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肉鸡的健康保护方法

浏览:222

主要介绍了鸡病综合防制措施、疫苗及免疫接种方法、常见病的防制第一节 鸡病综合防制措施一、日常综合防制措施养鸡业是集约化群体生产,如果鸡群发生疾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药物和其他费用,即使挽救一些病禽,其生产性能也会下降,若大批死亡,损失就会更大。群体饲养最容易发生传染病,除了作好疫苗接种等特异性预防外,还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养鸡场日常综合防疫措施包括:(一)根据本地区鸡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控制主要传染病的发生,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防病效果。(二)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在鸡场入口处、生产区连接处、鸡舍入口处要设立消毒和更衣设施,人员出入要严格消毒。鸡舍隔日消毒一次,其周围一周消毒一次,全场一月消毒一次。车辆、物品进入要消毒,种蛋、孵化机、出雏机要按规定消毒。谢绝人员参观。场内禁养家禽、观赏鸟等。(三)建立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严禁不同品种、不同批次大、中、小鸡混养。一幢鸡舍的鸡必须一次进出,待鸡舍彻底消毒后再更新一批,防止交叉感染。(四)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从可靠的种鸡场购入优良健康鸡,饲喂安全可靠的饲料,雏鸡要适时开食和饮水,作好育雏时的保温工作,鸡舍应通风透气,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避免过分拥挤,避免或减轻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营养良好的鸡群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二、消毒(一)常用消毒剂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首先应将场地和物品的污物清除清洗干净,然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以下几种:1.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常用1%-2%浓度,用于环境及物品消毒,也可用于消毒坑。对金属有腐蚀性。2.福尔马林:含37%-40%甲醛溶液,有较强的杀菌、杀病毒作用,与高锰酸钾作用常用于熏蒸消毒,也可用0.5%-1%溶液作喷洒消毒。3.新洁尔灭:0.1%浓度用于饲养人员手的消毒,手术器械器具消毒浸泡30分钟。用于粪便、污水消毒效果不好,新洁尔灭遇肥皂则作用消失。4.酒精(乙醇):消毒用70%浓度,主要用于消毒饲养人员手及皮肤。5.碘酒(碘酊):3%-5%碘酒用于注射部位、手术部位消毒。6.过氧乙酸:对细菌病毒均有效,0.3%-0.5%溶液可用于各种消毒。现配现用。7.除菌净:含氧化剂,对细菌病毒有效。8.高锰酸钾:强氧化剂,0.05%-0.1%溶液可用于饮水消毒。9.煤酚皂溶液(来苏儿):1%-2%溶液可用于消毒饲养人员手、器械,5%溶液消毒禽舍、场地。10.生石灰(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起消毒作用。10%-20%石灰乳可用于涂刷墙壁、消毒地面。石灰乳要现用现配。(二)消毒方法1.阳光消毒: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笼具等物品清洗后在阳光下曝晒可达到消毒的目的。2.紫外线消毒:鸡场的大门、人行通道可安装紫外线灯消毒,工作服、鞋、帽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损害,要注意保护。3.火焰消毒:对金属笼具、地面、墙面可用喷灯进行火焰消毒;对鸡舍垫料、病鸡死尸可进行焚烧处理。4.煮沸消毒: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消毒方法。金属器械、玻璃用具、工作服等可在锅内煮沸消毒。5.熏蒸消毒:密闭的房舍,孵化器等可用熏蒸消毒法。常用福尔马林气体熏蒸,一般近每立方米空间用富尔马林25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2.5克产生福尔马林气体。过氧乙酸亦可用于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3克纯品,配成3%-5%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熏蒸。6.喷洒消毒:对鸡舍、场地、环境一般采用规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喷洒消毒之前应把污物清除干净,因为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存在,能减弱消毒药的作用。7.生物热消毒:利用粪便垫料发酵产生的热杀死病原体,可达到消毒目的。将粪便污物装入发酵池,装满后密封3个月可作肥料使用。8.带鸡消毒:在鸡舍喷雾消毒鸡体,炎热季节还可起到防暑降温作用。(三)进鸡前鸡舍笼具的消毒鸡舍、饲料房、笼具、垫料在进鸡前1-2周都必须严格做好清洗消毒的准备工作。1.消毒器械喷雾器:有背携式手压喷雾器,背携式机动喷雾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喷雾用的消毒液应先配制溶解后再过滤装入喷雾器中,以免残渣堵塞喷嘴,影响消毒工作。喷雾器用完后应清洗干净,经常维修保养,以延长使用期限。火焰喷灯:是利用汽油或煤油做原料的一种工业用喷灯,喷出的火焰温度很高,常用来消毒金属笼、食槽、饮水槽。消毒时在某一点不要停留时间过长,以免将物品烧坏。消毒时要有次序,以免发生遗漏。2.禽舍及笼具的消毒首先将禽舍内的粪便污物消除干净,用水(最好高压水)彻底将禽舍、笼具、食槽、水槽、门窗冲洗干净,晾干后用火焰喷灯将笼具、食槽、水槽火焰消毒一次,再用消毒液如0.5%过氧乙酸或0.5%百毒杀喷洒消毒。地面用2%-5%烧碱消毒。鸡舍、工作服、用具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12.5克用量,先将高锰酸钾放入器皿中,再加福尔马林,用木棒搅拌,待到刺鼻气体发出时,迅即离开鸡舍,关闭门窗,不得少于2小时,进鸡前2-3天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对流,待鸡舍内无刺鼻气味方可进鸡。三、发生疫情后的紧急措施养鸡场一旦发生疫情应迅速采取措施。首先隔离病鸡,控制传染,防止健康鸡受到感染,以便将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扑灭。如病鸡数量不多,应淘汰所有病鸡。对未病鸡群应根据诊断结果使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用药物进行预防。对病鸡污染的房舍、饲料、垫料、用具、场地、粪便进行严格的消毒。病死鸡严禁入集市或弃人江河,应进行深埋或焚烧。深埋可挖一深坑,一层死鸡一层生石灰,或用有效的消毒剂。禁止从疫区运出鸡群及其产品或饲料。场内发生传染病应报告防疫部门和附近养鸡场。作好防疫记录。第二节 疫苗及免疫接种方法一、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一)不同的生物制品要求不同的保存条件,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保存不当,生物制品会失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般生物制品应保存在低温、阴暗及干燥的地方。最好用冰箱保存,氢氧化铝苗、油佐剂苗、免疫血清、卵黄抗体应保存在普通冰箱中,防止冻结,而冻干苗最好在低温冰箱中保存。有个别疫苗需在液氮中超低温保存。(二)生物制品在运输中要求包装完善,防止损坏。条件许可时应将生物制品置于冷藏箱内运输,选择最快捷的运输方式,到达目的地后尽快送至保存场所。需液氮保存的疫苗应置于液氮罐内运输。(三)各种生物制品在购买及保存使用前都应详细检查。凡没有瓶签或瓶签模糊不清、过期失效的,生物制品色泽有变化、内有异物、发霉的,瓶塞不紧或瓶破裂的。生物制品没有按规定保存的都不得使用。二、常用疫苗(一)鸡新城疫疫苗:分灭活苗和活苗,活苗主要有Ⅰ系,Ⅱ系(B1株)、Ⅲ系(F系)、Ⅳ系(Lasota株)、克隆-30等。Ⅰ系为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毒力较强可出现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但能较快产生坚强免疫力,多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或紧急预防接种。Ⅱ系、Ⅲ系、Ⅳ系、克隆-30为弱毒疫苗,其中克隆-30、Ⅳ系的效果好于Ⅱ系Ⅲ系。灭活苗多为油佐剂苗,效力可靠免疫期长,多用于种鸡和蛋鸡好的加强免疫。(二)马立克氏病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是世界上第一种有效的动物癌症疫苗,对防制马立克氏病起关键作用。有两种类型的弱毒疫苗,一种为病毒与细胞结合的疫苗如SB1苗、814苗,保存条件要求严格,需液氮保存;另一种为病毒脱离细胞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可以冻干,保存较易,使用广泛,但对超强毒马立克氏病毒(WMDV)的感染预防效果差。