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

浏览:69

一、饲料方面

1、饲料配制不合理:蛋白能量比失调,经常更换原料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采食量下降。饲料中矿物元素、维生素等添加量过剩或不足、质量不佳,导致营养代谢性疾病,使鸡的产蛋率和蛋重下降。

2、饲料品质不佳:所用原料达不到正常标准,如使用掺假豆粕、劣质鱼粉等,有的因含水量、含盐量大而达不到质量要求;有的因原料发霉、变质等,使用后导致疾病发生。

3、对策:在饲料方面,应首先注重原料品质,做到不发霉、不变质,要从信誉好的厂家进货。并要保持饲料原料品种丰富、稳定,然后根据本品种饲养标准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适时配制营养全价的饲料,做到尽量符合标准,以保证满足营养需求。

二、饲养方面

1、饲养的连续性较差: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期三个阶段,某阶段饲养不当,会影响鸡以后的性能。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各个饲养阶段应环环相扣如育雏、育成期营养过剩,就会导致产蛋期蛋鸡肥胖,产蛋一个阶段后,积累脂肪更多,从而影响产蛋。如育雏、育成期营养不良,采食量低,鸡体瘦弱,开产后由于产蛋的营养负担,使蛋鸡致残、低产或停产。

2、饲喂时间、次数、方式不固定:特别是农村养鸡户,每到农忙季节,往往什么时候想起喂鸡就什么时候喂,能喂几次就喂几次,往往一次加满料槽,致使蛋鸡抢食、拣食、采食不足或剩料,影响鸡的正常采食,导致产蛋量下降。

3、对策:在饲养方面,每阶段、每环节都要认真而科学、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定时、定量、定质进行饲喂,以保证蛋鸡体况良好,能发挥其生产性能。

三、管理方面

1、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喂料不均,忽多忽少;加料不及时,鸡时饱时饥。饮水不足,当水压低时,供不上水,特别在夏天对鸡的危害尤为严重。不定时观察鸡群,了解鸡群情况,及时挑出病、残、弱鸡予以淘汰,造成饲料浪费和鸡群均匀度差。

2、光照时间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夜晚停电次数较多,来电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光照,造成光照时间忽长忽短,导致蛋鸡生理机能紊乱,影响了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

3、鸡舍通风不良:通风设施差,设计不合理,易使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蓄积。夏天湿度大,温度高,使蛋鸡中暑。天气突变,未及时关好门窗,使室内温度忽高忽低和湿度过大,而影响了产蛋量的提高。

4、鸡舍封闭不严:飞鸟及小动物进入鸡舍,使鸡群受惊,造成应激。同时有的鸡场频繁更换工作人员,也容易造成鸡群受惊成为导致产蛋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5、对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针对以上原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并切实加强管理,定时培训工作人员,尽量保持工作人员的稳定。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奖罚措施,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积极性。新建鸡舍应认真搞好设计工作,尽量做到冬天保温夏天防暑。严格消毒措施,定期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光照管理,尽量给鸡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

四、药物使用方法

在养鸡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应多从有益微生物的应用中寻找出路。化学药品只能作应急措施。但有些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往往是鸡群有病乱投医,认为使用化学药品见效快,对所添加的药物的副作用又不够了解,在蛋鸡开产后,添加了一些具有抑制产蛋作用的药物,导致鸡群的产蛋量急剧下降。

鸡群开产后,进行预防和治疗用药时,应首先使用不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或融保健、治疗于一体的药物,以免造成鸡群产蛋量的下降。

1、磺胺类药物:当用于鸡群消炎时,在饲料中添加了复方新诺明、磺胺咪、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等。

2、抗球虫药物:当鸡群发生球虫病时,使用了克球粉等。

3、其他如呋喃类药物中的痢特灵、呋喃西林;喹恶啉类药物如痢菌净;抗菌类药物如北里霉素、金霉素;嘌呤类药物如氨茶碱;激素类药物如地塞咪松、甲基睾丸素等均可导致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4、紧急接种疫苗导致产蛋量下降:在蛋鸡开产后,如有强、野毒株细菌、病毒侵入,导致鸡群发生疫病,紧急接种ND、ILT等疫苗,在1周内会因疫苗反应和抓鸡注射造成应激而引起产蛋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增多。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