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场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摘要】蛋鸡场规模逐步的增大,趋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标准化,饲养管理上要注重蛋鸡的健康水平,必须制定完善的疾病防控策略,建立健全蛋鸡场的员工操作规范,针对性的制定防治传染病的综合性措施,适应集约化养殖场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饮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鸡蛋作为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蛋鸡场的规模也开始逐步的增大,趋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标准化,饮水自动化、供料自动化、环境控制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养鸡场。现代化的蛋鸡场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但面对激烈的竞争,饲养必须高水平化。在高水平的要求下,饲养不但要提高生产能力,更大意义上要注重蛋鸡的健康水平,蛋鸡场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也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养殖场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疾病防控策略,建立健全蛋鸡场的员工操作规范,设置专门的疾病防控机构。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场不同于原来传统式的养殖,养殖变得复杂,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必须综合考虑,树立新的理念,针对性的制定防治传染病的综合性措施,适应集约化养殖场的需要。
1场址及管理方面
1.1选择合适的场址
场址建立位置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治理防控的效果,规划场址建设是做好疫病安全防控工作的基础。养殖场应该建立在远离闹市区、村庄、工厂的干燥地方,为保证通风质量,最好建到附近固定建筑的上风向处;为杜绝疫病传染源,养殖场的选址应该尽量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以及加工厂远些;为了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养殖场应该选择资源充足,品质较好的地带;为提高市场供应量,满足社会需要,为人们提供最新鲜的鸡蛋,蛋养殖场应该选择交通相对便利的位置。另外,在选好合适的场址后,进行建设时,留出足够的空间在围墙外部建设防疫沟和沟外防疫带。[1]
1.2 做好养殖场区内的环境管理
良好的环境是保证蛋鸡产量的关键,良好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蛋鸡的潜力,从而提高产能。为减少疫病、细菌性传染病,环境管理是所有养殖场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养殖场饲养成效与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环境是影响蛋鸡应激的重要因素,而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蛋鸡本身应激性能减弱引起的。所以,想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做好多因素控制良好的环境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
1.3人员管理
人员也是疫病传染不可忽视的传染介质,已经在疫病防控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员在进入场内时,可能会通过鞋子、衣服将场外的病原带入场内引发疫病,所以场区建设时配备一定的更衣、消毒设施很重要;另外,场内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染源重要的传播途径,所以应该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杜绝不同区人员的来回走动;再者,定期做好防控疫病培训,提高员工防控疫病的意识。[z]
2 树立正确防疫意识,制定综合防疫措施
2.1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为了更好的落实防疫,不但要从基础上选好场址,做好环境净化,更要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防疫意识,制定防治传染病的综合措施,做到“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全面控制传染病,保证蛋鸡的健康。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改变原来的先发现后治疗的工作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做好产前定期检测、产中细心观察、产后重点跟踪的各阶段工作,逐步排除传染源,必要时可以借用疫苗防疫,杜绝传染源的进入。
鉴于现代的养殖场多是集约化的高密度的饲养,为了减少疫病的传染,最好采用不同日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封闭式的管理可以减少人员在不同El龄、不同品种与栋舍之间走动时病原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2.2控制传染源,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必须及时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需要从不同层面上控制疾病的传播,即切断人与蛋鸡、空气与蛋鸡、物品与蛋鸡和鸡与鸡之间传播途径,做好传播途径的防控,从关键人手,做到有效防控。[3]
3 总结
为了提高规模化蛋鸡养殖的产能,必须从根本入手,完善蛋鸡养殖场的防疫体系,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环境是蛋鸡赖以生存的空间,因此必须定期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预防疫病的发生。养殖场应做到全进全出,防治交叉感染;保证室内通风良好,El照充足。随着养殖年限的增长,细菌滋生的几率加大,因此,必须定期做好环境消毒。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