对于WMDV流行地区应使用2价苗或多价苗。(三)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可分为弱毒苗、中等毒力疫苗和灭活苗三类。弱毒苗安全性好但效力稍差,中等毒力疫苗效力稍好,主要用于法氏囊病严重地区。灭活苗效果好免疫期长主要用于种鸡、蛋鸡。还有法氏囊病卵黄抗体主要用于紧急预防接种及治疗。(四)鸡病毒性关节炎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疫苗。灭活苗用于种鸡开产前接种,孵化后雏鸡获得母源抗体,可在3周龄内不感染。弱毒苗主要接种2周龄雏鸡。(五)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活苗有H120苗,用于雏鸡,H52苗毒力稍强,用于加强免疫。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复杂,变异性较大,经常有新的血清型出现,所以可以选用当地流行毒株制造灭活苗或用多种毒株制造多价苗。(六)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6日龄以上雏鸡及育成鸡可应用。在鸡翅内无血管处刺种或皮下注射。(七)联苗:为了减少注射次数联苗的应用有增多的趋势。养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三、常用免疫接种方法(一)滴鼻与点眼:先将疫苗用稀释液稀释好,用消毒滴管或专用滴鼻滴眼瓶将疫苗滴入鼻内或眼内。在滴鼻时左手握鸡,使一侧鼻孔朝上,右手拿滴管,对准鼻孔滴入疫苗。如果鼻孔不吸入时,可用右手小指将另侧鼻孔微微堵住再滴入。点眼,将疫苗点入眼内,也可两侧各点1滴。要看到每滴疫苗的确被鸡吸进鼻孔或眼内后才将鸡放开。(二)皮下、肌肉注射:注射器及针头、摄子都要煮沸消毒15分钟。肌肉注射的部位在胸肌或腿肌肌肉丰满处。胸部肌肉注射进针由上至下,顺着胸骨侧,不能将针直下,以免刺入胸腔。皮下注射将鸡头颈后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针头顺着两指中间刺入。(三)饮水免疫:适用于大群免疫,具有简便易行不惊扰鸡群的效果。将疫苗混于水中,鸡群通过饮水而获得免疫。免疫前鸡群应停水,根据季节不同停水时间不同,夏季停水2小时左右,冬季停水4小时左右,使鸡产生渴感。饮水免疫最好用深井水或不含漂白粉的水。疫苗稀释好后应迅速喂饮,最好在1小时内饮完。由于鸡的饮水量有多有少,所以疫苗的用量应加倍,饮水免疫用水量参考:4天至2周龄每只鸡8-10毫升;2-4周龄 12-15毫升;4-8周龄20毫升;8周龄以上40毫升。(四)气雾免疫:稀释好的疫苗用喷枪喷成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在鸡自然呼吸时,将疫苗吸入体内而达到免疫。气雾免疫一般选择能关闭门窗的鸡舍进行,黎明、傍晚、阴天多云时是气雾免疫的良好时机。雏鸡气雾免疫易发生应激反应,最好在1月龄以上鸡群中进行。四、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一)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和隔离消毒工作。健康的鸡群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二)根据本地疫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疫苗,严格按要求运输保管,注意疫苗的失效期。按照说明书使用合适的免疫方法。(三)根据本地鸡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包括什么时间接种什么疫苗,剂量多少,采用什么接种方法,间隔多长时间加强免疫等。首先考虑危害严重的常发病,其次是本地特有的疫病。雏鸡首免时间要考虑母源抗体对免疫力的影响,一般母抗体要降到一定程度才能取得好的免疫效果。还应考虑疫苗间的互相干扰。(四)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鞋,工作前后手应消毒。做好预防接种记录,包括日期、品种、数量、日龄、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保存温度、稀释剂和稀释浓度,接种方法等。注射器具要严格消毒,注射部位也应消毒。疫苗要摇匀,用量要准确。(五)疫苗接种期间要停止饮水中加消毒剂和带鸡消毒。疫苗接种后要保证鸡舍有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足够的饮水。要防止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抗应激药(如富道电解多维,速补-14等)。还可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免疫效果。第三节 常见病的防制一、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急性、败血性、毁灭性传染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亚洲地区流行广泛,故又称亚洲鸡瘟。(一)病原:鸡新城疫病毒(NDV)属副粘病毒,存在于病鸡的唾液、鼻液、粪便、血液和所有的组织器官中,所以病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在低温阴湿条件下很长时间不会死亡,但在直射阳光下很快被杀灭,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能使一些禽类及哺乳动物的红血球发生凝集,这种凝集又能为特异血清所抑制,这一特性可用来诊断的鉴定病毒或进行免疫监测。(二)症状和剖检:最急性型病鸡常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常见为急性型,病鸡体温升高达43-44℃,食欲减退或废绝,有渴感,精神萎靡,缩颈垂头,翅下垂,闭眼,鸡冠及肉髯变成暗红或紫色,咳嗽,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倒提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后期排出蛋清样排泄物,一般2-5天死亡。剖检有全身性膜变化,嗉囊充满酸臭稀薄的液体和气体。腺胃粘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溃疡及坏死,这是本病的特征变化。肌胃角质层下也常有出血,小肠至盲肠、直肠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肠粘膜上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病变,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周围组织水肿。肺有时水肿或瘀血。产蛋母鸡卵黄膜和输卵管充血,卵黄膜极易破裂,卵黄流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亚急性或慢性型病鸡病程稍长,主要出现神经症状,翅、腿麻痹,运动失调,常见伏地转圈,头向后向一侧扭转。近年来普遍使用疫苗,但有的免疫程序不尽合理,母源抗体或免疫抗体干扰活疫苗的作用,使一些个体免疫力不够坚强,导致出现非典型新城疫。病鸡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不高,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产蛋鸡群常出现产蛋量突然急剧下降,产小蛋、软壳蛋或沙壳蛋,有的蛋白稀溥如水。病初对病鸡群采血进行血凝抑制(HI)试验,HI抗体水平不整齐,个体之间相差很大,病后2周再检查,HI抗体水平有明显的不正常升高。非典型新城疫除造成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感染鸡群会成为野毒贮存库,使疫病连绵不断千万不能忽视。(三)防制:预防鸡新城疫除了要搞好消毒隔离卫生工作外,合理的免疫接种是最重要的一环,要求鸡群具有整齐一致、持久、高水平的免疫力。为此应兼顾全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在自然条件下,新城疫野毒首先在呼吸道定殖然后扩散到全身,用弱毒疫苗对雏鸡进行点眼或滴鼻即可在呼吸道建立起免疫屏障。群体也可饮水免疫或喷雾免疫。饮水免疫的疫苗剂量应加倍,喷雾免疫最好在一月龄以上鸡群使用以免引发雏鸡应激反应。全身免疫可防止病毒感染全身化,接种油佐剂灭活苗是建立全身免疫的有效方法。为使鸡群在整个生产期都能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应分别制定种鸡、肉鸡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鸡场应进行免疫监测,一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根据HI抗体效价的高低确定免疫时间及免疫效果。为保证首次免疫成功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雏鸡群的HI抗体效价应在16倍以下进行首免。首免日龄也可选择在母抗水平尚未升高的1-2日龄。在首免后2-3周应监测一次,确定免疫是否成功,若失败则应再次免疫。免疫水平雏鸡和后备青年鸡的HI效价要求16倍以上,种鸡要求80倍以上。种鸡在120日龄上笼前应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和滴鼻或喷雾弱毒苗,强化全身免疫和局部免疫,以保证鸡群在产蛋期内有较高的免疫水平。