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与调控策略

浏览:9

蛋壳质量一直是影响禽蛋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品种、疾病、管理水平等有关外,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蛋壳的质量。

一、饲料中钙的水平

产蛋鸡每天钙的需要量大约是:蛋重50克,蛋壳重量约占蛋重的9.5%,为4.75克,蛋内容物中含钙量为0.025克。鸡每天钙的维持量为0.1克,因此钙的净需要量为0.897克。由于钙的总利用率为50.8%,因此每只蛋鸡每天钙的采食量为3.734克。

二、饲料中钙的需求量与许多因素有关

产蛋率:产蛋率越高,家禽对钙的需求量也越大。后备母鸡刚开产时,由于产蛋率较低,对钙的需求量也较低。我国饲养标准中对蛋鸡钙的需要量也是随着鸡产蛋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产蛋率在65%以下时,饲料中钙的需要量为3.0%;产蛋率在65%—80%时,饲料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3.25%;产蛋率高于80%时,钙的含量应高于3.5%。

饲料中的能量浓度:由于家禽具有根据饲料的能量浓度调节自身采食量的能力,当饲料的能量浓度较高时,家禽的采食量有所降低,从而降低了钙的摄入量。因此,当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应相应提高钙在饲料中的含量。

家禽所处的生理阶段:母鸡的产蛋后期,所产蛋壳一般都很薄,这主要是因为产蛋后期所产蛋的重量一般都很大,但日粮中钙的水平不能满足蛋禽合成蛋壳的需要。因此,在蛋禽产蛋后期,饲料中应相应提高钙的浓度。

品种:重型产蛋家禽的维持需要较高,其采食量也较高,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应少于轻型蛋禽。

家禽体型:家禽体型越大,维持需要越多,饲料消耗也越多。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升高时,家禽的采食量也有所降低,饲料中钙的浓度也应该相应增加。一般在大多数条件下,蛋鸡饲料中钙的水平保持在3.4%左右,是能够满足产蛋需要的,但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则需要将钙的水平提高到3.5%—3.95%。

三、饲料中磷的水平

虽然一枚鸡蛋蛋壳中只含有大约20克磷,但少量的磷决定着蛋壳的柔韧性和弹性,对于减少蛋的破碎率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实验表明.中国兽药114网,当日粮中含有0.3%—0.35%的可利用磷及3.5%的钙时,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最佳。当磷的含量较低时,一方面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动物胫骨发育不良或出现佝偻病;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蛋禽的产蛋率,破蛋和畸形蛋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但当饲料中磷的含量过高时,过量的磷与钙形成不溶性磷酸氢钙盐排出体外,从而造成动物体内钙的不足,动物的甲状旁腺代偿性增生,引起骨的重吸收,骨骼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

日粮中钙磷比例对蛋壳质量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生长鸡日粮中的钙磷比值在1—2:1较好,产蛋鸡日粮的钙磷比例在5—6:1为宜。钙磷比例超出这一范围对蛋禽的产蛋率和蛋壳的质量都有不利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钙磷比例失调后,一方面容易形成不溶性的磷酸氢钙,从而降低两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钙磷之间以及钙磷与其它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吸收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的消化系统中缺乏分解植酸磷的植酸酶,因此,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动物性饲料和磷酸钙盐中的磷大部分可以被动物消化利用。计算日粮中有效磷含量的传统方法是,将无机添加物中的磷、动物性饲料中的磷及植物性饲料中磷的30%相加。近年来商品化植酸酶的生产为提高饲料植酸酶的利用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植酸酶在饲料中的添加,一方面将植酸酶中的磷分解出来提高了磷元素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将与植酸络合在一起的其他营养元素也分解出来,从而提高了其他各种矿物质元素和蛋白的消化利用率。此外,植酸酶的添加,可以减少磷元素在粪尿中的含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蛋鸡基础日粮的有效磷为0.18%的条件下,添加300国际单位/千克的植酸酶相当于1克/千克左右的无机磷,总的有效磷水平基本能满足蛋鸡生长及其产蛋的需要。应用植酸酶时应注意,当饲料高温制粒时,部分植酸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因此,当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最好用粉料的形式饲喂动物。另外,植酸酶在动物饲料中的添加效果,还与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动物的品种和饲料加工调制的温度有关。

