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产蛋率下降的综合因素及其防治办法
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各方面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鸭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细心管理,严格防疫,避免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最大程度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现结合生产实际来谈谈导致蛋鸭产蛋率下降的综合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毒性疾病
1.1鸭产蛋下降综合症:多发生于重型鸭,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量骤然下降35%~50%或更多。持续2~3周后,产蛋量逐渐回升,接近正常产蛋率。患鸭常产各种畸形蛋,如蛋壳、蛋形改变、蛋壳表面有石灰斑沉着,褐色蛋壳褪色、无黄蛋或壳面有絮状物附着。
1.2鸭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产蛋量下降在25%~35%,甚至停产。使用患本病的种蛋孵化时不能出雏的蛋可高达92%。在产蛋期间,每隔8~10周使用1次传支活疫苗饮水和喷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的发生。
1.3鸭传染性喉气管炎:本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咳出带血黏液,如若咳不出黏液可窒息死亡。病鸭采食减少,迅速消瘦。小鸭发生该病后到产蛋期往往没有产蛋高峰期,产蛋鸭发病后产蛋率下降10%~40%。补救办法是根据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
1.4温和型禽流感: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产蛋量减少程度不等,有时不减少产蛋量,但受精率却下降,有的产蛋率只有50%~60%。搞好环境卫生及粪便的处理是防治发生禽流感的有效办法,同时严格按照蛋鸭免疫程序进行接种。H5、H9用灭活苗防疫,紧急进行接种。
2细菌性疾病
2.1鸭白痢:成年鸭产蛋停止,卵泡大小、形状和颜色发生改变,有卵黄性腹膜炎。
2.2鸭伤寒:发生于3周龄至成年鸭,时有死亡,肝脏呈古铜色或淡绿色,卵泡变形,产蛋下降。
2.3寄生虫性因素
3.鸭前殖吸虫病:早期产蛋量减少,产无壳蛋、无黄蛋、软壳蛋。患鸭腹部增大有压痛。输卵管内可见有虫体,虫卵。
3.1鸭球虫病:本病不但使产蛋率明显下降,还能使用25%的产蛋母鸭被淘汰。
3.2鸭羽虱病:在羽毛基部可发现虱或虱卵。
4中毒性疾病
4.1药物中毒:许多药物由于使用时间长,用量过大,配合使用不合理等可引起中毒,如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地塞米松及某些抗生素。
4.2鸭霉菌毒素中毒:可使产蛋量下降和产薄壳蛋。饲料霉变;包括原料的霉变和成料的霉变。采食量减少,口腔有溃烂,肝脏变性,腹泻。
5营养代谢性疾病
5.1盐份不当:食盐缺乏可使产蛋量大幅度下降,盐过量也会使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不良。
5.2蛋白质缺乏症:产蛋量明显减少或长时间不产蛋,卵化率降低。
5.3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产软壳蛋、粗糙蛋,蛋小易碎,重者停产。
5.4水质不良:饮水长期不良,可导致蛋质低劣。
6管理因素
6.1突发的应激:蛋鸭对各种应激是十分敏感的,如断水,冷热,停电,断料、换料、开产、喂料无序、更换饲养员、紧急疫苗接种、外界噪音等可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
6.2温度变化: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引起采食量减少,产蛋下降,每升高1℃,产蛋下降1.5%~2%,蛋量下降0.3g。另外,1d之内的温差不应超过8℃,否则也会影响鸭群产蛋率。因此养殖户在冬季要做好鸭舍保温,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供给优质饲料,以保证产蛋的需要。
6.3湿度变化:蛋鸭在产蛋期内的最隹相对湿度为50%~60%,入秋以后,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封窗后舍内湿度加大,常诱发球虫或大肠杆菌等细菌疾病,从而影响鸭的产蛋率。
6.4光照:包括强度、时间、稳定性,不但要有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而且还要有一个稳定的光照程序,以保证其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
6.5饲养密度;有些鸭场为提高鸭舍利用率,在育雏,育成及产蛋期,密度过大从而影响产蛋率。
6.6鸭舍通风不良:特别在冬季,一些养鸭场常不注意通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增高,会使鸭群中毒影响产蛋,还可诱发呼吸道疾病。建议冬季要使用负压通风,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又可保证舍内的空气质量。
相关动物:鸭,蛋鸭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