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3-10周龄鸡的免疫抑制性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感染鸡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毒力强的变异株能引起鸡群较高的死亡率。(一)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无囊膜,由双股RNA组成。本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极强,在鸡舍内能存活122 天,PH2酸性环境下1小时不被灭活,60℃90分钟存活。对乙醚、氯伤、紫外线也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碱性环境中易死亡,3%煤酚皂液、石炭酸溶液、 0.1%升汞溶液30分钟、5%福尔马林、0.5%氯胺丁10分钟可杀死病毒。(二)症状及剖检:鸡群突然发病,腹泻,排出白色泡沫样甚至奶油样稀便,精神不振,闭目昏睡。病死鸡脱水,胸肌色泽发暗,大腿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或斑块状紫红色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有淡红色或暗红色出血斑。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有时整个肾脏呈苍白色。最为特征的病变出现在法氏囊上,因水肿比正常时肿大2-3倍,囊壁增厚3-4倍,呈浅黄色。有的法氏囊明显出血,粘膜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水肿液呈淡粉红色。严重者法氏囊呈黑紫色如紫葡萄状,因水肿法氏囊粘膜皱褶发亮,浆膜面出现黄色胶胨样水肿液并有纵行条纹。后期法氏囊萎缩。据报道,毒力变异株所致病变主要是脾脏肿大,法氏囊萎缩。(三)防制:目前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有一些新特点。3月龄以上病鸡也不少见;死亡率有的超过50%;疫苗应用效果往往不好,出现以上情况可能是免疫程序不够合理,母源抗体对免疫有干扰,弱毒苗更易受干扰;存在亚型及毒力变强的变异株。防止传染性法氏囊病应作好以下工作:1.加强卫生防疫措施,控制强毒污染。2.选用合适的疫苗,在法氏囊病发生比较普遍的地区最好不用弱毒疫苗,以中毒疫苗为主,或选用变异株疫苗。如现有有疫苗无效,可用当地病死鸡法氏囊组织作油佐剂灭活苗,针对性强效果好。3.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根据一日龄雏鸡琼脂扩散(AGP)母源抗体阳性率制定。按雏鸡总数0.5%抽检,当AGP阳性率≤20%时应立即进行免疫,为40%时在10日龄和28日龄各免疫一次,60%-80%时17日龄首免,AGP阳性率≥80%时应在10日龄再次监测。此时AGP阳性率小于 50%应于14日龄首免,大于50%在24日龄首免。如无监测条件,若种母鸡未接种过法氏囊灭活苗估计母源抗体较低时,可于1龄首免,18日龄2免;若种母鸡接种过法氏囊灭活苗估计母源抗体较高时,可在18-20日龄首免,30-35日龄2免。也可首免后每隔1周加强免疫一次,共2-3次。种母鸡开产前应用油佐剂灭活苗加强免疫,使子代获得水平高的均一的抗体,能有效防止雏鸡早期感染,也有利于鸡群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4.紧急预防用法氏囊病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效果明显,加大剂量作治疗也有效。三、鸡马立克氏病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 为特征,对养鸡业威胁极为严重。(一)病原: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B亚群,为细胞结合性病毒。病毒在体内存在有两种形式,在肿瘤中是无囊膜的不完全病毒,只能寄生在细胞内,当细胞破裂死亡时病毒也随之失去传染性。而在羽毛囊的上皮细胞内是有囊膜的完全病毒,可以脱离细胞而存活,对外界抵抗力强,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一般消毒药以福尔马林、氢氧化钠效果较好。马立克氏病毒(MDV)有3个血清型,I型为致癌性的,按毒力又可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毒(mMDV)、强毒马立克氏病毒(vMDV)和超强毒马立克氏病毒(vvMDV)。Ⅱ型为非致癌性的。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二)症状和剖检:马立克氏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但也经常混合发生。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表现为运动障碍,步态不稳,严重时不能行走,蹲伏地上,一腿向前一腿向后出现特有的劈叉姿势,单侧翅下垂,头下垂或戏歪斜,失声,嗉囊麻痹或扩张,呼吸困难,拉稀。剖检可见受侵害神经变粗大,比正常神经粗2-3倍,横纹消失。内脏型最常见,病死率高。病鸡常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粘膜苍白,厌食,腹泻。剖检可见内脏组织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有时肿瘤细胞于组织中呈弥散性增长,整个器官变大,灰白色的肿瘤组织与原有组织相间成大理石斑纹状,其中以性腺、肾、肝、脾、心脏等器官最易受损。法氏囊通常发生萎缩,此点与鸡白血病不同。眼型病鸡虹膜受损,可能一侧或两侧失明。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成弥漫的灰白色,严重者瞳孔仅留下一针头大的小孔。皮肤型病变最初见于颈部及两翅,以后遍及全身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瘤状物。(三)防制:本病无治疗方法,关键是作好预防接种。火鸡疱疹病毒干苗(HVT)由于便于保存应用广泛,接种1日龄雏鸡可防止肿瘤发生,接种后3 周产生免疫力,为避免雏鸡产生免疫力前发生感染,育雏室必须严格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并需严格隔离饲养。疫苗用量要足,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稀释后易失效,应稀释一瓶用一瓶,疫苗瓶应置于冰浴中,稀释后的疫苗1小时内用完,1小时后疫苗剂量应加倍,稀释后2小时即不能使用。近年来有的地方使用HVT疫苗后仍有马立克氏病发生,这可能有超强毒(vvMDV)的感染,HVT疫苗对vvMDV的预防效果差,可使用2价苗或 CVI998液氮苗防止vvMDV的侵袭。四、鸡病毒性关节炎鸡病毒性关节炎也称病毒性腱鞘炎,以足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腓肠腱断裂为特征,多发生于肉鸡。(一)病原: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病毒,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不同毒株间毒力有很大差异,病毒通过或消化道侵入机体,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常为隐性感染。(二)症状及剖检:雏鸡感染后多在4-6周龄发病,症状因毒株而异,有的幼雏发生肠炎而下痢,有的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最常见的是关节炎或腱鞘炎,初期步态稍见异常,逐渐发展出现跛行,跗关节肿胀,病鸡喜坐在关节上,驱赶时才跳动。患肢不能伸张,不敢负重。大雏或成鸡易发生腓肠腱断裂,趾曲屈,患肢向外扭转,步态跚蹒。病鸡发育不良,长期不能恢复。剖检可见跗关节周围肿胀,曲趾腱和腓肠腱周围水肿,切开皮肤充满淡红色滑膜液,如混合细菌感染,有脓样渗出物。腱断裂的病鸡局部组织可见到明显的血液浸润。慢性病鸡(主要为成鸡)腓肠腱增厚、硬化和周围组织粘着,失去活动性,关节腔有脓样、干酪样渗出物。试验室诊断多用琼脂扩散试验,病毒感染后 2-3周血清中出现沉淀抗体,持续10周以上。(三)防制:种母鸡在开产前2-3周注射油佐剂灭活苗,抗体通过蛋传递给雏鸡,可在3周龄内不受感染。雏鸡可在2周龄时接种弱毒苗,保护肉雏在生长期内不发病。发病鸡应剔出集中隔离饲养,症状严重的淘汰。五、鸡减蛋综合征减蛋合症征(EDS-76)是鸡群产蛋急剧下降的一种传染病,1976年首先在荷兰发现。(一)病原:减蛋综合征病毒为腺病毒,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由此可进行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诊断本病和作免疫监测。病毒在鸭胚、鹅胚中繁殖良好,鸡胚中不繁殖。病毒自然宿主是鸭和鹅,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蛋垂直传播,也可经鸡水平传播。(二)症状及剖检:感染鸡在性成熟前不表现临床症状,病毒处于“休眠”状态,鸡群在产蛋率达到50%至高峰时,应激因素使病毒活化,在输卵管峡部大量复制,产蛋突然下降,幅度在10%-50%之间,一般在30%左右,可持续4-10周,以后缓慢恢复,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蛋壳品质差,色泽消失变粗糙,出现薄壳、软壳或无壳蛋,蛋变小重量减轻。剖检病变不明显,有的可见输卵管粘膜肥厚,腔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有时卵泡软化。