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羊繁殖力的措施综述
一、加强品种及个体选择,确定杂交生产模式
肉羊品种不同,产恙率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应选留光脸型或皮肤皱褶少的母羊,第1胎产双羔或头3胎产多羔的母羊与优秀种公羊的后代作种用。在肉羊生产中,种羊品种的选择要将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与杂交生产模式结合起来。如波尔山羊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等特点,在改良本地山羊产肉性能方面是非常理想的父本。如果用其直接改良个体较大的经产地方山羊(如黄准山羊)进行肉用生产,对于个体小或初产羊,最好先用奶山羊杂交改良其体型后再用波尔山羊进行三元杂交以增加其产肉性能。
二、提高适龄种母羊的比例,实行密集产羔
在实际生产中,适当提高2~5岁适龄种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是提高肉羊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育种场,适龄种母羊的比例可以高达60%~70%,在经济羊场则宜掌握在40%~50%之间。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中,稳定与合理的羊群结构是保持较高生产率的基础,羊群中公、母羊的比例,适繁母羊、育成羊和羔羊的数量比例等,都直接影响着繁殖效率、产品输出及饲料等资源的利用率。羊群公母比例应设为1∶30~1∶40,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应为5∶3∶2。
实行密集产羔,就是打破肉羊繁殖的季节性限制,缩短母羊的产羔间隔,全年均衡产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羊的生产性能。传统的1年1胎繁殖利用率比较低,现在比较流行的是通过制定配种产羔计划,实行2年3胎生产体系,产羔间隔为8个月,可比传统方式大幅度提高羊的出栏率和生产效率。此外还有羔羊5~6周龄断奶、产羔间隔为7.2个月的3年5产体系以及4周龄断奶、产羔间隔为6个月的1年2产体系,但这两种生产体系对饲养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适宜于集约化程度很高的规模场,广泛推广尚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还可以适当提早母羊的初配年龄,使母羊一生的产羔数量增加。
三、加强营养,强化饲养管理
1.加强营养营养不足会延迟青年母羊的初情期和性成熟,抑制成年母羊的发情或导致母羊发情不规则,甚至造成早期胚胎死亡。营养过高对母羊的繁殖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日粮能量水平过高,卵巢周围会形成脂肪浸润,使卵泡发育受阻,母羊即使排卵、受精,也会因输卵管和子宫周围脂肪过多,阻碍了胚胎进入子宫以及影响妊娠子宫的扩张机能,为,保证母羊种用体况要应用不同阶段的肉羊饲料配方。同时,在配种季节里,要加强种公羊的营养,使种公羊性欲高、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活力强,这样,母羊排出的卵子易受精,双胎率也高。
相关动物:羊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