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六个导致猪群免疫失败的因素

浏览:130

对猪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最好的措施之一,但有的猪群在经过免疫接种之后还会发病,这就是免疫失败了,而引起免疫失败总结为六个因素,详列如下,供大家参考,在下次免疫接种时注意:

1 疫苗因素

疫苗的种类不同免疫效果也不一样。一般说来,灭活苗免疫力维持时间长,但产生免疫速度慢。弱毒疫苗毒力越强,免疫效果越好,但反应较严重;毒力弱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但较安全。另外,疫苗毒株和传染病毒株血清型不同,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或疫苗保存不当,疫苗的效价降低等均影响免疫效果。

1.1 疫苗运输、贮存不当

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易影响免疫效果。例如猪瘟冻干苗应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和保存,稀释后应立即使用,不能存放过久。有人曾在夏季一个市场防疫注苗点进行试验,早晨刚稀释的疫苗经检验完全符合出厂标准,即每头份含150RID,但到傍晚,自注苗点抽检最后剩下1瓶稀释的疫苗检测,每1头份只有15个兔体反应量,在1d中效价已损失90%。因此,稀释后的疫苗如不能立即用完,应放在冰瓶内低温保存。此外,疫苗注射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如使用失真空的疫苗或过有效期的疫苗;消毒不严,造成潜伏期病毒的传播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1.2 疫苗本身就有缺陷

1.2.1血清型差异: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例如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80多个亚型,有些病原的血清型经常变异。如果疫苗毒株血清型和病原血清型不一致,就没有免疫力。免疫接种时应设法选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如大肠杆菌按菌体抗原分有100多个血清型,并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因此用针对少数几种血清型制成的基因工程苗并不能很好预防自然界流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但用针对引起该病的最主要的几种血清型的疫苗,对猪只进行大肠杆菌苗的免疫接种后能大大减轻该病造成的损失及治疗该病的难度。

1.2.2疫苗被污染:经疫苗传播的疾病很多,中国兽医监察所曾抽样检查鸡胚苗,发现有70%的鸡胚苗被败血霉形体污染,故我们要从可靠的有信誉的经销商处购买疫苗。

1.3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注射剂量不准等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1.4 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剂量过低则效力不足,剂量过大则引起免疫耐受(有的叫免疫麻痹)。抗原剂量越大,所引起的免疫耐受越巩固持久。

另外,毒(菌)株的变异、超强毒(菌)株的出现及感染与本地流行毒(菌)株不同或有别于疫苗株所保护的范围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2免疫程序因素

适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的疫苗种类越多越好,不能将书上或外地的免疫程序照抄照搬。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1 母源抗体的影响

免疫接种的母猪可经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母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的病原,也能杀灭活疫苗(灭活苗即使不被母源抗体所消灭,但应答反应很弱),因此只能等到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接种免疫。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该是先进行抗体水平监测,依据抗体水平高低,再确定免疫时机。无抗体监测条件者可根据疫苗的特点、疫苗使用情况、抗体消长规律等来确定免疫接种时机。

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门常平等(1982)报道母猪在配种前免疫接种,所产仔猪血中母源抗体的中和效价,3~5日龄时约为1∶64~128,母源抗体的半衰期约10d,仔猪20日龄前可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25日龄后保护力下降,至40日龄已完全丧失对强毒的抵抗力,45日龄前后母源抗体效价已降至1∶∶4~8。仔猪首免日期,最好选定在仔猪持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即母源抗体为1∶8~1∶64时。因此提出25日龄和65日龄2次免疫的建议,此种免疫程序目前已为多数猪场采用。如在母源抗体效价尚高时接种疫苗,即会被母源抗体中和掉部分弱毒,阻碍疫苗弱毒的复制,仔猪就不能产生坚强的主动免疫力。

2.2 抗原竞争(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因此,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传染病最后单独接种,同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不要接种对该疫苗有拮抗作用的疫苗,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免疫接种后,如果猪场短期内感染了病毒,由于抗原竞争,机体对感染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至于使用二、三联疫苗,是因为一方面有些疫苗的相互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减少免疫次数有利于生产。