(三)防制:健康鸡场要作好隔离消毒工作,不将病毒带入场内。鸡场不宜同时饲养鸭和鹅。种鸡在开产前体内病毒还未活化时(14-16周龄)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常取得理想结果。近年来有的地区按常规方法免疫后鸡群虽未明显出现减蛋现象,但开产期推迟产蛋量达不到高峰,这可能是免疫前病毒已活化,损害了生殖系统。建议在这些地区可免疫两次,首免时间提前在8周龄时接种,开产前再加强1次。免疫鸡的减蛋综合征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要求80倍以上。六、禽流感禽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全身性传染病。鸡的流感1878年首先发生于意大利,死亡率极高,又称为鸡瘟(真性鸡瘟)。(一)病原: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的表面有一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前者称为血凝素(HA),后者称为神经氨酸酶(NA)。这些抗原以不同的组合产生极其多样的亚型毒株。HA和NA诱发的抗体可用来鉴定亚型并对病毒的感染有保护作用。病毒在干燥的尘土中可存活14天,冷冻的肉中可保存10个月。但对直射阳光和加热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也容易将病毒杀灭。(二)症状和剖检:由于病毒血清型的不同及毒株毒力强弱的不同,禽流感的症状极为复杂,有时呈致死率极高的急性感染,有时呈致死率低的呼吸道感染,有的仅引起短期的产蛋率下降或只发生额窦炎、腹泻。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病鸡一般体温急剧上升,精神沉郁,拒食,昏睡,眼睑、头部浮肿,肉冠、肉垂出血发绀坏死,脚鳞出现紫色出血斑,有的颈部出现向后扭转的神经症状,多呈急性死亡。有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喷嚏,气管出现啰音,流泪,副鼻窦肿大,下痢,产蛋下降。剖检头部、颈部出现渗出性肿胀,皮下有胶样浸润。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或灰黄色坏死性病灶,心肌软化。腺胃乳头出血,脾脏、肝脏肿大出血,有时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肿。肾肿大。法氏囊水肿呈黄色。卵泡畸形、萎缩。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三)防制:禽流感病毒存在许多亚型,彼此之间缺乏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抗原性又极易变异,即使同一血清型的不同毒株,往往毒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防制本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对禽流感提高警惕,不从有病地区引种和带入畜产品,加强检疫、隔离、消毒工作,对疫情严加监视,在发现可疑疫情时迅速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尽快作出确诊,及时采取果断有力的扑灭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疫病,多采用消毁病鸡群的办法加以扑灭。我国已有疫苗可供预防。七、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鸡都可以发生,不仅引起呼吸道症状,而且对生殖道也造成严重损害。(一)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渗出液中,肝、脾、肾和血液中也能发现病毒。各地分离的病毒血清型复杂,经常有新的血清型出现,不同血清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甚至不能交叉保护。而血清型与临床表现也无明显的相关性,血清型相同的毒株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耐寒不耐热,一般消毒药可杀死病毒。(二)症状和剖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比较复杂,可分成几个临床表现型。呼吸道型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咳嗽,打喷嚏,喘气,气管有口罗音,幼鸡流鼻液,有时眼湿润,鼻肿胀,生长速度减慢,气管和鼻道上有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粘膜水肿,气囊变厚、混浊。肾型病鸡开始多表现呼吸道症状,在恢复期时病情加重。粪便稀薄,饮水增加,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呈斑驳状,死亡率较高。生殖道型病鸡如在1日龄时感染可发生输卵管持久性损伤而导致性成熟后产蛋量永久性降低,随着鸡患病的日龄增加这种损伤逐渐减轻。成年鸡感染后常并发尿石症,有的毒株可引起产蛋量下降50%,有的则仅引起蛋壳颜色改变或产量略有下降,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出现软、沙壳蛋或硬皮蛋,蛋清稀薄如水,见不到正常鸡蛋中浓、薄蛋清之间清楚的分界线。近年来又发生一种新的临床类型,多发生于20-100日龄鸡群,病鸡出现流泪、眼肿,伴有呼吸道症状,极度消瘦,拉稀,发病率高,死亡率在 30%左右,个别鸡场达95%。剖检腺胃显著肿大如球状,而肌胃缩小,腺胃壁增厚,粘膜肿胀,乳头水肿、充血、出血或凹陷,周边出血、坏死或溃疡,胰腺肿大、出血,有人将其称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三)防制:发病时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以补充急性期钠和钾的损耗。病毒的血清型复杂,选用一种疫苗难于解决全部免疫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疫苗。马萨诸塞株(M株)流行面较广,可选用H120和H52弱毒疫苗免疫,肉鸡1日龄接种H120苗,滴鼻或饮水,4周后用H52苗加强免疫。种鸡在 10日龄时用H120苗免疫,1月后再用H52苗免疫一次。为预防其他血清型的感染,最好用当地流行的毒株制造油佐剂灭活苗或加上其他地区的毒株制造多价苗进行加强免疫。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呼道传染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明显。(一)病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病毒在鸡体上长期持续感染,因此不易根除。病原对脂溶剂、热和各种消毒剂抵抗力不强。(二)症状及剖检:典型的发病鸡表现高度呼吸困难,咳嗽,咳出的分泌物带血,喘气,头肿。发病的2-3天开始死亡,死亡率因毒株毒力不同而差别较大,从5%-70%不等,平均为10%-20%。产蛋鸡产蛋率下降10%-60%,4周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病变主要见于喉和气管,气管粘膜充血、出血、肿胀和糜烂,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三)防制:易感鸡接种弱毒疫苗可获满意的保护效果,以细胞免疫为主,抗体水平的高低不是衡量免疫状态的指标。由于弱毒疫苗还有一定的毒力,且接种鸡长期带毒,所以只有在本病的流行地区才使用。常用的免疫途径是点眼,有少部分鸡眼睛可能出现炎症反应。也可饮水免疫,但效果稍差,应加大剂量。九、禽脑脊髓炎禽脑脊髓炎是侵害家禽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危害1-3周龄雏鸡,产蛋鸡可表现产蛋率一时性急剧下降。(一)病原:禽脑脊随炎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传染性很强,各种年龄鸡都可感染,但仅3周龄内的雏鸡症状明显,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肉鸡发病较多。(二)症状和剖检:感染病毒的母鸡通过卵垂直传染给雏鸡,出壳后即有一定数量的弱雏,潜伏期仅1-3天即出现症状。病雏也可水平传染给健康雏鸡,潜伏期约为9-14天。典型症状是共济失调,头部震颤,脚趾卷曲,翅膀着地呈犬座姿势,严重者侧卧瘫痪在地。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4-5周龄的鸡症状不明显。成年母鸡感染后产蛋量急剧下降,同时获行免疫力,再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对本病有抵抗力。肉眼的剖检变化不明显,有的病雏脑部轻度充血,少数在肌胃肌肉层中有散在的灰白区。(三)防制: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预防本病应做好种母鸡的免疫接种,通过母源抗体使雏鸡在易感期内有足够的抵抗力。目前主要使用活疫苗,多采用在消化道有繁殖力的代号为Calnek1143弱毒株,应接种10-13周龄的育成鸡,可饮水或喷雾免疫,免疫力坚强。但此疫苗还有一定的毒力,不能用于2 月龄以下的幼鸡,也不能用于即将上笼或正在产蛋的种鸡,以免将疫苗病毒垂直传染给雏鸡引起发病。还有灭活苗可供使用,具有安全不散毒的优点。