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蛋鸡的最佳生产状态,创造生产效益最大化
如何保持蛋鸡最佳生产状态,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 科学认识蛋鸡最佳生 产 力 ;提 高 免 疫 力/抗 病 力 是 关 键 ;预 防肝脏损伤是保障; 维护生殖系统健康是基础;预防重大疾病的爆发。
1 科学认识蛋鸡最佳生产力
1.1 优 秀 的 蛋 鸡 品 种— —选 择 本 地 区适合饲养的优质品种(产蛋性能强,抗病力强)
1.2 优 质 的 鸡 苗— —后 天 养 殖 成 功 的基础
评价一日龄雏鸡的质量主要看: 反射能力: 把雏鸡放倒, 它可以在 3 秒内站起来;
眼睛:清澈,睁着眼,有光泽;
肚脐:,干净;
脚:颜色正常不肿胀;
喙:喙部干净鼻孔闭合;
卵黄囊:胃柔软,有伸展性;
绒毛:干燥有光泽;
整齐度:全部雏鸡大小一致;
体温:应在 40℃~40.8℃。
注: 前 3 天的死淘率与一日龄雏鸡质量 高 度 相 关 ,3 天 以 后 的 死 淘 率 就 取 决 于饲养管理水平。
1.3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育雏、育成、产蛋期的管理
1.3.1 阶段一:0~6 周龄
在这一阶段母鸡快速生长, 因此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 第一周应为雏鸡提供容易消化的饲料,饲料中充足的玉米会有助于促进消化能力发育。从第三周开始,让雏鸡意识到她们将不会一整天都有饲料 ,当饲料吃完了,就不会再添加饲料。如果鸡体重达到目标体重,就需要限制饲料。从绒毛到羽毛的换羽在这一阶段完成, 这阶段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
1.3.2 阶段二:7~15 周龄
在这一阶段, 母鸡体重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体重较重的母鸡开产较早,体重较轻的母鸡意味着推迟开产。 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关注母鸡的整齐度。 在此阶段,有两个时段母鸡要经历部分换羽, 即 7~9周和 12~16 周,这在母鸡的生长发育中是重要时期。 在这个脆弱的时期要给予特别的关照。
1.3.3 阶段三:16~19 周龄
母鸡为产蛋做准备。此阶段,鼓励母鸡多采食,以促进生长发育,促使繁殖器官充分发育。 同时还有一次从 19~21 周龄的部分换羽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期间出现问题不仅导致母鸡发育不良, 且严重影响其今后的生产性能。
1.3.4 阶段四:20~30 周龄
在此阶段,母鸡达到产蛋高峰,但尚未生长完全,要确保母鸡继续生长,但是,不要全天提供饲料。 应使母鸡处于渴望采食而非浪费饲料的状态,因此,可以保持料槽中的料位处于低水平, 且饲喂系统至少一天清空一次,与育成期一样。
1.4 科 学 全 面 平 衡 营 养 的 提 供— —饲料的问题
目前饲料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霉菌毒素的问题
1.4.1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霉菌毒素问题多见于南方梅雨季节或夏季高温高湿时节。
而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是全国性、全年性的,赤霉菌及霉菌毒素可以在不同地区、 不同温度范围内繁殖产生。
南方湿热气候环境多见黄曲 霉 毒 素 、烟曲毒素;
北方寒冷气候环境多见呕吐 毒 素 、玉米赤霉烯酮;而赭曲毒素、T-2 毒素等在南北均可见到。
1.4.2 霉菌毒素在蛋鸡生产上的表现
育雏、 育成期出现腺胃炎或腺肌胃炎症状;
采食不达标,食欲低下;
肠炎腹泻严重,粪便表现消化不良;
生长发育不良,营养缺失;
肝肾肿胀出血,肝脏脂肪变性;
免疫器官萎缩,骨髓黄染;
生殖器官萎缩,产蛋下降,蛋品质量下降。
1.4.3 霉菌毒素处理对策
采用优质原料(玉米等)尽量保证饲料的卫生和安全。
