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育雏需注意的事项
雏鸡的质量是由种鸡健康及种蛋的质量决定的,选择优质的鸡雏是蛋鸡养殖关键的第一步。第二个“精”是精微物质其中包括卵黄,其提供雏鸡前期生长的必须营养和高滴度的母源抗体。所以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还需做好如下管理:
一、雏鸡生理特性:
1、雏鸡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差、生长发育快、敏感性强,易应激,喜群居。
2、雏鸡消化系统不健全,对饲料要求性高。雏鸡嗉囊、肌胃溶剂小,肠道长度较短,饲料贮存时间短,消化道粘膜尤其是肠道粘膜没有完全形成,消化腺分泌消化酶不多。要求日龄标准为易吸收、好消化。
3、雏鸡免疫系统不健全。机体70%免疫器官都集中在消化道,因消化系统不健全,免疫系统也受影响,仅仅靠母源抗体是远远不够,而且自2周龄开始母源抗体下降速度非常快。要求雏鸡日龄必须添加提高免疫器官发育和活性的成分。
4、雏鸡肠道菌群不完善。雏鸡破壳时肠道菌群基本上处于一个真空状态,通过后期发育逐步完善肠道菌群平衡。关于肠道菌群平衡有一个“占位”观点。在肠道菌群未形成完善前添加各种有益菌对其肠道占位,杜绝后期有害菌在肠道的数目和损失。因菌群不完善雏鸡对日粮营养的需求更高。要求添加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
二、营养需求
此阶段雏鸡生长发育速度快1周龄是1日龄体重的2倍,2周龄是1周龄2倍,且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快速发育需要大量有效营养供给。雏鸡营养主要来源于卵黄,7日龄开始卵黄营养逐步有日粮营养替代,因消化系统不健全此阶段应激过多卵黄营养远远不够。必须注意营养的供给和平衡。
三、饲养管理
通过生理特性和饲养管理方面考虑,首先注意温度的调控,幼雏在10日龄以前体温要比成年鸡低3℃左右,为33℃-39℃,10日龄以后才逐渐恒定,达到正常体温。幼雏绒毛稀短,抗寒能力差。初生雏鸡的体温较成鸡低,只有39℃,10日龄时才达到成鸡体温,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完善。雏鸡新陈代谢快,需氧多、产生废物多。
雏鸡生长快,需氧量大,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产生的氨气都比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气极大的影响雏鸡的健康。要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适当加大通风量,减小饲养密度,勤除粪。
刚出壳的雏鸡含水率在76%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出雏之后的存放期间、运输途中和育雏初期,注意湿度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的成活率。育雏前1周,湿度最好维持在60%以上,育雏期至少维持在50%以上。尽量缩短路途运输时间,到鸡场后第一时间饮水,在水里可加电解质、多维和葡萄糖。
四、疾病防控
选择优质鸡苗杜绝垂直传播疾病发生如肿瘤病、沙门氏菌、支原体等。添加微生态制剂防治雏鸡出现生理性拉稀。9~12天和25~28天注意球虫疾病,3周龄开始机体内母源抗体几乎为零,此阶段注意新城疫和法氏囊疾病。
五、存在问题
1)鸡苗的选择:图便宜、不重视运输、凭经验判断鸡雏的好坏。
2)雏鸡开口料选择:重价位轻质量、不考虑雏鸡消化系统特性和免疫系统特性。
3)开口药物选择:盲目加大剂量、选择易抑制免疫器官发育的抗生素如氟苯尼考等
4)粗放式管理:投料方式不注意、育雏期间不注重称重、鸡群均匀度不够、体重不达标、层次不齐更为严重出现“四世同堂”。
解决方案:
1)现在优质鸡苗,不要片面重视鸡苗价格,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蛋鸡养殖周期长,先天因素更为重要。以往靠经验选择鸡苗的方式不科学,以往经验雏鸡羽毛鲜亮、爪色黄澄、体型大、肉结实、眼睛有神等不适合于现在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养殖。欧洲雏鸡质量评定标准为“卵黄囊”评定法。既随机称取雏鸡体重做好记录,然后解剖出卵黄囊称取重量,用卵黄囊的克数除以雏鸡体重克数的百分比作为参考依据。一般低于5%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开口药物,5%到8%只需添加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即可,8%到12%需要添加抗生素,并要求高标准饲养管理,12%及其以上不建议饲养。
2)杜绝放羊式饲养管理
定期对免疫器官发育、消化器官发育、体重、径长等进行称重,并对照参考指标,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3)开口药物的选择
选择广谱性的开口药。
4)开口料的选择
必须选择优质高效的开口药物,正如母乳和奶粉哺乳婴儿的效果是差别很大的。
根据雏鸡生理特性和免疫特性以及消化特性选择日粮,对雏鸡日粮总的要求有四,一是养分含量高,二是易消化吸收,三是营养全面平衡,四是具备绿色保健功能。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