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外荡网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浏览:44

为了探索甲鱼网围仿生态养殖技术和经验,我们于2001年开始了“外荡网围生态养殖甲鱼研究”的课题。经过两年的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养殖水域的选择

根据甲鱼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的自然生活习性,将试验水域分别选择在盛泽分场、平望分场、震泽分场、梅堰分场。试验湖泊均处太湖流域腹地,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高、光照好、底栖生物及小鱼小虾丰富、水流平缓,常年水位在2.5-3.5m,湖底平坦。

1.2网围设计与安装

网围的结构由墙网、石笼、支柱及防逃设施组成。墙网是网围的主体部分,试验中用网目为3㎝聚乙烯网片缝好后用绳子固定在桩上(毛竹作支柱),上下左右拉平,网底部用石笼固定并压人泥中20-30㎝,网围高出水面1-1.5m,在网围外四周用蟹笼检查是否有甲鱼逃出,同时根据网围大小设置数量、面积不等的平台,一般每3-5亩围养设置6只平台,每只平台面积约2-3m²,所搭平台用作食台、晒台。

1.3苗种放养

所放苗种均为温室控温培育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反应灵敏的甲鱼苗种。一般在自然水温25℃以上,外荡水温与温室水温接近时分批投放,放养时动作要轻快,以避免苗种受伤。

2001年放养甲鱼苗种10500只,规格为180-250g/只,平均规格200g/只,共2100kg,放养密度为100只/亩。2002年放养甲鱼苗种61800只,放养规格为130-180g/只,平均规格150g/只,共9270kg,放养密度为60只/亩。同时少量套养老口鲢鳙鱼种,平均亩放34尾。

1.4日常管理

1.4.1饵料投喂

放养前在湖泊中放足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作为甲鱼的天然饵料,亩放250kg。放养后一星期内以喂猪肝为主引诱甲鱼吃食,以后适当补喂小杂鱼、蚌肉等动物性饵料。饵料须投放在平台上,平台以刚露出水面为宜。

1.4.2日常管理

要注意观察甲鱼的活动、吃食等情况,定期检查网片及石笼,严防鼠害等。

1.5疾病防治

所选甲鱼苗种要健壮、行动敏捷、无病变。苗种放养前要消毒,一般用5%的食盐水浸泡10min左右,或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min。养殖期高温疾病流行季节,向水体中泼洒25mg/L生石灰溶液2-3次,以杀灭水体病源,及时补充水体钙质,调节pH。

2.试验结果

2.1收获情况

(1)时间:自9月下旬(水温明显下降,甲鱼摄食明显减少)便陆续对一些外荡围养甲鱼进行捕捉上市或囤养。捕捞工具有蟹笼、刺网等。

(2)收获情况:2001年共捕获甲鱼6930只,共计为3089kg,平均规格为440g/只,回捕率达66%。2002年共捕获甲鱼40540只,共计为16643kg,平均规格为410g/只,回捕率为65.6%。均超过试验指标(400g/只,成活率60%)。

2.2经济效益

(1)亩利:2001年共投入成本175305元,产值为214880元,总净利39575元,平均亩利377元;2002年投入成本884955元,产值为1279892元,总净利394937元,平均亩利383.4元。

(2)投人产出比:2001年投入产出比为1:1.22;2002年投入产出比为1:1.44。

3.讨论

(1)外荡围养仿生态甲鱼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按每公斤60元计算,仅甲鱼养殖一项亩纯利370多元,每亩可增270多元。从经济效益来看,放养密度越低和放养规格越小,养殖成本越低,经济效益反而越高。但外荡网围仿生态养殖甲鱼的适宜放养密度、适宜放养规格有待进一步研究。

(2)外荡网围仿生态养殖甲鱼生长速度较快,2001年甲鱼增重倍数为1.2,2002年甲鱼增重倍数为1.73,80%的甲鱼当年可达上市规格,成活率远大于60%。因此技术上是可行的。

(3)试验中为保持甲鱼的野生习性,在网围内创造仿生态环境,多投放天然饵料,所养甲鱼体态匀称,背甲有光泽,裙边宽,肌肉结实,剖开后可见淡黄色脂肪,口味极佳;外观、口味、营养均较温室甲鱼有较大提高,但因养殖期过短,甲鱼的品质有所影响。因此适当延长养殖期,改1年放养为2-3年放养,改放养台湾鳖为中华鳖,多放活螺蛳、野杂鱼虾等天然饵料,所养甲鱼的品质与价值还可再提高。

(4)网围生态养殖甲鱼搭养其它水生动物,可有效利用水空间,净化水环境。通过与甲鱼混养,可以稳定鲤鲫鲢鳙等当家鱼的生产,进一步稳定水产品市场。由于混养过程中优化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养殖水域中的物质循环,天然饵料比较丰富。由于是生态养殖,采用天然饵料,少用药物,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甲鱼品质。所以从外荡网围中生产出来的甲鱼不腥,无污染,保持了野生甲鱼原有品味,营养价值高,提升了甲鱼的市场价值。(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李应森江苏省吴江市水产养殖场滕利荣吕士麟杨仁民)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