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蛋鸡成鸡舍巧妙育雏

浏览:163

大多数农户在开始养殖蛋鸡时是在未安装笼具的新建蛋鸡成鸡舍地面进行保温育雏。由于笼具的影响,农户在饲养了一批蛋鸡后无法再利用蛋鸡成鸡舍的地面进行育雏,此时许多农户选择另建育雏舍进行育雏。但另建育雏舍需要增加场地及投资。在专业化的服务机制还未形成以前,另建的育雏舍利用率很低,每批鸡仅使用2个月~3个月,而空置期长达10多个月,这对我们有限的养殖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因此,我们通过对现有蛋鸡成鸡鸡舍做些临时性的适当改造,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1材料:PVC涂层透光保温卷帘、泡沫隔热彩钢瓦、塑料网、竹片等。

2方法:利用原来的蛋鸡成鸡舍做了一些小的改造用于育雏。原来的蛋鸡成鸡舍为9米×60米,采用钢架结构,屋顶为泡沫隔热彩钢瓦,侧面安装PVC涂层透光保温卷帘,地面硬化平整,使用投料机和清粪机,安装两排390式人字形笼具。其改造方法是:将笼具的中间层拆下,放到顶层,这样可以腾出宽1.5米,高0.45米、长与笼具同长的空间。取1.5米长的竹片做横梁,固定在下层笼具之上,每隔0.5米安装一根。然后将2米宽、网孔1厘米的塑料网铺在竹片横梁上,多出0.5米宽的网作一边的侧网并挂在上层笼具上,另一边的侧网需将另外一捆2米宽的塑料网裁成0.5米宽,并挂好固定于另一侧,再在网床上每隔1.8米(为每组笼具长)用塑料网作一个隔断,隔断区间内放置一个食盒和一个饮水盒。在两排笼具(含)之间用彩条布密封,加上拆下的中层笼具放到顶层托住彩条布,刚好形成了一个比人略高的保温室。在温室内两排笼具中间的人行道上安装增温炉,在上层笼具下部每隔一定的距离(视保温情况)安装一盏增温灯,这样一个即简易又适用的育雏室就建成了。

3结果:

3.1优点

3.1.1发病少利用网床育雏可以物理隔断一部分雏鸡与病菌的接触,减少雏鸡疫病发生,特别是球虫病、鸡白痢等,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大幅度降低药费支出,减少药残。

3.1.2操作方便由于网床设置的高度刚好在一般人的腰部上方,非常方便开展日常的免疫、断喙等工作。且由于网床上每隔1.8米有一个塑料网作隔断,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养殖、工作区间,养殖户可按养殖、工作区间进行日常管理和工作,能避免遗漏或重复操作的情况,中途还可休息,在喂水、喂料时,可用推车运输,减轻劳动强度。

3.1.3粪便清除快捷由于是在蛋鸡成鸡舍的中间层改造育雏,笼下的清粪机仍可以使用,因此,育雏时掉落到地面的鸡粪可以及时快捷清除,减少室内粪便发酵产生的氨气和病菌繁殖,同时也不影响室内保温,甚至还有利于底层换气。

3.1.4改造简易、适用中间层笼具拆下放置到上层笼具顶部刚好可以撑起彩条布,且形成超过人高的温。原成鸡舍的卷帘可以落下保温,形成双层保温效果。下层的笼具加上少量竹片,即可以托住网床,又便于粪便落地,然后及时清除。增温炉仍可以布置在两排笼具之间的人行道上,非常方便改造和使用。

3.1.5成本低整个改造和育雏管理都是就地取材,育1万只鸡,只需要在一栋9米×60米的蛋鸡成鸡舍进行改造即可,改造成本只需2000元,即购买网床1500元、竹片500元,成本极低。

3.1.6育雏效果好根据我们对蛋鸡成鸡舍改造育雏和蛋鸡成鸡舍地面育雏(CK)的两个月对比试验观察,结果改造育雏无雏鸡发病死亡,鸡群体重均匀、健康,平均生长速度快,60日龄最大体重达0.78kg,最小体重0.64kg,平均体重0.71kg;而地面育雏雏鸡发生了球虫病等,死亡率达1.9%,鸡群体重不均匀,平均生长速度相对较慢,60日龄最大体重0.70kg,最小体重0.52,平均体重0.60kg。

3.2缺点

较之另建育雏舍,缺少另建育雏舍可以延长蛋鸡成鸡舍的生产周期,提高蛋鸡成鸡舍的生产效率的优点。但也有缺点:除增加场地、成本外,育雏舍的利用率在目前2万只以下养殖量的情况下仍然很低,在养殖区域很近的情况下,超过2万只以上,又不利于整个养殖区域的全进全出管理。

综上分析,在蛋鸡成鸡舍的改造育雏利大于弊,且是蛋鸡养殖上一次创新,一次革命,它彻底解决了蛋鸡育雏缺乏场地、缺乏投资和地面育雏质量不好、操作难的问题,值得加以推广。


相关动物:鸡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