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一、我国家禽业饲养规模和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其中家禽养殖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速度最快,群体生产规模最大,社会贡献率最高。养禽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目前饲养规模和生产现状是:
1. 蛋鸡:中国蛋鸡饲养方式主要有:①农户散养(庭院养殖);②农村专业户(适度规模)饲养;③工厂化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饲养三类。其中前两类占整个饲养总量的70%~80%,如中国第一禽蛋生产大省--河北省从事蛋鸡生产的占农村专业户的90%,江苏海安县农村个体养鸡户占专业户95%。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蛋禽总存栏量为18.32亿只(蛋鸡11.82亿只,水禽6.5亿只),1980年至1998年中国鸡蛋总产量以年均递增11.7%的速度增长,多年稳居世界第一,1998年产量1110.8万吨,1999年为1 735.8万吨,2000年达到2 216.234万吨(鸡蛋85%,水禽蛋15%),占世界总产量的41.9%。
2. 肉鸡:资料显示,我国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5%)。中国肉鸡业自1997年以来,一直以每年5%速度增长,成为我国畜禽产品的主导产业,1998年产量834万吨,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1999年产量达1159.2万吨,2000年产量达1207万吨。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技术要求高,风险系数大,基本上结束以农户散养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
二、我国禽类产品消费及对外贸易
人均占有动物性蛋白质的多少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营养水平,中国人均动物性蛋白质占有量2000年为25千克,位居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发达国家为60~70千克/年)。其中禽蛋人均占有量1998年为14.17千克,1999年为16.96千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8.99千克),2000年达17.7千克。禽肉人均占有量1998年为8.8千克,1999年为9.15千克,2000年为9.4千克,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1.0千克),与美国相差5倍。
对外贸易方面,中国是世界上肉类和蛋禽生产大国,但禽产品出口量很低。世界粮农组织(FAO)1999年统计:我国禽肉、蛋出口量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7%和8.5%。中国禽蛋出口仅占生产量的0.2%~0.35%,与世界平均水平(2%)相差10倍,如1999年出口蛋类33.9109万吨;中国禽肉出口仅占生产量的3%左右,如1997年出口41.5万吨,1998年下降至35.4万吨。而肉鸡净进口量1999年为46.5335万吨,2000年达81.5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净进口国,这种态势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
三、我国家禽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顺利加入世贸组织,按照WTO规则,我国将同其他成员国一样,享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国外廉价大豆、玉米的进口,中国独具特色的养禽模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特种鸡种资源,毗邻禽产品进口国的低运输成本等为我国养禽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但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需要我们予以关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养禽业长期持续地发展。
1. 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目前我国蛋鸡72周龄平均产蛋量约15~16千克,全期料蛋比2.7~3.1:1,产蛋期死淘率20%~30%,而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以上三项指标分为:18~20千克、2.3~2.5:1、0.4%~0.6%(月死淘率);中国肉鸡上市日龄56天,上市体重2.5千克,料肉比2.5~3.1:1,成活率 85%~90%,国外发达国家以上指标分别为40~42天、1.8~2.0千克、1.6~1.9:1、95%~98%。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肉鸡饲养人均一户养1000只, 国外为20 000只以上 中国蛋鸡笼养以2~3层为主(发展方向为4~5层), 人均饲养量3000只左右,而国外已发展到9层,人均饲养量多达10 000只以上,机械化程度高的企业甚至达50 000只。
2. 饲料原料缺乏:我国的饲料工业被誉为中国工业门类中的“朝阳产业”,1998年配合饲料生产量即由1978年的数十万吨发展到552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10,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1999年产量5 700万吨,2000年达5800万吨。当前我国人均粮食仅400千克(美国人均1 000千克),且粮食增长潜力几近极限,要满足13亿人口吃饭用粮,还要支持畜牧业发展所需的饲料用粮(粮食),匮乏可见一斑。专家预测,到2010~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的差额为4300万吨左右,蛋白质饲料差额为2 400~4 800万吨,饼粕类饲料差额为2560万吨左右。而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因此,21世纪人畜对生存环境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粮食问题,特别是养殖业所需的饲料粮问题将是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3.
