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肉鸡安全饲养重通风
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肉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通风不良的危害性由于肉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属于高密度饲养,随着鸡只的不断生长,需要的新鲜空气量也越来越多,排出的粪便也越来越多,产生的有害气体就越来越多,其中对鸡危害性最大的气体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
1、氨是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小,在温暖的舍内一般升至舍顶,但由于氨产生在地面和鸡只周围,故在鸡舍地面含量也比较高,特别是在鸡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时,舍内氨的浓度就更高了。鸡对氨特别敏感,氨对鸡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上呼吸道的粘膜充血、水肿。病原体乘机通过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蔓延至胸气囊和腹气囊,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后,采食量下降,不但影响鸡的生长发育,而且降低鸡对疾病的抵抗力,鸡甘保罗病和鸡毒浆体病发病率升高,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鸡胸腹腔间无横膈膜,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后,会继发消化道感染,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从而使鸡的死亡率显着升高。因而鸡舍中氨气的浓度一般不应超过0.015%。
2、硫化氢是无色且具有特殊臭鸡蛋味的可燃气体,并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产自地面,又因其比重大,故越接近地面浓度越大。低浓度硫化氢的长期毒害可使鸡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生产性能下降;高浓度硫化氢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因此鸡舍中的硫化氢浓度一般不应超过0.5%。
二、肉鸡的生理特点1、肉鸡与肉鸡生产的特点: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8周时间体重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
2、肉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稍大以后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有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肉鸡的抗病能力差,无论多大规模的养鸡场,疾病仍然是养鸡的最大隐患。从鸡的解剖生理不难看出鸡抗病力差的原因:
⑴鸡的肺脏很小,并连接着气囊,这些气囊充斥于体内各个部位,甚至进入骨腔。因此,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以沿呼吸道进入肺和气囊,从而也进入了体腔、肌肉、骨骼之中。
⑵鸡的生殖孔和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蛋在产出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所以有些肉鸡病常是经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⑶鸡没有横隔膜,腹腔的感染很易传至胸腔各器官,胸腔的感染也易传至腹腔。
⑷鸡没有淋巴结,等于缺少阻止病原体在体内通行的关卡。因此,在同样条件下,鸡比鹅鸭的抗病力差,工厂集约化饲养更有传播速度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的问题,即使不死也严重影响产蛋,极易给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⑸空气通过鼻腔、喉头直达肺与气囊。肺呈海绵状、鲜红色,紧贴住胸腔侧面,肺部三级细支气管黏膜下布满血管,所以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其主要作用如同风箱,将空气吸入推出,使之在肺部进行交换。气囊同骨骼及其他脏器相互联通,以减轻自身重量,这种解剖构造是禽类祖先适应飞行的进化结果。而恰恰是这一特点使得禽类在外界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会很快发生全身感染。
三、保持鸡舍内良好空气的措施1、通风换气: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尽量保证鸡舍通风换气。应掌握的原则是:窗户门在早晨、晚上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要循序渐进,不能在通风时,窗户门全部打开。当进入鸡舍,感觉气味刺鼻时,必须敞开通风,提高室内温度。饲养前期以保温为主,应用排风扇兼顾通风;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
2、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时,形成有害气体。因此必须每天一次及时清除粪便,加大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鸡舍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70%,超过80%则需加强通风,或在地面放些生石灰以吸收潮气。管理好鸡的饮水,避免饮水器溢水或漏水。防止鸡拉水样粪便,以减慢粪便发酵速度。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