照站点全进/全出:不是按照单元,也不是按猪舍。 站点间的距离最好相差1千米以上-最好更多。 卡梅伦·施密特博士提到:他经常被问到“到底多远距离才合适呢?”-当然尽可能越远越好。 站点的规模最好控制在最多在两周能装满:比如:对于一个有5000头母猪的农场要有4800空间。 全进/全出生产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在意疾病问题,只是说,在每个站点发生的疾病只会影响染病的区域 当蓝耳并在这个站点经过其存在的周期后,就被消灭。 清除原则 通常,在评估管理不同疾病的可能措施时,不会考虑清除。 对于蓝耳病-仅仅接受它或大部分保持阳性稳定在美国生产系统已失败。 在很多有可能和合理的地方,都采取了清除政策。 蓝耳病疫苗 蓝耳病疫苗是个工具-仅此而已。 在25年科学发展中,他们并不完美并且它们的价值经常被高估。 如果正确使用的话,他们能减少病变,临床症状,和减少损失,但他们不是100%有效。 他们不能阻止新病毒的引入同样也不能替代糟糕的生物安全。 健康知识共享 这次会议是个很好的场合,一些他不知道的技术支持/培训:地区/省级的养殖者和兽医会议;全国性的养猪兽医会议;兽医诊断实验室会议;其他养殖者牵头的协作:比如像养猪健康监控项目-莫瑞森等人 行业领导 这在中国现代发展的养猪健康管理中明显是个真空。总体而言,这个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下一个李曼会出现在我们中间么? 美国获得的成功 在生物安全方面的继续学习与改进:空气过滤;消毒和停产时间;过渡期装载(断奶猪,淘汰,死亡);专用运输;热辅助干燥与消毒 疫苗接种策略 清除:区域清除/免疫。 检测技术-口腔液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