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安全措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实践。生物安全的定义是预防传染因子进入畜禽生产的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规定与措施,生物安全包括防止传染因子来自外部的水平传入和畜禽场内部从一个畜禽舍到另一个畜禽舍的水平传播。
1 生物安全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措施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可以防止畜禽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畜禽的生产安全性及畜禽肉的安全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疾病是影响畜禽的性能和限制畜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后,新的畜禽病不断出现,而且通过药物来控制疾病变得越来越困难,费用也越来越高,因此通过生物安全的预防措施和改善饲养环境,得到了高度重视。由于疾病造成的损失,远比防制措施花去的成本多得多。所以集约化畜牧场严格执行一套综合的生物安全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可最大限度地防止疾病传入和在畜牧场内发生与传播。
2 畜牧生产中的具体安全措施
2.1 畜牧场的场址选择
畜牧场的场址是疾病防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距离是传染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在畜禽养殖密集的地区是很难防止某些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不传入邻近畜牧场的,因此,畜牧场最好应远离其它养殖场和交通要道的隔离区内,并建在上风区。同时处在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土壤未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地区。远离生活居民区、其它工厂、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
2.2 控制传染因子进入畜牧场
2.2.1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畜禽引进制度 坚持自繁自养是建立畜牧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引进新畜禽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疾病传入途径之一。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体内外寄生虫都会随引进动物一起进入畜牧场。特别是引进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种畜禽可造成巨大损失。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对引进种畜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只能通过了解畜禽的来源及畜群的健康状况,要求供畜禽者出示原畜牧场疫病免疫情况、驱虫记录以及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因此,对引进的畜禽应实施严格的检疫,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据畜禽种类而定),经认定确已安全,体表消毒后方可转入畜禽舍饲养。这是控制外源传染因子进入畜牧场的有效措施。
2.2.2 控制人员进出畜牧场 在畜牧场,人员进出是频繁的,造成病原传入概率很大,一种是机械性带入,另一种是生物性的传播。当人员接触了患病畜禽或被病畜禽污染的设施之后再进入畜牧场,就会发生机械性传播。对于既感染人又感染畜牧的病原,则可能通过人员造成生物性传播。感染了这种病原的人员接触畜禽之后,就可能将病原传给畜禽。所以要加强畜牧场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本场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原则上畜牧场谢绝参观,如若需要,应要求换穿工作服、鞋、帽,并经消毒后可进入生产区,且只能外观,不可入内。
2.2.3 加强进出场的车辆管理 畜牧场的车辆或外来的车辆,它们接触的东西很多,车身就可能成为传染因子的携带者,是畜牧场发病的隐患。因此,对于车辆应尽可能停在场外,必须进入时,车轮和车身要消毒。
2.2.4 禁止其他动物进入场内 动物是将新疾病引入畜牧场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老鼠、狗、猫、鸟、蚊蝇等。畜牧场内应禁止养狗和猫,并且要尽可能消灭老鼠和昆虫。有条件的,可在场的四周及上方设网罩。
2.2.5 不使用被污染的饲料 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污染源(有条件的,可建立自己的饲料基地);谨慎使用动物性饲料(如:肉骨粉);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
2.3 控制传染因子在畜牧场内产生与传播
2.3.1 合理安排畜禽舍布局 一般是易感畜禽舍应放在畜牧场的中央,幼小畜禽的舍放在生产区的最上风,日龄较大畜禽的舍放在生产区的外围且下风,病畜禽的舍应在最下风。对于不同日龄的畜禽实行隔开饲养。
2.3.2 各类畜禽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 尽量做到同日龄范围内的畜禽全进全出,只要不重新引进畜禽,在一定时间内出完,也算全出。全进全出并不强调一场一地的大规模全进全出,一栏或一舍也可用全进全出。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阻断畜禽间疾病的横向传播。
2.3.3 畜牧场人员不许串舍,饲养工具不许交叉使用 不同畜禽的饲养人员不能串舍,饲养工具不能借用,以防畜病的传播或交叉感染。技术员需检查畜群情况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换鞋。检查应该从健康畜到病畜,从小畜到大畜。然而,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这一点。但至少做到,人员在患畜的畜牧舍或附近工作过或接触过死亡畜只之后应先将身体上暴露部位的可视污染物洗净,换上干净的外套和靴子,才能到健康畜的区域活动。带手套可降低手的操作带来的感染,但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原则上讲,进入不同类型的畜禽都应换服饰。
2.3.4 定期免疫接种,保护易感畜牧群 常规免疫接种是生物安全的基本措施。免疫接种的目的可分为预防和控制两种。对于大多数流行病来说,免疫接种旨在预防动物免受感染。在本地区不存在某些传染病时,是否要接种应该视被传播的危险性而定,有良好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疾病暴发的一种保证。
2.3.5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提高畜禽的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全价的配合饲料,可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防止营养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抵抗力下降或产生免疫抑制。良好的通风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而在畜牧场密集的地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好的通风可使畜禽舍干燥,而干燥则可使绝大部分病源死亡。管理差(如通风不良潮湿,拥挤、炎热、寒冷以及肮脏等),易引起应激,可损害畜禽的免疫系统从而降低对病源的抵抗力。
2.3.6 加强品种选育与改良,建立抗病水平高的畜禽 引进抗病力强的品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畜禽的适应性。通过选育与改良,增强畜禽非特异性免役能力,从而建立抗病水平高的畜禽。
2.3.7 配种采用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技术的采用不再需要公畜禽的移动,避免了因公、母畜禽接触所可能带来的接触性疾病的传播。但人工输精并不是不可能带来疾病,有的疾病是可以通过精液传播的,如猪瘟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贫血病、禽流感、鸡病毒性关节炎等均可通过精子感染。因此输精前,在对精液作常规检查同时,应该检查精液中是否带有病毒。
2.3.8 废弃物的处理 健康畜禽的粪、垫料等废弃物应用专车通过专用通道运出,经发酵后无害化处理;对病畜禽的粪、垫料及死畜牧经焚化或发酵处理。厕所设置化粪池,避免粪水直接进入环境。
2.3.9 定期消毒 消毒可以极大地减少畜牧场内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对各类畜禽舍出去一批畜禽后,应清洗消毒后,方可进畜禽。
3 小结
生物安全体系中心思想是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其关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做好畜禽的饲养管理,降低或避免畜禽应激发生,创造并保持一个良好的畜禽生长环境,畜禽舍干燥、卫生、要定期消毒。做好畜禽舍通风、换气,正确合理控制畜禽群密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按照不同日龄畜禽需求,供给营养齐全、平衡的优质饲料。推进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从而减少或避免畜禽间、母仔间的感染机会,有条件的规模畜牧场也可推行早期母子隔离技术,以切断垂直感染。随着畜牧生产者对生物安全体系观念的深刻领会和自觉运用,将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确保畜牧场的生物安全,以使畜牧场持续发展,将给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