十、鸡痘鸡痘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的高低取决于毒株毒力的强弱、饲养管理的好坏及防治措施是否有力。(一)病原:鸡痘病毒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成员。病毒对环境抵抗力较强,通常存在于病禽的皮屑、粪便和喷嚏咳嗽的飞沫中,野鸟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吸血昆虫如蚊子、双翅目的鸡皮刺螨作为传播媒介有重要意义。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体内可保持其感染力达数周,常造成夏季较大范围的疫病流行。不分日龄、性别、品种的鸡均可感染。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表寄生虫存在、维生素缺乏等可使病情加重,如有并发症可造成大批死亡。(二)症状和剖检:临床表现有几种类型。皮肤型鸡痘主要在鸡冠、肉髯、眼睑、腿部、肛门和身体其他无毛处皮肤出现结节样(痘样)病变,病程一般3-4周,无并发症及饲养管理好的鸡群较易康复。白喉型(粘膜型)鸡痘主要在鸡的口腔、咽喉、食道或气管粘膜上出现溃疡,上有大片沉着物(浮膜),随后变厚形成棕色痂块,凹凸不平,将浮膜剥掉,呈现出血性糜烂区。鼻腔感染出现鼻炎样呼吸道症状。炎性过程可能延伸到眶下窦导致窦肿大,浮膜有时伸入喉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单纯白喉型鸡痘,皮肤上没有明显的痘样结节,呼吸道症状易与其他传染病混淆,常造成较大损失,有时死亡率可达50%。混合型鸡痘兼有皮肤型和白喉型的表现。(三)防治:预防鸡痘要做好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工作,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用鸡痘弱毒疫苗3周龄刺种(在本病早发地区1周龄可刺种)4-6 天后抽查约10%的接种鸡在刺种部位是否有痘肿,如抽检鸡80%以上有反应则认为免疫是成功的,如反应率低则应重新免疫接种。4月龄 时再加强免疫一次。十一、鸡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成员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饲养密度过大,营养不良,环境卫生差,会增加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鸡即使康复,生产性能会下降,常终身带菌成为传染源,对种鸡场危害很大。沙门氏菌病是人兽共患病,带菌的产品常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上的有重要意义。(一)病原: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和直射阳光能将其杀死。鸡白痢的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的病原为鸡伤寒沙门氏菌,没有鞭毛,不能运动。鸡副伤寒的病原为除鸡白痢、鸡伤寒之外的很多种类沙门氏菌,有鞭毛,能运动,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二)症状和剖检:鸡白痢常发生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死亡率高,病雏精神萎靡,畏寒,拉白色稀便,泄殖腔周围被稀粪粘污,卵黄吸收不良。肝、心、肌胃常有灰白色小结节,盲肠肿胀常有干酪样渗出物。近年来发病鸡日龄有逐渐增大趋势,青年鸡常不表现下痢,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心、肝脏有灰黄色结节或灰色肝变区。鸡伤寒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毒力强的菌株引起较高死亡率,病鸡精神差,贫血,冠和垂肉苍白皱缩,拉黄绿色稀粪。肝、脾肿大,肝呈青铜色,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肠粘膜有溃疡以十二指肠较严重。鸡副伤寒主要发生于幼鸡,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经过,有时死亡率很高,青年鸡和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病鸡嗜眠,畏寒,严重水样下痢,泄殖腔周围有粪便粘污,出血性肠炎。肠道粘膜水肿局部充血和点状出血,肝肿大,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灶。(三)防治:沙门氏菌特别是鸡白痢沙门氏菌污染面大,鸡可终身带菌,既可通过蛋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流行可贯穿养鸡的全过程。菌株对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因此,加强实施综合性卫生管理措施,结合合理用药是防治本病的关键。种鸡应严格执行定期检疫与淘汰制度。种鸡在140-150天进行第一次白痢检疫,视阳性率高低再确定第二次普检时间,产蛋后期进行抽检,对检出白痢阳性鸡要坚决淘汰。收集的种蛋用甲醛熏蒸消毒后再送入蛋库贮存,种蛋进入孵化器后及出雏时都要再次消毒。对雏鸡可选用敏感的药物如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加入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常用0.1%氯霉素或0.04%痢特灵拌料投服5-6天,也可庆大霉素针剂加入饮水中,每天两次,每次1000-1500单位/只,连饮4天污染严重的鸡群增加1个疗程。发病鸡群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十二、禽霍乱禽霍乱是家禽的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一)病原:禽霍乱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胞,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菌体呈两极染色,有荚膜。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二)症状和剖检:最急性型病鸡不表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产蛋鸡常发生此型。急性型较常见,病鸡精神萎顿,不爱活动,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带有“喷水声”,鼻口流出带泡沫的粘液,腹泻,拉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上升到 43-44℃,昏迷,死前冠及肉髯成青紫色,1-3天死亡。剖检在腹膜、皮下组织和腹部脂肪、呼吸道和肠道粘膜有小点出血,肠道尤以十二指肠发生严重急性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表面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坏死点,这是本病特征性变化。心外膜小点出血,心肌炎,心包积液,胸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充血、出血。脾变化不明显。慢性型一般发生于急性流行的后期,病变常出现于某一局部,如肉髯肿大,关节炎或关节化脓,跛行,鼻窦肿大流粘液,腱鞘炎,卵巢变形,腹膜炎,气囊炎,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病程可延至数周至数月,若康复则成为带菌者。(三)防治:带菌的家禽是传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鸡场不要引进新禽混养,也应避免鸡与鸭、鹅在一起饲养。预防可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目前有几种弱毒疫苗供选择使用,也可用灭活苗。由于病原菌血清型有差异,用当地死鸡的组织制成灭活苗效果往往更好。也可用药物紧急预防治疗,常用磺胺噻唑、长效磺胺、磺胺二甲嘧啶,按0.2%-0.5%混于饲料或0.1%-0.2%混于水中,连用3天停药。 3天以上常有毒性作用,影响食欲,肉鸡增重慢,蛋鸡产蛋下降。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有效。喹乙醇治疗禽霍乱效果也好,但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中毒,连用3天应停3天,每千克的饲料混30毫克。十三、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病原:鸡副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不运动,在24小时的培养物中呈短杆状或球杆状,而培养48-60小时,发生退化出现碎片和不整齐形状。本菌生长要求较严格,分离培养需要用鲜血琼脂。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宿主体外很快会死亡。用玻片凝集试验可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其中A、C两型有致病力,各型之间只有微弱的交叉保护作用。(二)症状物剖检:病鸡食欲下降,流鼻涕,喷嚏,甩头,鼻腔和鼻窦有粘液性分泌物,发出难闻的臭味,分泌物干燥后鼻孔周围有结痂。眼结膜发炎,眼脸水肿、粘连,一侧或两侧眼眶周围组织肿胀。