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三种黄颡鱼养殖模式及相关养殖成本分析
笔者结合浙北地区湖州市场的黄颡鱼养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养殖模式及相关养殖成本,对不同的黄颡鱼养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浙北地区的黄颡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州,随着广大养殖户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黄颡鱼亩产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湖州地区最高亩产可达5000斤左右)。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生态环境变得日益严峻,高密度高亩产的传统养殖模式往往也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那么对于传统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养殖模式及相关养殖成本(文章中的数据主要依据2015年湖州市场的养殖情况而定),对不同的黄颡鱼养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黄颡鱼传统养殖模式
浙北地区黄颡鱼传统的养殖模式如下表1,在浙江湖州地区黄颡鱼的水花苗种主要为来自四川(4月底开始供应)和本地(5月底开始供应):
新口黄颡鱼从水花开始到出鱼,养殖周期为12-13个月,出鱼时的抛头规格在3两左右;
小老口黄颡鱼从水花开始的养殖周期在16-18个月,出鱼规格抛头4两左右;
老口黄颡鱼从水花开始的养殖周期在23-25个月,出鱼抛头规格可达到5两以上。
在湖州地区:
新口黄颡鱼的产量:一般为28-30斤/包(饲料系数1.3-1.4),综合养殖成本在6.8元/斤左右,亩产一般在2000-2500斤,此种模式下平均出鱼规格在1两左右,养殖利润较薄弱,并不被多数养殖户所接受;
小老口黄颡鱼的产量:一般为22-25斤/包(饲料系数1.6-1.8),综合养殖成本8.0元/斤左右,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此时出鱼的平均规格基本在1.6两左右,出鱼时间基本在年前和年后的一段时间,此时供需关系紧张,鱼价行情只要达到10元/斤以上,亩利润就能达到5000元及以上(鱼塘发生大规模死鱼的情况除外),此为多数养殖户选择的养殖模式;
老口黄颡鱼的饲料系数高:养殖成本多数在9元/斤以上,养殖时间长,风险高,易发病,一旦卖不到理想的价格,就很有可能亏本。另外,浙江湖州地区黄颡鱼养殖成本分析可见下表2(由于养殖群体主要以普通养殖户为主,因此暂不计人工养殖成本)。
黄颡鱼为一年性成熟鱼类,且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鱼,在自然繁殖情况下,雌鱼所占的比例为4-5成,当雄鱼生长到商品黄颡鱼的规格时,雌鱼还远达不到要求规格,实际售鱼情况下,规格越齐整,卖价越好,因此全雄黄颡鱼(正规苗场雄鱼比例能达到95%以上)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接受。
根据全雄黄颡鱼的养殖特点,可以制定以下两种养殖模式。如下面表3所示,养殖模式一已经在湖州亿盛饲料有限公司的养殖示范户处进行推广,7月份分塘的规格苗(550尾/斤),在当年的10月底抛头规格已经达到2.4两左右,1.5两以上的规格鱼通过打样估算可达到6成,期间阶段性使用湖州亿盛饲料有限公司根据黄颡鱼的生理生长特点而定制配方生产的黄颡鱼料,在年底之前可用14#网箱起捕出售一次,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养殖风险和资金压力,在年后5-6月份进行第二次出售,该养殖模式下可达到出鱼平均规格1.8两左右,亩产3500斤以上,饲料系数较低。
在表3中的两种养殖模式殊途同归,养殖模式二比较适用于工厂化养殖,可以极大的提高池塘利用率,在安排恰当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每个月都有塘口可以出鱼,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上两种养殖模式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同时可根据养殖鱼类的生理需求,及时投喂高档优质黄颡鱼料,提高鱼体的生长速度,以便能够卖到较好的价格,同时要加强日常底质和水质管理,为鱼体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总之,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在全国各地不断的扩大,在市场行情无法提前预知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养殖资源,改善养殖生态环境,而且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提高养殖利润。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