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奶牛业作为畜牧业当中的重要养殖业,其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抚顺市奶牛业中全部为个体养殖。由于当前个体户养奶牛规模小,奶牛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加之部分个体奶牛户的科技意识较淡薄,故个体奶牛的饲养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日粮结构方面
1、精料补充料配合不合理。个体户养奶牛在配合精料补充料时,品种单一,组成的种类比较少,比例搭配不当。能量饲料一般由玉米和麦皮组成;蛋白饲料一般只用一种,如只用豆饼(粕),很少将豆饼、豆粕、花生饼、棉籽粕搭配使用;矿物质饲料一般只注意钙磷和食盐的供给,但所使用的骨粉、钙磷饲料不做含量测定,结果往往造成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等问题。几乎很少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也不注意维生素A、D、E的供给。为此要引导养牛户选用饲料公司或饲料厂出售的较好的奶牛精料补充料,或选用其生产的奶牛专用预混料及浓缩料,并按其推荐配方自行配料。
2、青粗饲料组成不合理、不科学,有啥喂啥。在夏秋青草季节,几乎只喂青草,不喂干草、秸杆等。而到了冬春季节又只喂玉米秸杆或稻草。青粗饲料不加工调制,直接饲喂这种喂法,粗饲料营养价值低、浪费大、丢掉的多,因此要推广秸杆氨化、微贮技术、玉米青贮技术及干草晒制技术等。这样可有效保证青粗饲料的品质,提高粗饲料的利用价值。
二、奶牛管理方面
1、缺乏运动或运动量不足。个体户养奶牛大多数无运动场,奶牛终日栓系,缺乏运动,即使有运动场,面积也很小,保证不了运动量。这就影响了奶牛体质健康,降低了奶牛的产乳量和质量。为了保证奶牛的运动量,要在建牛舍时,在其阳面设计与牛舍相通的运动场,每头牛使用面积15-20平方米。在雨后运动场内不积水,场内应设遮阴棚。
2、不刷试、洗浴牛体。个体养牛户一般只注意到奶牛后躯及乳房的清洁卫生,而对整个体躯很少刷试,结果污垢遍体,甚至滋生体表寄生虫。为了牛体舒适卫生和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个体户要养成刷试牛体的习惯,夏季还要经常洗浴牛体,以利降温防暑。
3、不修蹄。蹄腿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寿命的重要部位之一,长期不检查、修剪牛蹄,易使奶牛形成变形蹄或患蹄病,奶牛食欲减退,日见消瘦,奶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不能站立,最后只好被淘汰。为保证牛蹄部的正常,每年春秋要检蹄、修蹄一次。
三、挤奶技术方面
挤奶时,擦洗不充分,水温不合适。挤奶前擦洗乳房时,一般对乳头的擦洗比较认真,但对整个乳房擦洗不充分,水温有时高有时低。为了增大乳房血液流量并促进排乳反射的形成,应该做到用45-50℃的温水对乳房、乳头、低部中沟和乳静进行擦洗。开始用带温水湿毛巾擦洗,然后将毛巾拧干自上而下擦洗乳房。
不按摩乳房。擦洗完毕还应对乳房进行充分按摩,方法是自上而下,两手对揉整个乳房,用力要轻,待乳房膨胀、乳静脉怒张、出现排乳反射时,立即开始挤奶,待奶流很细,挤奶已感到困难时,要进行第二次按摩。方法是两手对揉每一侧乳区,用力稍重,最后还要进行第三次按摩。这次是两手对揉每个乳区,用力要大些,然后一手捏住乳池,另一手将奶挤净。据实验证明,挤奶前充分擦洗、按摩乳房,可使奶量提高15-20%,乳脂率可提高0.2个百分点。
挤奶结束后,乳头不药浴。为了减少和预防乳房病的发生,应在每次挤完奶后,以新鲜的3-4%氯酸钠,用药浴杯进行药浴乳头。
四、干乳期饲养管理方面
1、干乳前不监测隐性乳房病。结果干乳期中就有部分牛患有乳房病,只好停止干奶治疗,影响了乳房腺体组织的休息、整顿和改组,必然造成产犊后乳量的下降。正确的做法应是在正式干乳前半个月,用检出液监测隐性乳房炎,对阳性者必须治疗,停奶前3-5天再监测一次,待转为阴性时方可干奶,并对每一乳区一次性注入干奶药物。
2、干乳期的长短不因牛制定。个体户一般将奶牛的干乳期统一定为60天,这使得有些牛干乳期过长而有些过短。过长则减少了泌乳天数,过短则影响了乳房腺体的休整。干乳期的长短应因牛个体情况而定,对初产牛、年老体弱和产乳量超过6000千克以上的奶牛,干乳期定为70-75天;产奶量5000千克以下的,体质强壮的奶牛干乳期45-50天;5000-6000千克的奶牛可定为60天。
五、繁殖方面
初配体重偏小。许多个体养牛户在母牛达16月龄,甚至还要早一些就配种。由于培育措施不得力,此时奶牛体重一般还不到300千克,其后果是初胎往往发生难产,而且其本身生长发育也受影响,造成终生体重不足和产奶量不高。奶牛的初配时间应以体重为重要依据,初配体重以350-400千克为宜。
六、育成牛犊培育方面
1、犊牛出生后半个月不用奶壶,几乎都用一小桶或盆为犊牛哺乳,结果不少犊牛出现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因为小桶或盆喂奶,犊牛唇舌等器官用力小,刺激强度小,食管沟反射不强烈,闭合不全,奶会溢于前胃。而此时瘤胃的微生物区域尚未建立,溢于前胃中的奶会出现异常发酵,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而用奶壶(带橡胶乳头)哺乳,食管沟反射强烈,闭合完全,奶会直接进入其胃,即提高了奶的利用率,又避免了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的发生。半个月后由于瘤胃微生物区系已建立,就可以改用桶或盆了。
2、未做到早期补饲草料,是个体养牛户在培育犊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做法会因犊牛的消化器官未得到锻炼而降低了犊牛的培育质量,待其成年后,由于消化器官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差,产奶量必然要低。为了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要早期补饲草料,犊牛生后就提供。开始可任其自由采食青干草等等,同时训练其采食,按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消化生理特点而配制犊牛料。当采食量达每天0.75千克以上时便可断奶。断奶后精料采食量会迅速增加,待其采食量达到2千克时,不再增加犊牛料,只增加青粗饲料。
3、育成牛的泌乳器官得不到锻炼。锻炼育成牛的泌乳器官就是在育成牛性成熟后,尤其在初孕后坚持每天按摩乳房,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分娩后产奶量。而且按摩乳房也保证了初胎牛能顺利接受挤奶,避免抗拒挤奶的现象发生。
七、消毒防疫方面
1、不设消毒池。大多数个体养牛户,不设消毒池即使有消毒池,里面也无消毒液。为把好进场入门这一关,必须设立消毒池,以进出牛场车辆大车轮周长作为消毒池的长度,宽度要容下车辆通过。人进出之便门铺设消毒药垫。
2、场地不定期消毒。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在传染病多发季节要增加场地消毒次数,以保证环境的净化。
3、不注射防疫针。要使个体养牛户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根据地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疫计划。按计划定期注射疫苗,执行检疫制度,可大大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4、不驱虫。体表寄生虫使牛周身不适,烦躁不安,蹭墙摩栓,增加营养消耗。体内寄生虫不仅消耗营养,而且有些寄生虫严重干扰奶牛的生命活动,甚至危机生命。因此要做到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以充分发挥饲料效能,保证牛体健康、充分发挥产奶潜力。
相关动物:奶牛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