利用优质脱霉剂处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在 关 键 期 应 用 中 药 制 剂 强 化 肝 肾 功能,排除毒素。
1.4.4 霉菌毒素的来源
外因: 最关键的就是目前谷物尤其是玉米的收割、储存方式在改变,传统的玉米收割方式是人工收割,每家每户收完了,在自己院子里晒半年后来年再卖, 而现在都是大型联合收割机,脱粒后直接进入粮仓,所以此时的水分仍然比较高, 导致大量的霉菌滋生,最终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
内因:现在蛋鸡品种随着改良,越来越高产,但机体的抵抗力却在下降。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环 境 的 控 制 和 消毒。
科学合理的免疫和用药。
2 如何提高免疫力
2.1 目前面临的问题
现代蛋鸡饲养,通过提高饲料营养,育种措施改进和强化, 过于追求蛋鸡高产状态。
2.2 导致的结果
机体各器官处于疲劳状态, 遇到刺激时,易失去原有平衡,摄入的大部分营养已用于生产,极少数营养用于适应力,经常会出现机体不平衡的亚健康状态最终是免疫力、抗病力降低,易感疾病增加,生产效能低下,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蛋鸡养殖的关键所在。
2.3 蛋鸡养殖的困惑
免疫越来越多,免疫效果不确定,最担心疫病的发生;
疾病增多,疫病难治、用药大、效果 仍不理想;
疾病复杂、混合感染增多,鸡群抵抗力降低;
疫病防治成本增加, 疫病造成损伤加大。
出现以上的困惑的原因是免 疫 抑 制 ,免疫抑制是造成疾病增加、 免疫效果下降的主要诱因。
2.4 免疫抑制产生的机理
免疫抑制因素(应激、抑制病毒、霉 菌毒素)损伤免疫器官或细胞的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无法完成正常的免疫反应, 出现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缺陷即免疫抑制。
2.5 免疫抑制的后果
淋巴细胞减少;
免疫器官萎缩;
对抗原处理和递呈能力下降;
易感性增加、免疫效果不佳或失败;
生产指标下降。
2.6 免疫抑制的解除
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饲养条件,尽可能减少应激因素。解除免疫抑制病毒的危害— —可选用提高机体脏腑功能的中药制剂。
3 预防肝脏损伤是保证
3.1 肝脏的功能
分泌胆汁;
代谢功能: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
凝血功能:凝血因子、维生素 K;
解毒功能;
吞噬、免疫功能;
3.2 肝脏损伤的原因
病毒性疾病;流感、肝炎、法氏囊等。
细菌性疾病; 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弧菌性肝炎等。
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中毒、药物性中毒。
营养代谢疾病:脂肪肝综合征、维生素缺乏、热应激。
寄生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3.3 肝脏损伤的危害
肝脏分泌消化酶功能降低, 消化功能降低,饲料转化率低;
解毒功能低下, 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增多,体内毒素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出现肾 衰、产蛋下降,死亡;
部 分 药 物 需 在 肝 脏 内 转 化 ,肝损伤后造成该药物药效下降;
易出现脂肪肝, 肿大出血破裂等现象,甚至腹水。
3.4 解决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 避免变质饲料的使用, 高度重视霉菌毒素的危害, 定期使用优质脱霉剂清除毒素吸收, 减少化药的添加与使用。
保护肝脏,稳定肝细胞结构,中 和 体 内 毒 素 定 期 使 用 保 肝 药物。
4 维护生殖系统健康是基础
4.1 生 殖 器 官 :卵 巢 、输 卵 管(漏 斗 部 、膨 大 部 、峡 部 、子 宫 、阴道部)
4.2 生产上出现的现象
蛋黄小、 颜色浅是由于在伞部, 卵黄蛋白及脂溶性色素沉积不足造成的;