脸部水肿,严重的整个头部肿大,有时发生肺炎和气囊炎。(三)防治: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不良诱因,合理调配饲料,应有足量的维生素A。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可减少传播。预防接种可用A型和C型二价灭活苗,在疫区鸡只在35-40日龄进行首免,110-120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可保护整个产蛋周期不发病。治疗本病多种抗菌药物有效,但常不能根治,停药后常复发,不能消除带菌状态。链霉素(成鸡15-20万单位/只)、庆大霉素(2000-3000单位/只)连用3天可明显减轻症状,用特妙灵(支原净)0.025%饮水效果很好,能很快使症状消失。其他磺胺类药物、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红霉素、托布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氯霉素、利福平等均有效。本病也存在耐药性问题,必要时可能轮换使用药物。十四、鸡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寄生菌,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产生大肠菌素对机体有利。但有些血清型的菌株对动物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外表健康的鸡肠道中常栖息有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当饲养管理不良,温度突然变化,寒冷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差,营养不均衡导致抵抗力下降或有毒力强的变异株出现时,可诱发鸡群发生大肠杆菌病。(一)病原: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纯圆的中等大杆菌,有鞭毛,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有的菌株可形成)。大肠杆菌有O、K及H三种抗原,根据这三种抗原形成了众多的血清型。本菌的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可将其杀死。(二)症状和剖检:大肠杆菌病因鸡的年龄、侵害器官不同而症状极其复杂多样,有些症状及剖检变化易与其他疫病相混淆。1.死胎、初生雏腹膜炎及脐带炎大肠杆菌常经患病母鸡卵巢、输卵管及污染的卵壳进入卵内,在孵化过程中大量增殖,造成多数胎儿在出壳前即死亡。勉强出壳的雏鸡活力低,卵黄吸收不良成黄绿色粘稠状,腹部膨胀,易发生脐带炎,排白色泥土状稀便,多在出壳后2-3天内死亡。2.大肠杆菌败血症多见于雏鸡和6-10周龄幼鸡,寒冷季节多发,有呼吸道症状。夏季常出现黄白色下痢,与白痢和副伤寒不易区分。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包炎为本病特征性变化,心包肥厚混浊,表面附有纤维素和干酪样渗出物。肝肿大,包膜肥厚,纤维素沉着,常有大小不等的坏死斑。脾脏肿胀充血,常有肺炎变化,外表健康的开产鸡常出现软脚、产蛋困难或抽搐,如不及时治疗常急性死亡。3.眼球炎败血症的后期眼睑肿胀,流泪,怕光,逐渐瞳孔浑浊,眼房水及角膜浑浊,视网膜脱落,失明,眼球萎缩。多为败血症的后遗症。4.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产卵鸡腹气囊受大肠杆菌侵袭后发生腹膜炎,进而输卵管发炎。输卵管变薄,管腔充满干酪样物,堵塞输卵管,排出的卵落入腹腔。5.关节炎及滑膜炎多发生于幼雏及中雏,散发,跗关节周围呈竹节状肿胀,关节液浑浊,腔内出现脓汁或干酪样物,有的发生腱鞘炎,行走困难。6.出血性肠炎某些产内毒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可引起出血性肠炎,肠粘膜呈密集性充血出血,有溃疡,肌肉、皮下、心肌及肝脏也有出血。7.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小肠、盲肠、肠系膜、肝脏及心肌等部位出现结节状灰白色至黄白色肉芽肿。(三)防治:控制大肠杆菌病,搞好孵化卫生及环境卫生防止病原通过种蛋传递及初生雏鸡水平感染是重要的一环。在育雏期适时(出壳3-5日龄,4-6周龄)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可收到预防本病效果。多种抗菌药物可用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但大肠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用药前最好对分离的细菌作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敏感药物,或根据情况适时更换抗菌药物。由于细菌血清型非常复杂,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作用,因此疫苗预防应选用许多国家经常引起发病的O1、O2、O78、3个血清型菌株及当地流行的菌株制造多价灭活菌,以使疫苗的保护面宽一些。十五、鸡绿脓杆菌病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雏鸡和青年鸡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对人常引起创伤感染及化脓性炎症,为一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一)病原:绿脓杆菌是一种中等大杆菌,革兰氏阴性,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及荚膜。感染后脓汁及渗出液带绿色。饲养条件恶劣、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运输等应激因素常诱使鸡群突然发病,创伤为常见的传播途径,出壳禽翻肛鉴别雌雄造成创伤,注射疫苗消毒不严都可引发本病。(二)症状和剖检:病原如侵入受精卵可引起胚胎或刚出壳的幼雏死亡。雏禽常在2-4日龄突然发病,多呈急性经过,精神沉郁,嗜睡,羽毛蓬松,食欲下降至废绝,拉白色、绿色或褐色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口腔流粘液,眼周围水肿出现化脓结膜炎偶见角膜炎,有的出现头颈部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泄殖腔内有黄白色或绿色稀粪,胸部和腿部肌肉有出血点,心脏瘀血,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呈土黄色,质脆,肾肿大瘀血,小肠粘膜出血,气囊浑浊。青年鸡病程稍长,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失去光泽,肉髯肿胀发紫,两翅下垂,跛行,运动失调,头窦、跗关节或爪垫等部位肿胀,体温升高1-2℃,后期食欲废绝,极度消瘦,多皮屑并脱毛,拉灰白色稀便,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为转归。剖检皮下水肿,黄染,有纤维素性分泌物,腹壁发绿,有的心肌条状出血,心耳瘀血内有血凝块,心肌水肿,心包积液,冠状沟胶样变化,腭裂两侧有干酪样块状物舌面可见粟粒大脓疱,肝稍肿大瘀血,色暗红质脆,胆囊肿大,有黑绿色胆汁充盈,肠道充血,有的直肠内容物为石灰乳状,内混豆渣状凝集物,脑血管怒张,脑实质呈粉红色,关节积液,气囊浑浊。(三)防治:防治本病首先要作好饲养管理和卫生工作,减少应激反应,特别要作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减少鸡群创伤。绿脓杆菌病治疗应及早用药,在细菌还未产生毒素前将病原控制。因为绿脓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为内毒素,致死毒素、肠毒素、溶血毒素和胞外酶,侵入血流后导致败血症,此时药物治疗几无作用。菌株极易产生耐药性,据报道,一些单位作药敏试验,常用的一些抗菌药物多不敏感,但庆大霉素作用较明显,采用5000单位/只饮水作紧急治疗往往收到良好效果,还可应用绿脓杆菌抗血清,既可治疗也可短期预防,效果可靠。十六、鸡葡萄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是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病原:葡萄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氏阳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对干燥、热有较强的抵抗力,消毒药中石碳酸、过氧乙酸等效果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空气、饮水、土壤、饲料、粪便、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各种日龄的鸡都感染,但以40-60日龄幼鸡最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潮湿季节发生稍多。创伤是主要传染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二)症状和剖检:急性败血型多见于中雏,是最常见的病型。病鸡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部分下痢。