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几点误区
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毛皮市场利益的驱动,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全价配合饲料的认识和需求量走势见旺,导致该饲料行业发展迅速。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个别地方在缺乏相关知识、技术人员和必要生产设备的情况下仍盲目上马,造成饲料质量失控,使毛皮动物饲料生产形成几点误区。
1片面追求饲料中脂肪含量
目前貂、狐及貉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中,脂肪含量互相攀比已成趋势。动物临床上常见的黄脂病、体况过肥、繁殖力下降、流产比例增加等病均可能和日粮中脂肪含量过高有关。国内毛皮动物饲料生产中多采用单一脂肪,且只考虑选用价廉种类。这不仅不能达到增效作用,而且由于其水分含量高,导致真脂肪水解成脂肪酸过程加剧,催化脂肪酸氧化变质,同时,由于短链脂肪酸数量增高,饲料适口性下降。
2偏重饲料蛋白质含量
经对数家厂家生产的毛皮动物饲料进行分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问题,而忽视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只重视传统性动、植物蛋白质饲料的利用,较少研究地域性蛋白质饲料的开发。原因首先是缺乏科学的毛皮动物营养需求标准及相关的技术参考资料;其次是对各种毛皮动物营养代谢特点不甚了解。
3盲目夸大饲料调味剂的功能
通过试验得知,在毛皮动物饲料中超量添加调味剂,可能适得其反,会造成口感不良;而且在动物饲料中所添加的调味剂,不具有营养功能,相反过量的调味剂会对动物正常营养代谢产生干扰。
4只注意增加饲料产量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提高产量而忽略工艺的改进是不可取的。毛皮兽与家畜相比,在消化器官、酶分泌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内有益生物区系、营养代谢机理和采食习惯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在相同原料质量和基础配方的前提下,科学的加工处理方法、合理的产品加工工艺可以降低和破坏饲料中有害成分,明显减少饲料内多种营养成分因不良处理所带来的流失。同时,促使其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而便于动物消化吸收。
5饲料类型单一
经过调查发现多种毛皮动物共用一种预混料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不同毛皮动物无论从其生物学特性、消化代谢特点、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对日粮中具有特殊营养生理功能只占千分之几乃至万分之几的微量添加物质反应更加明显。在临床上所表现的多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往往和存在的这种技术误区密切相关。
相关动物:毛皮动物
声明:本站文章和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仅供访问者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与应用实施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请原作者原谅。如有内容或图片资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或修正(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绝不会故意侵犯原作者版权,希望多多理解和支持!