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几点建议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它与禽流感均为禽的A类疾病。关于该病的防控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笔者从事养鸡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新城疫的防治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当前流行特点
1.1以非典型性或综合征的形式表现。临床上易并发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禽流感等。
1.2发病日龄多在20~40日龄和产蛋高峰期。
1.3发病严重程度与鸡群免疫新城疫次数有极大的关系,一般免疫较密集的鸡群发病率低,造成的损失较小。
2症状
当前新城疫的发病特点随着鸡群免疫次数的增多发病后的症状也不同,多表现非典型性或无明显症状。如雏鸡在8日龄左右表现转头或一过性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群感染后表现为一过性的产蛋量下降或鸡只零星死亡,个别表现持续性的拉稀。
3解剖病变
3.1典型性的仍可看到:鸡气管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盲肠出血等病变。
3.2对卵巢的损害程度取决于鸡群的抗体水平,抗体相对较高时对卵巢和卵泡的伤害小,反之,则大。一旦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只能淘汰。
4诊断
根据免疫情况、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和解剖病变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依靠实验室诊断。
5鉴别诊断
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急,表现为呼吸道,无神经症状,对产蛋鸡的输卵管可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蛋品质下降,以产畸形蛋和蛋白稀薄为主要特征,无产蛋高峰期。感染肾型传支后,死亡率一般较高。而感染新城疫的蛋鸡多出现大量的软壳蛋,一个月左右产蛋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传染性喉气管炎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喉头水肿、充血、出血,喉头有时附有一层黄白色假膜,无消化道和神经症状。
H9型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往往在鸡舍外都能听到鸡只咳嗽声,无神经症状,排淡黄色稀粪,头及颜面部水肿,冠、肉垂发绀,嗉囊内无积液,胸腺明显肿胀、出血,胰腺常有明显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6预防
6.1选好苗鸡
当前部分雏鸡从3日龄左右出现甩鼻症状,很显然这与鸡苗质量有关,因此,建议选择信誉度高的鸡苗场进雏。
6.2改善饲养环境
应根据不同季节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度并同时加强通风,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其次应做好鸡场的细节管理,如天气变化时提前给鸡群投喂抗应激药物等。
6.3疫苗免疫
6.3.1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1~3日龄免疫新支二联(H120)弱毒疫苗,免疫方法滴鼻、点眼或粗喷,尽量不采用饮水免疫。同时注射新流二联油苗或新支流三联油苗。
6.3.2新城疫弱毒苗首免和二免的间隔最好在8天左右。不能过分依赖新城疫疫苗的第一次免疫,因为这是一次不完整的免疫,在这次免疫中一部分疫苗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产生免疫应答,另一部分产生免疫记忆。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20~40日龄雏鸡的新城疫多发就是由于免疫间隔时间太长造成的。
6.3.3适度增加新城疫疫苗免疫次数,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有资料显示随着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增加,鸡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鸡群在感染新城疫病毒时,如果有高滴度的新城疫抗体会减少发病损失。近期许多蛋鸡群出现产蛋量下降,产蛋率从90%以上下降到50%左右。从我们对病毒的分离和检测结果来看,新城疫病毒的感染是近期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鸡群发生疾病或减少损失,这就要求育雏育成阶段新城疫抗体水平达到7~9,产蛋阶段达9~11。而当前许多的养殖场普遍存在新城疫免疫不足的情况。要达到这个抗体水平,就要求蛋鸡在开产前必须免疫三次新城疫油苗。因此,笔者建议商品蛋鸡在10日龄、60日龄各免疫一次新支流三联疫苗,产蛋前免疫一次新支流减四联疫苗,在280日龄左右加免一次新支流三联疫苗,将产蛋期的新城疫效价维持在9以上。
6.3.4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式。新城疫的免疫保护70%靠循环抗体,30%靠活疫苗的局部黏膜免疫,如果抗体效价高发病后出现产蛋量下降而不造成死亡。从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来看,喷雾免疫是一个比较好的免疫方法,LaSota疫苗和新支(H120)疫苗都可以施行喷雾免疫。喷雾免疫对工作环境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鸡舍相对密闭、鸡舍灰尘要少、适宜的温湿度、喷雾前鸡群要健康等。在喷雾免疫操作时要做到如下技术要求:免疫用水量准确(1周龄200~300毫升;2~4周龄400~500毫升;5~10周龄800~1000毫升;10周龄以上800~2000毫升)。稀释后的疫苗应在2小时内用完,一般喷雾免疫疫苗剂量是滴眼的1.5倍,喷雾使用的疫苗为SPF鸡胚生产的疫苗,LaSota毒株要纯化。喷雾雾滴大小很关键(原则是小鸡大雾滴,大鸡小雾滴,1日龄200微米、7日龄150微米、21日龄100微米、35日龄65~70微米、70日龄50~65微米、120日龄5~30微米)。由于喷雾免疫的疫苗是弱毒疫苗,所以在免疫操作的前后两天避免带鸡消毒。为防止鸡群激发呼吸道反应,可以在喷雾免疫前后3天的饲料中拌入抗生素。
相关动物:鸡
相关疫病:新城疫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