四、维生素D3的水平

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同钙磷在体内的吸收和发挥功能相联系的。维生素D3可以增加消化系统对钙磷元素的吸收,同时它还能够增加钙磷在动物体内的沉积,增加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减少了两种元素的排泄。

当产蛋母鸡饲喂不含维生素D3的日粮后,母鸡的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壳的质量也有所下降,且大部分是无壳蛋或软壳蛋;当日粮中恢复添加D3后,蛋鸡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很快就恢复正常。当饲料中的维生素D3添加量过多时,动物消化系统会强烈的吸收钙元素,并引起过多的钙沉积于心脏、血管、关节、心包以及肠壁等部位,从而导致动物组织器官的钙化,致使动物的关节强直肿大,心力衰竭而生长停滞。

饲料中维生素D3的需要量受饲料中钙磷水平的影响。当饲料中钙磷水平较低时,高含量维生素D3有利于动物对钙磷的沉积,从而满足蛋禽合成蛋壳的需要;但当饲料中钙磷水平较高时,蛋禽对维生素D3的需要量有所降低,较低浓度的维生素D3即可满足蛋禽对钙磷元素的需要量。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1500单位/千克维生素D3时,蛋壳质量最好。

五、维生素C的水平和环境应激

在热环境的应激下,鸡群采食量减少,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产蛋量,增加薄壳蛋和破壳蛋的机会,并引起水样或稀蛋清。环境应激还包括导致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的生理应激,皮质酮转而从可利用的机体贮存中动用能量,皮质酮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作为辅助因子和调节因子。在急性环境应激情况下,内源维生素C也许不能满足突然增加的用于皮质酮合成的需要,由于维生素C不能在体内贮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维生素C合成的延误反应,很有可能出现维生素C耗尽的情况,这将造成死亡。急性应激期间,合成钙三醇所需要的维生素C也将转向皮质酮的合成,这将造成钙化作用所需要的钙三醇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薄壳蛋或有钙化缺陷的蛋产生。环境应激条件下,发现补充外源的维生素C可以减少产薄壳蛋和有钙化缺陷蛋的机会。

在引发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感染之后的免疫应激,同时影响蛋壳质量,特别对于40周龄以上的鸡群。在这种情况下,作好补充外源性维生素C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此外,有些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和非传染病如霉菌毒素中毒等,都会影响维生素C的合成。因此,也需要考虑添加外源性维生素C以补充内源合成不足的问题。

生产实践中,饲料中添加多少维生素C合适,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研究表明,每吨饲料中添加100克维生素C就可以改善蛋壳质量,并将产生破蛋的机会降到最低。在饮水中补充等量的维生素C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出于可靠性和可以得到维生素C连续性考虑,从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应作为首选的方法。

六、日粮中电解质平衡的问题

决定饲料中电解质平衡的主要是Na+、K+和CI-。正常情况下,日粮中这些离子与家禽的酸碱平衡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当日粮的电解质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水平。

家禽维持较高产蛋性能的Na+适宜范围是0.14%—0.28%,CI-适宜范围为0.20%—0.24%。二者如果达到平衡,必须使用非氯钠源。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可以达到改善蛋壳品质的目的。

七、蛋鸡日粮的能量水平偏低

由于饲料中玉米质量差或饲料给量不足而导致产蛋鸡摄入的能量偏低,而能量的不足导致产蛋鸡特别是高产蛋鸡在蛋白形成后,缺乏充足的能量而影响钙的沉积,从而导致软壳蛋比例升高。实践中,无论后备鸡,还是产蛋鸡,都要根据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饲料,并应根据鸡的体重和采食量调节日粮的营养构成。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