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1.栖居。河蟹在一生中有个发育时期: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蟹栖居习性也不同。在蚤状幼体阶段,河蟹需要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过着浮游生活。蚤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河蟹即进入河蟹苗阶段,此时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从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后,一直至成蟹,河蟹的主要生活方式为底栖穴居。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也喜欢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中。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河蟹洞穴多位于高低水位之间。而生活在湖泊中的河蟹,洞穴比较分散,常位于水面之下。河蟹的洞穴一般多呈管状,略为弯曲,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穴道深处常有少量积水,使洞中保持一定湿度。洞口形状不一,有扁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洞口直径在2-12厘米,洞穴长度在20-80厘米,有的可达1米以上。穴道与地面之间有10。-20。的倾斜。
河蟹的掘穴能力很强,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或一昼夜,就可掘成一穴。掘穴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土质坚硬的陡岸,岸边坡度为1:0.2或1:0.3。从幼蟹时期起,河蟹就具有掘洞穴居的生活习性。这在自然界中,这也是一种防御敌害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例如,河蟹潜伏在洞穴中,可以躲避一些鸟类(鹭、鸥等)或老鼠等的袭击,也可在严冬季节防寒取暖。
2.食性。河蟹是杂食性动物,偏爱动物性食物(如鱼、螺、虾、蚌、昆屋虫、腐肉、蛙及蝌蚪等),并残害同类,对腐臭的动物尸体尤感兴趣。但在天然水域中,河蟹易获得的食物为水草,此外还有蔬菜和禾苗等。河蟹一般白天隐蔽洞中,夜晚出来觅食。采食主要靠1对螯足,第二对步足有时也协同螯足捧住食物递到口边。
当食物至口边时,河蟹的“口器”就自行张开,食物先被传到螃蟹的3对颚足,再递至l对大颚和第一对小颚,由大颚和小颚磨碎,通过很短的食道送入河蟹的胃中。食物在河蟹胃和肠中被消化吸收,最后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河蟹吃食多在水下进行,食物多时可吃得过饱,食物少时,可几天甚至十几天不吃食,也不会饿死。一般,河蟹的胃内常呈饱满或半饱满状态,在穴中冬眠时,河蟹基本上不再摄食。温度对河蟹的摄食有直接影响,当水温在15℃以上时。河蟹的胃中食物饱满;水温10℃左右时,河蟹胃中的食物呈半饱满状:水温在10℃以下时,河蟹代谢功能减弱,很少进食,越冬时则蛰伏洞中不进食。
相关动物:河蟹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