蛋清稀薄主要是膨大部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下降造成蛋清蛋白分泌量少,吸收水分多;
输 卵 管 腰 部 决 定 蛋 的 形 状 ,蛋型不标准, 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破碎;
薄壳蛋、沙壳蛋、血斑蛋是由于在子宫部有炎症, 钙结合蛋白运输钙量不足造成的;
产蛋率下降主要是卵巢机能出现了问题。
4.3 原因分析
病毒感染,鸡群易腹泻,造成肠黏膜脱落, 饲料中营养物质充足,但却无法有效吸收,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产蛋率下降。
在疾病或治疗期间, 肝肾负担过重,功能受损,直接影响产蛋率。
禽流感、 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对生殖系统破坏较大,易出现假母鸡和残弱鸡, 造成整个鸡群产蛋性能难以提升。
产蛋期过量使用了磺胺类或刺激性等药物, 不但会引起慢性中毒,而且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降低产蛋率。
4.4 对策
保 证 饲 料 营 养 配 比 均 衡 ,消除饲料霉菌毒素隐患, 保证肠道健 康 使 饲 料 营 养 成 分 能 充 分 吸收。
消除禽流感等病毒的骚扰和隐性感染。
定期保肝护肾;
定期添加特色多维;
定期添加特色中药来达到增蛋、延长产蛋高峰,改善蛋壳颜色与质量。
5 预防重大疾病---禽流感
5.1 病原
AI 是 由 A 型 正 粘 流 感 病 毒引 起 禽 类(家 禽.野 禽) 的 一 种 传染病。 禽流感是国际兽医局(OIE)规定的 A 类传染病 (我国列为一类)。
5.2 流行特点
血清型众多,变异性强(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单股 RNA 病毒)、有 A、B、 C三种血清型、 禽流感属 A 型禽流感病毒属, 该病毒表面抗原分为血凝素 (HA、H1-H15) 和 神 经 氨 酸 酶(NA、N1-N9),流感病毒的变异(漂移,基因重组)主要是 H 与 N 的变异。 H 与 N 之间可以构成若干血清亚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消灭此病毒难度较大。 A 型变异快 2~3 年,B 型慢,C 型稳定 。 )毒株间致病性差异很大 (高致病性、低致病性、无致病性)
5.3 感染宿主多样性
发病季节, 禽流感一年四季均 可 发 生 ,但 多 发 生 于 冬 、春 、秋季节,尤其是秋冬、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期。 一般情况下夏季发病较少,多呈零星散发,症状也轻微。
传播途径广:水平传播、空气传播、卵传播。
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多,包括毒力、日龄、饲养环境、机体抵抗力、有无继发感染等。
禽流感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病毒感染, 易于继发或并发多种疾病。
5.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一 般 伴 有 轻 微 的 呼 吸 道 症状 ,慢 慢 会 出 现 眼 睛 潮 红 、流 泪 、头颤、有肿头肿脸现象;
产蛋下降或无高峰期或高峰期短,蛋品质量下降;
发 病 前 期 ,卵 泡 充 血 ,出 血 ,呈 紫 黑 色 ,有 的 卵 泡 变 形 、破 裂 ,卵黄液流入腹腔, 造成卵黄性腹膜炎;
输卵管水肿, 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
发 病 中 期 卵 泡 和 输 卵 管 萎缩; 阴道充血; 公鸡睪丸出血肿大。
5.5 西 医 目 前 的 治 疗 及 其 问题
寻求杀灭病毒: 抗病毒化药的大量应用, 大量解表退烧药的应用。
禽 流 感 的 辩 证 论 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现在的基本观点是禽流感是温病范畴。
温病又分为纯温病和兼感寒温病:
