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渔塘怎么管

浏览:19

秋季雨水增多,气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最快、催肥长膘的季节,也是取得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秋季渔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要比一般管理增产30%以上;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关系重大。若是热水鱼类,还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即使不能上市的,育肥后能增强鱼体的御寒体能,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秋季渔塘育肥的技术措施有:

一、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水源方便的池塘,要保持微流水或10天左右冲一次跑马水。缺乏水源的池塘,每15天~30天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将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水域内;也可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千克,加水溶化后,全塘泼洒,以澄清塘水。安放了增氧机的池塘,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

二、追肥培饵。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满足鲢、鳙滤食生长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坚持量少次多。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亩施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千克~500千克,7天~10天施一次,能迅速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的需要。秋末水温逐渐下降,应以施有机肥料为主,使池水变肥转浓,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饵料。

三、投饵。9月~10月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类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这些饲料被鱼基本吃光后,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每日投两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后根据不同主养鱼类营养需要科学配制饵料,每日投饵1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

四、防止浮头。精养密度大、产量高的池塘,由于投饲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天早晚、尤其下半夜,要加强巡塘。投喂时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说明水中开始缺氧。白天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一旦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即开动增氧机,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并适当排放一部分老水。若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5千克或20千克食盐化水溶解泼洒,或按说明使用增氧剂。捞净水中杂质残草,减少污染、净化水质,对于防止浮头也有作用。

五、控防病源。秋天温度比较适中,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每天要把池塘中的残饵和杂物捞出,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新水。平时每半个月用漂白粉250克溶解于水,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泼洒三天,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籽(每百千克饲料加0.5千克)、食盐(每百千克饲料加1千克)防治细菌性鱼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于水后,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防治寄生虫病。同时要注意防治烂鳃、肠炎、赤皮、白头白嘴、车轮虫病。如果鱼池青泥苔过多,可全池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草木灰50千克,撒在青泥苔上,使青泥苔不见阳光而死亡。

六、准备过冬。通过秋季育肥仍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塘鱼,则要准备过冬。越冬渔塘要进行清塘消毒,使转塘的鱼类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塘水深2米~3米,水越深越能保暖;甲鱼、鳜鱼、革胡子鲶等凶猛肉食性鱼类,不能大小混杂过冬,以免发生大吃小、强食弱的残杀现象。对热带、亚热带鱼类过冬的池塘每亩应搭建8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防霜棚,用禾草或编织薄膜、搭在背风向阳的池塘最深处、离水面20厘米左右。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