特征的症状是胸、腹部甚至嗉囊周围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潴留血样渗出液,外观呈紫色或紫黑色,有波动感,有的破溃流出茶色或紫红色液体,局部羽毛脱落,有些病鸡在翅、尾、眼睑、背及腿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性炎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痂。病鸡多在2-5天死亡。剖检肝肿大淡紫红色,有花纹样变化,病程稍长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脾肿大,呈紫红色,有白色坏死点。关节炎型较少见,多发生于产蛋鸡和肉鸡,多个关节发炎肿胀,跖趾关节较常见,病鸡跛行,不喜站立而多伏卧,逐渐消瘦衰弱以至死亡。脐炎型是孵出不久雏鸡发生的一种病型,出壳雏鸡脐环闭锁不全感染葡萄球菌后发生脐炎,脐部肿大,局部呈黄红色或黑紫色,质硬,俗称“大肚脐”,多于出壳后2-5天死亡。眼型多在败血症后期出现,发生结膜炎,病程长者眼球下陷可失明。肺型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及呼吸障碍,肺部瘀血、水肿和肺部实变。(三)防治:预防本病,关键是搞好饲养管理及消毒卫生工作。鸡群饲养密度要适宜,笼具要经常检修以防外伤,要作好翻肛、断喙、疫苗接种的消毒,防止互啄。在鸡痘发生的过程中易爆发本病,因此应作好鸡痘的预防工作。发病后治疗要及时,常用的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都有一定治疗效果,只是葡萄球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目前养鸡场普遍用抗菌药物添加于饲料中防治疾病,致使耐药菌株增多,药物的治疗效果日渐降低。因此,有条件的鸡场应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据一些鸡场试验结果,目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效果仍较好,可以用于防治。疫苗接种可收到一定预防效果,国内研制的葡萄球菌灭活苗安全有效,常发地区可使用。十七、禽曲霉菌病曲霉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水禽、鸟的传染病,特征是肺和气囊广泛发生炎症和形成小结节,故又称为霉菌性肺炎。(一)病原:主要为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可能还有其他曲霉菌参与。曲霉菌和它的孢子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污染空气、垫草、饮水和饲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6周龄以下幼鸡易感,常急性暴发,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在10-50%之间,成年鸡多为散发。曲霉菌也可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发病。(二)症状和剖检:病鸡呼吸困难,急迫,喘气,嗜睡,流泪,分泌浆性鼻液,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后期下痢,消瘦死亡。剖检呼吸道有炎症,肺部病变最常见且严重,可见散在黄白色或灰白色小米粒大小的结节,气囊壁上有时也可见到这种变化。严重病例在腹腔、浆膜、肝也出现霉菌斑。发生曲霉菌性眼炎时,一侧或两侧眼球有时出现灰白色混浊,也可能引起眼肿胀,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少数病鸡由于病原侵害脑组织,出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麻痹等神经症状。(三)防治:预防曲霉菌病的主要原则 是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和无霉菌污染的饲料,避免鸡接触发霉堆放物,搞好鸡舍的通气和控制湿度,减少空气中霉菌孢子的含量。要防止种蛋污染霉菌,保持蛋库蛋箱卫生,鸡群发病后应及早消除污染霉菌的饲料与垫料,喷洒1:2000硫酸铜液消毒。目前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发病鸡群可试用制霉菌素100只鸡一次用 5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天。也可1:2000至1:3000硫酸铜溶液或0.5%-1%碘化钾溶液饮水连用3-5天。如治疗成本过高可将病鸡淘汰。十八、鸡支原体病鸡支原体病(或称霉形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此外滑液支原体(MS)能引起滑膜炎和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易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变成一种病程延长的慢性呼吸道病(CRD)防治效果不理想,导致发育迟缓,产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雏鸡死亡率增高,成为养鸡场重要疫病之一。(一)病原: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微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细小卵圆状,对外界抵抗力不强,离体后很快失去活力,一般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对新霉素、多粘菌素、醋酸铊、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支原体病主要是通过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四季都可发生,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各种日龄都可感染,以 1-2月龄最易感。饲养密度过大、鸡舍氨气过浓、育雏舍温度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等常是暴发此病的诱因。对潜伏有支原体的雏鸡进行喷雾免疫时,常促使本病急性暴发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二)症状和剖检:本病大多呈慢性经过,典型症状主要发生于幼龄鸡,逐渐出现流鼻涕,咳嗽,窦炎,结膜炎,气囊炎,呼吸道啰音。剖检禽消瘦,鼻道、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稍混浊的粘稠渗出物,粘膜外观呈念株状。气囊壁变厚混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出现念株样小点。眶下窦腔内充满粘液或干酪样物,严重病例可见纤维素性或化脓性肝周炎和心包炎。产蛋鸡感染,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死胚及弱胚增多。输卵管发炎,产软壳蛋。滑膜炎病鸡跛行、喜卧、头部苍白,跗关节或爪垫肿胀有波动感和热感。急性病鸡粪便内因含有尿酸或尿酸盐而常呈绿色。病鸡不能正常采食和饮水,导致脱水与消瘦。剖检关节、腱鞘及滑膜内早期为粘稠、灰白至黄白渗出物,后期为干酪样。肝、脾肿大,肾肿大苍白呈斑驳状。(三)防治:病禽痊愈后多带菌,又可通过卵垂直感染,一旦发生即很难根除。因此应从无病鸡场引种,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染病源。种鸡场应建立没有本病的“净化”鸡群,给种鸡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率,孵化前对种蛋采用“温差法”(种蛋加热到37.8℃后浸入2-4℃ 400-3000PPM抗生素溶液中)使药液通过卵壳进入卵内,也可使用加热法,即在孵化器中12-14小时内将卵内温度逐渐升到46.3℃,然后降至孵化温度进行孵化,这些方法可明显降低种蛋的带菌率。孵出的1日龄雏鸡可用抗生素滴鼻,3-4周龄再重复1次。在2、4、6月龄时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将无病鸡群隔离饲养作种用,并对其后代继续观察。合理用药可减少损失,但抗生素只能抑制支原体在机体内的活力,单靠治疗不能消灭本病。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支原净等对鸡毒支原体都有效,但易产生耐药性,选用哪种药物,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也可轮换或联合使用药物。抗菌药物可采用饮水或注射的方法施药,有的也可添加于饲料中。发生了滑膜炎的鸡群,用氯霉素添加于饲料中(每吨饲料约200克)常取得满意效果。疫苗可用鸡毒支原体浓缩油佐剂灭活菌免疫鸡群,保护率约在80%左右。十九、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常见的一种原虫肠道寄生虫病,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多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虫鸡。(一)病原:本病由一种或多种艾美尔球虫所引起,病鸡和带虫鸡粪便中的卵囊是本病的感染源,潮湿而温暖的条件有利于卵囊发育成具有侵袭力的孢子化卵囊,鸡吞食后即可发生球虫病。5-8月份是本病的流行季节,育雏室过分拥挤潮湿,饲料配合不当,缺乏维生素A和K等常为本病的诱因。