禽产品加工滞后:现在中国膳食消费结构进入转型期,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趋向营养、卫生、新鲜、美味,分割产品、低温产品、旅游休闲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禽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这是禽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禽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养禽业发展相比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属初加工性质,产品附加值低,保鲜、货架期短,加工方式、技术工艺等非常落后。另外,我国禽蛋消费以鲜蛋为主,只有10%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业,而美国则有30%、日本有50%以上的禽蛋用于深加工;我国肉鸡加工主要是屠宰、分割冷冻和小包装等较为初级的加工方式,(半)熟食制品中只有整鸡加工,口味包装变化小。经过加工的禽肉仅占产量的5%左右,经过深加工的则不足1%,而欧美国家80%的禽肉经过初级加工,经过深加工的达30%以上。
4.
养殖生产污染严重:人类正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人口不断增长、环境逐年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由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禽产品污染备受关注。环境污染主要是粪便污染和养殖场、屠宰加工场、饲料加工企业排放的废物、污水、废气、粉尘污染及鼠类、苍蝇、蚊虫等昆虫侵害;禽产品污染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在禽产品中的残留及其通过食物链在畜牧生态系统中的恶性循环。养殖污染将长期制约家禽业的发展,1993年第四次世界畜禽环境大会上许多专家呼吁各国应关注畜牧生产与周围环境的全球性问题,但我国重视不够,致使我国家禽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地位受到影响,多年来畜禽产品一直难以跨出国门(出口量仅占国内生产量的1%)。1990年出口日本的鸡肉由于克球粉含量超标被当即销毁造成经济损失1.4亿元。自1996年8月以来,由于中国的肉鸡产品无法达到标准遭致欧盟封关,直至2001年5月4日才恢复进口(仅恢复14家加工企业)。
5.
家禽可持续发展体系不健全:我国家禽业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从农作物生产到消费者餐桌,中国的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环境治理、禽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诸环节都未能协调发展、有效监督和管理。原因一是畜禽产品质量涉及环节多,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二是我国千家万户的饲养方式及分散多点的屠宰加工难以规范和控制质量。比如土壤是无公害禽产品产生的基础和根本,但我国在农民用地政策方面的短期行为,滥用化肥、农药,特别是生粪“二次污染”,有毒物循环储积等使“环保型农业”
“无公害禽产品”的生产难以实现。而日本和美国在此方面有完善的科研机构和一整套监管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众所周知,影响禽产品风味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品种,我国到上世纪80年代尚存260多个地方畜禽品种,其中家禽54个,但目前片面强调利用外国“优良品种”杂交改良,许多地方品种实际上已失去品种特色,我国已有4个鸡品种灭绝,2个鸡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再如疫病防治方面,我国家禽饲养多在农村,分散多点,饲养人员素质低,动物福利意识淡漠,基层兽医防疫组织力量不足,区域性疫病防不胜防,新城疫、传染性囊病等总得不到根治。药物残留方面,国内畜禽产品病害菌虫污染、药物残留、农药、重金属、兴奋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现象屡禁不止,使我国禽产品出口屡遭贸易壁垒。加工销售方面,中国一体化经营未建立,庭院经济生产模式对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养禽业此起彼伏极不稳定。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以合作社、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为纽带,饲养与产品加工销售分工合作,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综合效益较高。
四、我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及保障措施
分析我国现代家禽业十几年发展历程,借鉴发达国家养禽业生产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规范市场,科学经营,建立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并完善强化保障措施是促进我国禽产品质量提高、立于国际市场不败之地的突破口。
1. 加强品种改良,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的40%,未来我国增加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供应只能以提高畜牧业生产力为主,而不是继续扩大畜禽的饲养数量。培育高产、优质、低耗的畜禽品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我国地方品种如绿壳蛋乌鸡、高邮鸭、黄羽肉鸡、土种鸡等禽产品风味独特,生产水平与世界相差不大。今后应建立完善家禽育种计划和机构,慎重引种,重点建立地方良种示范基地,优化保种方案,探索合理开发利用途径,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加大遗传改良粮食(GM)研究的力度。据预测,到2010、2020、203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38%、43%、50%将用作饲料,但蛋白质饲料资源仍缺口一半。采用现代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加强作物良种培育不仅可从根本上去除饲料中有毒因子(如培育“双低菜籽”、“低棉酚”棉花),而且可大幅提高饲料营养组成(如培育高蛋白大麦、高氨基酸玉米、转基因苜蓿)。因此,通过作物育种可显著提高单产及饲料资源价值,缓解饲料紧缺。例如,2010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将达16亿吨,其中用作饲料4000万吨/年,若推广种植高赖氨酸玉米(赖氨酸含量由0.2%提高到0.6%~0.8%),则每年可多生产赖氨酸16万~24万吨,相当于20个万吨级赖氨酸生产厂,效益潜力巨大。
2. 扶持龙头企业,推动家禽业产业化步伐
