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如何添加, 在养鸡中的作用有哪些?
添加油脂,特别是添加优质植物油如豆油等在蛋鸡生产上不仅具备提供能量,提供亚油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的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维持细胞膜正常机能及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时期添加还有不同的意义。
一、蛋雏鸡35日龄前:目的是满足高能量、高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的达标。此阶段对于粗蛋白、能量等的要求较高,传统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满足粗蛋白营养要求后能量得不到满足;满足能量后,需要的粗蛋白受空间的限制又不能达标。油脂的代谢能多在8000大卡/公斤,1%油脂可以替代2.5%左右的玉米,这样就可以腾出营养空间,调配出不低于19%粗蛋白,不低于2850大卡/公斤代谢能的最低中国育雏期营养标准。对于育雏来说,能量对体重达标的意义要大于粗蛋白,而35日龄的体重达标决定了将来遗传性能的发挥与免疫器官的发育(详见本人蛋雏鸡35日龄定终生)。
二、蛋鸡初产到高峰期:目的提供充足的能量,提高粗蛋白等营养浓度,满足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摄取,奠定高产的体质基础。初产到蛋鸡上高峰,乃至30周之前,蛋鸡肠管的发育并没有达到最大化,而此时期要同时满足产蛋、生长的双重营养摄取需要,存在营养需要高与摄取量低的矛盾。此期营养一旦得不到满足,蛋鸡不仅不能顺利平稳上到高峰,而且还会因营养的负平衡影响机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鸡一生的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至少要从5%产蛋率开始,根据季节不同添加0.5-1.5%的优质植物油;增加优质预混料或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至少20%以上;在30%产蛋率逐渐调整为春秋季配方(普通载体预混料约24-25%豆粕,20豆粕所谓5%高档料添加21-22%豆粕),之后连续两个10%产蛋率分别增加43%蛋白的豆粕约1%,之后稳定配方(普通载体预混料约25-26%豆粕,20豆粕所谓5%高档料添加23-24%豆粕)到90%产蛋,最好到30周以后,再根据季节恢复为相应季节的四季配方。
三、盛夏上高峰的鸡;目的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满足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的摄取,确保此时期上高峰的鸡稳产、高产。虽然鸡以能为食,但是炎热季节能量减低增加的采食量,不能弥补因营养浓度降低而造成的营养摄取的减少。为了满足鸡在夏季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的基本满足(以褐羽鸡为例维持夏季最低粗蛋白日进食量17.5克左右,蛋氨酸420毫克,赖氨酸820毫克,苏氨酸660毫克,钙4.2克,),我们要添加1%-1.5%左右的优质植物油,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腾出空间,提高豆粕等的添加,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春秋季配方的基础上增加2%-3%豆粕(但是原则粗蛋白在17%以下)。同时最好根据采食量增添20%左右的预混料或维生素、微矿、氨基酸等。
四、秋季上高的蛋鸡:目的弥补新玉米含水量高的缺陷,防止营养的负平衡,确保蛋鸡顺利上到高峰。秋季新玉米含水普遍在17%-18%,由于新玉米含水高,饲料能量不足,鸡动用体脂用于产蛋。此时期上高峰的鸡如果不适当添加油脂满足营养供应,很容易出现没有高峰期,体差、多病的现象。为此,我们按照玉米含水14%及其以下不再添加油脂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含水与14%含水的差,根据实际玉米添加增加油脂。添加油脂%=玉米实际添加比例%×(新玉米实际含水%-14%)×0.44。也可以按照含水在14%基础上,含水多1%增加0.3%油脂的大致方法添加优质植物油。
五、冬季饲养的蛋鸡:目的提高饲料能量水平,降低饲料的料蛋比,保持机体健康。冬季蛋鸡需要消耗能量抵御寒冷,本身对于能量的需要提高。此阶段如不能相应提高饲料能量水平,鸡就会大幅提高采食量。这样不仅饲料的转化率会下降,而且由于摄取较多的粗蛋白,影响机体健康(出现肾肿、痛风等营养代谢性疫病)。不仅如此,鸡粪中还会残留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豆粕等粗蛋白,进而影响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此时,要通过添加1%左右的油脂,调整饲料蛋白能量比,抑制采食量的提高,降低料蛋比,维持机体的的健康和高峰期的持续。那些在冬季通过限制饲喂达到控制营养摄取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油脂添加过量会造成蛋鸡过肥,形成脂肪肝,关于蛋鸡脂肪肝,我找到一篇文章:
1、营养过剩 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在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和转化利用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能进行相当数量的储存。营养过剩是指鸡采食饲料中的营养数量超出正常的生活、生产消耗量和储存量,超出部分则转化为脂肪在体内沉积下来,形成过量的脂肪组织,使鸡体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主要沉积在皮下组织、腹壁内侧、肾脏周围、胃的四周和肝脏。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量沉积,严重影响肝脏生理功能,引起肝脏肥大,外观颜色变淡,甚至呈脂黄色,最终可造成肝细胞破裂、肝内出血死亡。
饲料配方与鸡群实际生产水平不符。营养浓度过高,尤其是能量过高。多余的能量物质就逐渐转化成脂肪并沉积下来。
饲料中蛋白能量比不合适。能量过高,不能充分利用。尽管总营养量可能并不高,但仍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脂肪。有这样一种说法:能量决定产蛋个数,蛋白质决定产蛋大小。有些养鸡户为追求产蛋数量,任意在蛋鸡配合全价料中添加油脂3%以上,但结果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造成死淘率增加。
近年来,由于蛋鸡育成期体重不达标问题突出,引起普遍关注,从而忽视了育雏育成期限饲这一重要措施。甚至有的说认为育雏育成期体重越大越好,大鸡抗病力强、多产蛋。其实,体重达标是指达到品种要求的标准体重,发挥品种遗传潜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生产水平。体重要求过大并不好,不但会浪费饲料,增加死淘率,也不会超出遗传潜力之外去多产蛋。
鸡群产蛋高峰期过后,应视情况减少饲料量,以求最佳料蛋比,并保持良好的生产体况。多数养鸡户采取全期自由采食,料槽全天有料,喂料不计量的饲养方式,这样势必采食量高于需要量,加速体内脂肪的沉积。
2、营养素缺乏 饲料中氯化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B12、蛋氨酸等。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并辅助脂蛋白将脂肪运出肝脏,当这些营养素缺乏时,在肝脏加工或转化成的脂肪运不出去,就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
3、运动不足 现在蛋鸡从育雏、育成到产蛋整个生产周期基本都是笼养,密度大,大大限制了鸡的运动,减少了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尤其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储存起来。有不少养鸡户为节约育雏期人工保温费用,或在有限的鸡舍、笼具内多养鸡,饲养密度严重超过标准,这无疑加重了脂肪肝的发生。
4、雌激素的影响 母鸡产蛋是一种生殖行为,产蛋量多少与雌激素的数量和活性高低密切相关,而雌激素能促进肝脏脂肪的合成和沉积。陈卿奎等人通过实验复制脂肪肝综合征的研究表明,患鸡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血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
5、肝脏功能受损 众多的病理因素和饲料饮水中所含的毒物,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巨大损伤作用,使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将脂肪运送出去而在肝脏沉积。如各种病毒性疾病、体温高热稽留、肝胆疾病,以及重金属、黄曲霉毒素、棉粕和菜籽粕中所含毒素等引起的中毒。
在实际生产中,脂肪肝的发生往往不是单因素引起,多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并且与鸡的健康素质密切相关,所以多表现为连续不断地零星发病死亡。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