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刚:蛋鸡生长要经历八阶段精养法
1
育雏前期(0-2周龄)
育雏前期(0-2周龄)是雏鸡出壳后的转变期,包括体温调节从变温到恒温的转变、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逐渐过渡到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等。
育雏前期的雏鸡生长速度非常快,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高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与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单位体重对营养物质需求量更高。
但由于其采食量和消化能力不足,所以在饲料营养上要通过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
2
育雏后期(3-6周龄)
育雏后期(3-6周龄)是雏鸡的快速生长期。雏鸡3-6周龄仍然处于增重速度逐渐增加的阶段。6周龄末体重可以达到出壳重的12.5倍左右。
这一阶段雏鸡已经完全适应了营养方式上的转变,胃肠道发育程度基本可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的需求。
3
育成前期(7-12周龄)
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发育期,同时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阶段。8周龄蛋鸡骨架已经发育到全程的75%。由于体重基数小,营养素用于维持需要比例少,用于增重的比例高,所以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及维生素较为敏感。育成前期蛋鸡采食量调节能力很微弱,所以仍需要较高的能量和维生素,以及稍低的粗蛋白能量比,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又要避免引起性早熟
4
育成后期(13-16周龄)
育成后期(13-16周龄):鸡体脂肪细胞的容积开始增大,身体干物质增多,体脂增加约4倍,所含能量增加,所以后半期对能量较为敏感。生长后期体重较大,维持需要的净能增加,增重需要的净能比例相对减少。此阶段应该降低能量浓度。除了能量蛋白的营养控制外,还应该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需要。赖氨酸是蛋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增重有线性关系,蛋氨酸虽与蛋鸡增重的关系不像赖氨酸呈直线性关系,但满足蛋氨酸需要量也是重要的。维生素的需要量,因应激大小,生长速度快慢,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较低。
5
预产蛋期(17周龄-开产)
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提高蛋白水平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另外预产蛋期骨钙沉积显著加快,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克~5克为髓骨钙。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大约在产第一个蛋前10天左右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所以,应该给以蛋鸡钙含量较高的日粮,进行开产前的钙储备,并使蛋鸡逐渐适应开产后的高钙日粮。
6
产蛋初期饲料
产蛋初期是开产后到产蛋率大于80%的阶段,一般不超过4周。这个时期产蛋率增长很快,大概每周以20%左右的幅度上升。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克,蛋重每周增加1.2克左右。一般采用营养指标与产蛋高峰期完全相同。但需要控制采食量,避免出现超大蛋,减少啄肛引起的死淘。产蛋高峰期是平均产蛋率大于85%的阶段,现代高产蛋鸡品种一般25周就可以进入产蛋高峰期。通常3~6周便可升到92%~95%,最高峰值通常在32周龄前后。峰值以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每周一般不超过0.5%)。由于平均蛋重的缓慢提高(每周增加约0.05克),只日产蛋量最高峰一般要比产蛋率峰值出现较晚,并在峰值附近经历更长的稳定期后才会缓慢下降。
7
产蛋平稳期
产蛋平稳期:产蛋率从85%降低到80%的阶段,一般约为8-12周。这一阶段产蛋率每周降低0.5%,平均蛋重每周增加约0.02克。所以,只日产蛋量下降速度较快(每周约0.4-0.7克)。为了避免产蛋率和产蛋量下降更快,一般对营养物质只日摄入量不做大的调整。产蛋平稳期蛋鸡体重增加或降低幅度过大均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速率。
8
产蛋后期
产蛋后期:平均产蛋率降到不足80%起,至鸡群淘汰。在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正常情况下应在1%左右。此阶段的产蛋率明显下降,蛋重达最大,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而脂肪沉积能力增强。此时母鸡利用钙质的机能下降,蛋壳的质量有所降低。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