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鹅的科学管理

浏览:129

鹅在秋冬季节活动量少、增重快,特别是塑料大棚养殖,更为该季节养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般经70天~80天的饲养即可出栏上市,每只鹅体重可达3公斤~4公斤,此时正赶上春节前肉食品销售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养殖户能有较高收益。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扬州鹅、四川白鹅、三元杂交肉食鹅等。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无脐带炎,毛干后能站稳。叫声响亮,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的弱残雏鹅要淘汰。

育雏前准备。饲养雏鹅半个月前,育雏室要彻底清洁。用福尔马林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关闭门窗消毒20分钟~30分钟,然后打开通风换气。对育雏用具可用0.2%高锰酸钾水浸泡清洗消毒后,再用自来水清洗一次,之后将雏鹅接入育雏室。雏鹅放养场地用20%石灰乳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一次。饲养用具(料槽、饮水器具等)按消毒液规定的配比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草、棉絮等使用前放在阳光下晒1小时~2小时。苗鹅进育雏室前要先加温,室温保持在30℃左右。

温湿度控制。大群育雏应在育雏舍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一周28℃~30℃,第二周26℃~28℃,第三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食欲旺盛;温度过低,雏鹅靠近热源,打堆拥挤,闭目无神,身体发抖,缩成一团;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便,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栏舍潮湿易使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鹅舍要保持干爽清洁,空气流通,室内要有光线,晴暖天将鹅放出室外活动2次~3次,打开鹅舍门窗排除氨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促进鹅健康成长。鹅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门口处要挂防寒帘,光线要昏暗,保持环境安静。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潮口的时间应在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要饮30℃左右的温水,可加入0.05%的高锰酸钾防止消化道疾病,若经过长途运输,可喂给5%~10%的葡萄糖水,帮助卵黄吸收,促进胎粪排出,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应在出壳后36小时以后进行,开食过早易引起消化不良。适时开食有利于促进胎粪排出,刺激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逐步完善。开食饲料应选择干净新鲜的米饭、碎米、青菜等,小米和碎米要经过1小时~2小时浸泡蒸煮,青菜、嫩草要切碎切短,切忌开食时喂得太饱。

(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

责任编辑:泡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