2.3 加强免疫间隔时间的确定

同一类疫苗经过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达到的抗体水平较高。重复免疫的时间间隔是根据抗体的维持时间来确定的,一般最短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d,有的认为免疫次数越多,间隔时间越短越好,结果引起免疫耐受,反而达不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第2次或2次以上免疫接种的份量不得低于前次免疫时的份量。

3 免疫接种操作

免疫接种操作不当,打”飞针”,注射剂量不准确;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注射液从针眼流出来,使注射剂量不足;接种数量较多时,操作忙乱,漏注,或接种部位不准确;疫苗稀释后,接种过程超过规定时限,疫苗效价降低;饮水免疫时,水中没加脱脂奶或水中含有氯及其它消毒剂或酸碱度不适宜,或饮水容器含有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子),残留消毒药液等,使疫苗效力降低;饮水器少,分布不均,饮水不均,免疫效果不一致;或饮水时间过长,阳光直射,疫苗效力降低;注射疫苗时抗原混合不均匀,免疫量不准确;疫苗融解和稀释方法不当;点眼,滴鼻时没滴人眼内、鼻内等均影响免疫效果。

4 生理状况

4.1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4.2 一些其他常见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猪群中的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保护力。PRRS所引起的最显着病理变化是严重损伤肺泡巨噬细胞,造成其大量破坏,并伴有循环淋巴细胞及粘膜纤毛清除系统的破坏,从而抑制免疫力,使猪对各种继发感染易感。PRRS感染产生的免疫抑制,也可以恶化慢性传染性疾病,并使猪对其他疾病如猪瘟等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

4.3 猪群发生应激会导致其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应激是指动物机体遭受不良因素强烈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应答性反应,应激综合征是全身非特异性反应的临床表现。造成应激的原因很多,在注射疫苗时由于追捕、运输、打耳号、麻醉、高温、寒冷、潮湿、缺氧、惊吓、噪音、营养不平衡、生长过快等。动物的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易发生应激,在应激情况下,神经和体液调节均发生变化,肾上腺素和干扰素分泌过多而影响免疫应答。

5 营养因素

抗体是一种由众多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因此动物饲料中蛋白质或氨基酸供给不足,或缺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就会影响抗体的产生,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如缺硒、缺锌、缺水、缺维生素、电解质及氨基酸的不平衡,都不能使猪体在免疫后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硒在体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锌作为多种酸的成分参与物质代谢,是机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新陈代谢必需的元素,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淋巴细菌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菌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饲料氧化变质微量元素和挥发性维生素的挥发,都会造成营养物质的缺乏。另外,当饲料发霉产生的一系列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能影响机体免疫效果,据报道,当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大于0.1mg/kg时,能明显减少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的数量,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降低。

6 药物与毒物因素

性激素对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如睾丸激素、雄激素等对猪的免疫应答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含性激素药物时应注意猪群免疫水平的改变。据报道,地塞米松、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及某些磺胺类药物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猪的免疫应答。

某些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应答。一般而言,活菌苗免疫接种的同时不能使用抗生素及其它抗菌药物;免疫前后两天内不能对猪舍消毒。

7 管理与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有害气体浓度等;运输、转栏、换料、用药及免疫接种等;以上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对猪只产生应激,这些应激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它再刺激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肾上腺皮质激毒能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还可增加IgG(免疫球蛋白)的分解代谢,从而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只要环境搞得好,就大大减少动物发病机会,即使抗体水平不高也能得到保护,如果环境差,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抗体水平较高的猪群也存在发病的可能,而且多次免疫虽然能使抗体水平很高,但并不是疾病防治要达到的目标,因为高免疫力的本身对动物来说就是一种应激,有资料表明,动物经多次免疫后,高水平的抗体会使动物的生产力下降,因而搞好环境与接种疫苗在疫病防治中同等重要。

总之,一种疾病的免疫失败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它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查找原因时,要树立多病因论的观点,对猪群的疫苗、免疫程序、营养、生理状况、药物与毒素、饲养管理与环境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对各种资料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出主要矛盾,得出客观科学的解决办法。


相关动物:猪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