寒 温 病:其 症 恶 寒 发 热 、身 痛如 被 杖 ,头 痛 如 斧 劈 、口 干 欲 裂 、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此肾阳素亏,又称感寒温病也。
温病是虚证,当保养阴液,尤当保护阳根也。
中气在脾胃之间, 故治温病之要,在养阴液保阳根,尤要在保中气。
5.6 回归生产上分析
禽流感的高发季节: 冬春秋后,大气主气为寒气,所以临床上多是寒邪首先侵袭畜禽皮毛造寒邪客表症状。 颈背毛立、眼睛、
甩鼻、吭哧等。
由于误治或失治, 寒邪入里化 热 ,沿 肺 袭 心 ,呈 上 盛 下 虚 (上热下寒)之病。 此时高热,恶寒。 肺出血、 心肌坏死出血、 包心现象等。
中气不保,脾失所运,津液不能疏布, 煎熬为黄痰, 出现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
亡阳阶段、阴阳绝离。 大群精神 萎 靡 ,胃 气 衰 败 ,死 亡 严 重 ,腿干、肾肿、绝产。
5.7 治疗思路
辛温解 表 、 宣 肺 散 寒— —驱除客表之寒邪;
健脾除 湿 、 化 痰 止 咳— —纤维素的消融和吸收;
温肾回 阳 、 回 阳 救 逆— —控制死亡;
肝肾互调,促使产蛋恢复;抗菌消炎;
营养补充。
5.8 禽 流 感 的 免 疫 程 序 ( 推荐,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 ,参考用之,切忌生搬硬套)
1~3 日 龄 : 新 支 二 联 活 疫 苗(NDVII-H120)点眼滴鼻或气雾 1头份。
6~8 日 龄 : 新 支 二 联 活 疫 苗(NDVII-IB4/91)+新城 疫-禽 流 感(H9 亚型)-法氏囊亚单位三联灭活 苗 (点 眼 或 滴 鼻 1.5 头 份 、颈 部皮下注射 0.4~0.5 毫升、法氏囊亚单位疫苗在此免疫后以后无需再免疫法氏囊活疫苗)。
14~16 日龄:重组禽流感病毒H5 亚 型 二 联 灭 活 疫 苗 (RE-6、RE-4)颈部皮下注射0.5 毫升。 鸡痘活疫苗 (刺种 2 头份)。
30 日龄:新支二联活疫苗(L-H52)+新城疫-禽流感 (H9 亚型)二联灭活苗(点眼或滴鼻、皮下注射 0.5 毫升)。
42 日龄: 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 苗+鸡 传 染 性 鼻 炎 灭 活 疫 苗 (1头份点眼、皮下或肌肉注射 0.5 毫升)。
60 日 龄 : 新 城 疫 克 隆 I 系(CS2 株注射 1 毫升 2 头份)、禽流感亚型 H5(RE-6+RE-4 皮下或肌肉注射 0.5 毫升)。
70 日龄: 禽 流 感 H9 亚 型 灭活 疫 苗 (皮 下 或 肌 肉 注 射 0.5 毫升)。
80 日龄: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1.5 头份点眼)。
90 日龄:鸡传染性鼻炎+鸡痘(0.5 毫 升 皮 下 或 肌 肉 注 射 0.5 毫升、刺种 2 头份)。
100 日龄:重 组 禽 流 感 H5 亚型灭活疫苗(RE-6+RE-4)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0.6~0.8毫升。
110 日龄:鸡新城疫克隆 I 系活疫苗 (CS2、 肌肉或皮下注射 1毫升)+鸡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0.6~0.8 毫升)。
120 日龄:重 组 禽 流 感 H5 亚型(RE-6+RE-4)皮下或肌肉注射0.6-0.8 毫升。
130 日龄:新城疫-禽流感 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0.6~0.8 毫升。
禽流感 H9 建议每隔 80 天左右加强免疫一次 (为了配合新城疫的产蛋期的加强免疫, 可以使用 新 流 二 联 油 苗 进 行 加 强 免疫 0.8 毫升)。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H5 每 隔 2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注射剂量 0.8毫升。
开 产 前 (140 日 龄 之 内 )必 须基础免疫 4 次。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