实践证明,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在家禽产业化实施中以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和以禽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对现有大型蛋禽企业进行重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农村养禽经纪人的作用,将千家万户的养殖小单元聚散为整;以各种合作形式联合形成集团力量去占领市场。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公司+基地+饲养户”运作模式,不断推进家禽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3. 健全基层兽医组织和培训基地,形成疫病防治网络
畜禽防疫水平决定着畜禽产品的安全程度。尽管我国实行的是省、市、县、乡逐级防疫负责制,但我国畜禽防疫水平不高,特别是地方一级的畜禽防疫部门普遍存在经费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低的问题,未能在防疫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效。此外,我国家禽主要靠农村农民分散饲养,无论养禽设施还是管理水平、防疫条件等都十分欠缺。因此,建立禽产品安全屏障应首先在基层做起,当地政府应加强乡一级防疫部门的组织与领导,增加经费,更新设备,充实高素质专业人员,使乡一级防疫能力与日益复杂的疫病和日益严格的要求相适应。其次,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专业生产公司、大中专院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养鸡学习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定期组织当地饲养户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传授禽病防制技术。特别是养殖龙头企业、加工龙头企业应站在国家利益和本部门利益的角度加大此方面的工作力度,在企业辐射区域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养殖专家和带头人,扶持科学养鸡示范户,带动当地养鸡户全面提高饲养和疫病防制水平。第三,养禽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常规消毒和实行“二次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疫病在养殖场内的传播。
4. 规范饲料管理,开展饲料毒理研究工作
现在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时产1吨以上者已达1万2千多家,其中禽料加工占40%多。由于我国饲料市场体制不健全,一些伪劣的饲料添加剂,甚至国外一些淘汰的饲料添加剂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严重。1999年农业部对全国饲料产品质量抽查表明:浓缩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81.5%,鸡浓缩料合格率只有64.3%。不少饲料中砷、氟、黄曲霉毒素含量严重超标;药物添加剂过量使用,甚至使用违禁药物、激素等造成畜禽危害,危及人体健康。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实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大饲料市场监控力度,对假冒伪劣饲料公开曝光,加重处罚。目前我国饲料监测体系已经配套,国家级饲料质检中心2个、部级6个、省级36个、市级40个、地县级200个,有力促进了我国饲料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饲料工业和家禽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其次,积极开展饲料毒理学研究。随着养殖业发展,饲料毒理及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消除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1993年中国毒理学会成立,同时设立饲料毒理专业委员会,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建立了饲料毒物或卫生质检研究机构,并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对于我国畜禽养殖及畜禽产品安全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今后此方面的研究仍是热点。第三,推广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代替抗生素、重金属添加剂。大量调查证实,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可提高畜禽增重和饲料回报率,但其在禽产品中的残留对人有直接或间接毒性,重金属添加剂还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等。欧盟1999年6月起禁止在单胃动物饲料中添加大多数抗生素及促生长剂,并计划2006年以前全部禁用。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酶制剂和天然资源作为饲料添加剂,尤其中草药添加剂兼具非特异抗菌及低残留等优点,是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5. 加强禽产品安全监控和深加工技术研究
禽产品安全监控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工作,需要对家禽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诸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形成一条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餐桌的链式质量跟踪管理模式。因此,必须对养殖场饲养环境、药物投放和饲料使用进行抽检和监控。禽产品加工厂必须从接受安全监控的养殖场购进家禽,定点加工并对家禽进行疫病、药物、重金属残留等检测和监控。销售单位必须从经过监控的加工企业购进禽产品,备有规范卫生的操作销售场地,随时接受卫生检查和产品抽检,并及时听取消费者信息反馈,提高禽产品安全质量。此外,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禽产品深加工研究。近几年世界鲜蛋消费呈下降趋势,蛋制品消费持续增长,德法等发达国家蛋制品进口量连年上升。应利用营养学、药理学、遗传学方法开发研究各种高营养蛋、功能蛋、风味蛋,扩大蛋分级包装水平,提高蛋粉加工、液蛋生产等蛋制品深加工能力。禽肉制品的小包装、按部位分割、熟食制品、旅游休闲制品等市场潜力很大,需加强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加快禽产品深加工步伐。
相关动物:家禽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