(二)症状和剖检:主要症状为下痢,排血便,因腹痛发出“唧唧”声,肛门周围羽毛被排泄物粘在一起,翅下垂,呆立,共济失调,鸡冠及可视粘膜苍白,末期发生痉挛和昏迷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甚至更高。剖检可见鸡体消瘦,肠粘膜充血、出血、局部坏死,肠管扩张,肠壁增厚。本病特征的病变是盲肠显著肿大,充满血液凝块。(三)防治:预防本病要搞好清洁卫生,每天清除粪便污物,定期对饲槽、饮水器等清洗消毒。育雏室保持干燥,雏鸡密度要适宜,不同日龄的鸡要分开饲养,以免相互感染。治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应有计划交替用药或联合用药。氯苯胍按每千克饲料混入33毫克,但肉中带有异味,宰前7天应停药。球痢灵按 0.025%-0.03%混入饲料,连服3-5天,而按0.0125%混入饲料连服45天对预防雏鸡混合型球虫病有效。磺胺喹口恶啉(SQ)按0.1%混入饲料,连用3天停2天再用3天。磺胺二甲嘧啶(SM2)以1%浓度饮水,连用2天。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或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以 0.1%-0.2%混入饲料或0.05%-0.1%浓度加入饮水,连用3-5天。磺胺类药物长期投服会出现严重毒性反应,应严格掌握投服时间,不宜长期服药作预防。还有一些新型高效抗球虫药,如莫能霉素、盐霉素、拉沙霉素、麦杜拉霉素等,有很广抗虫谱,没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促进增重,有条件的可选用。抗球虫的疫苗正在研制中。二十、鸡住白细胞虫病鸡住白细胞虫病是家禽和鸟类的寄生原虫病,由于贫血鸡冠变白又称鸡白冠病或鸡出血性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一)病原:我国本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引起,其媒介昆虫分别是库蠓和蚋。住白细胞虫的生活史需两个寄生宿主来完成,中间宿主为家禽,终于宿主为吸血昆虫。病的流行和媒介昆虫的活动密切相关,库蠓和蚋活动的高峰季节也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盛期,我国南方多于春末发生,夏季达到高峰,冬初停止。库蠓和蚋常野栖于禽舍附近的草丛中,气温20℃以上时繁殖力加快,活动力增强。成年鸡感染率高于幼龄鸡,但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因此雏鸡及中鸡发病率高于成年鸡。(二)症状和剖检:幼鸡发病严重,体温升高,贫血,鸡冠及肉垂苍白,翅下垂,双足无力或轻瘫,运动困难,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及废绝,拉白色或绿色的水样稀便,粪便恶臭,口腔流出粘液,严重者因突然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剖检死鸡高度贫血,血液稀薄,腹腔内可见淡红色液体,全身性出血,在某些内脏和肌肉内有针尖至粟粒大与周围组织明显分界的灰黄白色小结节。骨髄发黄,肝脾肿大有出血点,肾包膜下有大片瘀血块,而肾脏则苍白呈土黄色,有时气管、胸腔、嗉囊、腺胃、肌胃及肠道 内有大量积血。(三)防治:鸡住白细胞虫病必须通过中间媒介吸血昆虫才能传播,因此防止库蠓及蚋吸吮鸡的血液是防制本病的重要环节。在发病季节应定时对鸡舍周围用低毒高效杀虫药物喷洒,鸡舍应装配沙门窗。鸡住白细胞虫先在内脏寄生再进入血液,当出现症状在外周血液中发现虫体时,内脏的损害已经形成治疗效果不好,因此当有病鸡出现时应立即用药物全群防治,在流行地区于流行季节每年5-9月份进行药物预防可收到良好效果。防治药物可用泰灭净、磺胺间二甲氧嘧碇(SDM)、磺胺喹口恶啉(SQ)、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乙胺嘧啶(息疟定)、氯羟吡啶(克球多)、呋喃唑酮等。二十一、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肉用仔鸡以腹腔内大量积液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多在4-6周龄,并以发育快的健壮公鸡多发,全年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病死率有的高达100%。(一)病因:病因复杂,环境缺氧、氨气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液和组织液过多地向外渗出,而动脉血氧压降低,导致呼吸机能严重障碍,心肺功能减弱,静脉瘀血,渗出增加。此外,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过高,过量给予药物都能导致腹水的产生。(二)症状和剖检:病鸡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羽毛蓬松,精神萎顿,呼吸困难,卧地不起,驱动时呈鸭行状。腹部膨大下垂,羽毛脱落,皮肤变薄,青紫发亮,触动有波动感,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剖检腹部肌肉严重瘀血,腹腔内积留多量淡黄或略带褐色的液体,有的内含纤维蛋白凝块。心脏肥大松软,腔内充盈不凝固血液。肝脏肿大、瘀血或萎缩变硬,表面凹凸不  平,有弥散性白斑。(三)防治: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确保氧气充足,严防氨气和二氧化碳蓄积。适当降低饲料能量,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给病鸡口服双氢克尿噻每只50毫克,每日两次连服3日有一定疗效。二十二、鸡肿头综合症鸡肿头综合征(SHS)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南非首次报导,我国近年来也有发生。本病常见于4-7周龄商品肉鸡,成年鸡也发生,传播迅速,2日内可波及全场,发病率一般为10%-50%,病死率1%-20%,病程10-14天。(一)病因:本病病因尚末完全澄清,从病鸡中可分离到多种细菌和病毒,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一种与火鸡鼻气管炎病毒相似的病毒。有人认为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亚临床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环境因素如湿度低,空气中尘土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二)症状和剖检:病鸡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喷嚏或发出“咯咯”声,初期可见少数鸡眼睑、眼周围及头部水肿,2-3天后头部水肿严重,结膜发炎,泪腺肿胀,内眼角呈卵圆形隆起,眼睛闭合。有的下颌颈上部和肉髯也出现水肿。少数病鸡出现斜颈、转圈、共济失调和角弓反张。多有腹泻、粪便呈绿色,恶臭。病鸡常因无法采食或并发细菌感染而死亡。剖检可见眼结膜炎,头及喉部周围组织皮下严重水肿和化脓。气管下部有小出血点。蛋鸡多伴发卵黄性腹膜炎。(三)防治:本病目前尚无特异的免疫和治疗方法。应加强饲养管理,作好防疫卫生工作,保持鸡舍适宜温度搞好通风换气。对发病鸡群可给予抗菌药物以控制并发细菌感染。二十三、鸡中毒性疾病规模化养鸡场如发生鸡群中毒,常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采取一些对症疗法,损失巨大。所以,对中毒性疾病首要的是作好预防工作。(一)饲料中毒:许多因素可引起饲料中毒,常见黄曲霉素中毒,在高温潮湿的季节黄曲霉素易在玉米、花生、谷物、豆饼、米糠、鱼粉、蚕蛹粉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因此,必须作好饲料的保管工作和不使霉变,霉变的饲料不能喂鸡。饲料中食盐配制不当亦可发生中毒,鸡对咸吃老本无鉴别作用,可无选择性的食入大量食盐,鸡有挑食大颗粒饲料的习贯,如食盐无可厚非粒大易被鸡挑食,这些都会引起食盐中毒。因此,饲料中添加食盐的量一定要准确,粒度要细,混合要均匀,要了解清楚鱼粉中食盐的含量。饲料中的菜子饼若未经处理,用量又大,也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慢性积蓄性中毒,肝脏损害严重。因此,饲料配方中菜子饼的用量要合理,不要为了节省费用,加在菜子饼的用量。(二)农药和化学药品中毒:鸡对有机磷农药如1650、4049、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敏感,这些农药又普遍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容易污染饲料和饮水引起中毒。因此,鸡场饮水宜用自来水或自备井水,不宜用河沟水和池塘水。一些消毒药品用量过浓对鸡亦有毒性,消毒的食槽、饮水器等应用清水洗净后再使用。福尔马林熏蒸后的房舍应开窗通风,待福尔马林蒸气散发后再饲养鸡群。鸡只误食灭鼠药也会引起中毒,投放灭摧毁药应用固定地点,及时清除,作好灭鼠药的存放管理,严禁灭鼠药误入饲料。(三)药物中毒:鸡对喹乙醇、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等都较敏感,服用量过大或长期服用会引起中毒。因此用药剂量要严格掌握,药粉研磨要细,与饲料混合要均匀。宜采取间歇性用药的方法,服用一段时间后暂停一段时间再服用。不溶于水的药如喹乙醇,不要通过饮水给药,不然水中最后剩余的药物浓度过大会造成中毒。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